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加强产房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房护理质量。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产房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产房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的互利关系”8项质量管理原则作为标准和理论基础的条件下,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突出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以及管理评审,来确保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对提高产品质量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适宜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对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单胎初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产程、难产率、产后出血率、阴道分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控制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风险管理 产科护理 围产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评价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2月我院产科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规范的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对比(1)A组和B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1)A组和B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85.6±4.6分、70.6±5.8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3±2.4分、70.2±6.3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通过护理质量评价能够明显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质量评价 产科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产科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n=40),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2.5%)低于对照组(17.5%);观察组护理人员健康宣导、环境护理、安全护理、专科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品管圈模式应用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可改进产科护理服务效果,强化护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产科护理 护理质量评分 产科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分娩的产妇进行分析,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产妇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两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在对78例产妇进行分析后,观察组产妇的产程、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都比对照组理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护患关系,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产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管理法在提高产房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按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等10个步骤实施活动。结果通过圈员培训干预后使护理服务满意度得以提高。结论通过QCC干预,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有效的增加了产房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QCC 护理服务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接受访视的产妇与新生儿进行抽样,各选取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访视,实验组在常规访视的基础上增加产褥期卫生、脐部护理、母乳喂养、预防接种等访视内容,予以全新的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比较两组母婴健康状况。结果针对产妇异常发生率与新生儿异常发生率而言,实验组依次为14%、22%,对照组依次为54%、7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产后访视与新生儿访视,有助于保证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访视 新生儿访视 母婴健康
  • 简介:摘要产前筛查的唐氏综合症是一种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高,是危害社会和家庭的先天缺陷性疾病。产前筛查作为预防性优生优育学的重要预防措施之一,做好产前筛查,降低唐氏综合症患儿的出生率,是一项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工作。

  • 标签: 基层医院 产前筛查 唐氏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产房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对医院产房感染管理质量的提升。方法比较我院从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产妇,在实施PDCA循环应用前后产房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42名患者产生感染,感染率为4.2%;对照组73名患者产生感染,感染率为7.62%,对照组的感染率对比观察组明显要高,且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产房管理中,PDCA循环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管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管理质量 产房感染 PDCA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产科医护人员洗手率的作用。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流程中影响产科医护人员工作中洗手率的主要要因,针对主要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分阶段进行实施与检讨,比较、分析品管圈方法实施前后的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率。结果产科医护人员的洗手率从品管圈活动前的23%上升到活动后的93%。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工作中洗手依从性,提高产科医护人员洗手认识度和洗手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 护理人员 品管圈 洗手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提高产科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50例,实验组产妇5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纯母乳喂养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对产妇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科纯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产科 纯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200例产妇入住爱婴区后,分早期宣教、强化教育、巩固阶段3个阶段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出院前进行测评,并与200例常规母乳喂养教育组比较。结果强化组对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掌握的合格率为100%,出院时母乳喂养率为100%,对健康教育满意率为99.5%,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产妇在产后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强化教育是保证母乳喂养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产妇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阐述中国药品标准的现状,并对药品质量标准执行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完善药品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药品标准信息的查询和发布平台、彻底整顿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质量标准等措施能够改善药品标准现状、提高药品标准的权威性。

  • 标签: 药品标准 现状 完善
  • 简介:摘要QC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群众组织。人性化护理是在完全以病人的需求为基础来展开的护理,从而让病人感受到自己受到了足够的尊重和重视。通过借助SWOT矩阵分析模型,从内外环境、优劣势对设立QC小组提高产科人性化护理质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 标签: QC小组 产科 人性化护理 SWOT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4-14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4期
  • 机构:2015年1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禁止地方将引种自国外且尚未批准进口的药用植物及国内新发现的药材收载入地方药材标准,要求消除地方药材标准与国家标准之间存在的同名异物、异名同物现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规范痔疮的治疗,使痔疮患者得到更为合适、简便的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及负担。方法通过对本院自2011年1月至12月以来收入的80例痔疮患者的保守治疗及预后统计,将其病例资料,治疗后恢复的情况归纳整理得出结果,以此探讨痔疮一般治疗的方案选取。结果80例保守治疗后治愈21例(26.25%),好转56例(70%),无效3例(3.75%),总有效率96.25%,其中有56例中重度患者治疗后好转,3例因大出血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痔疮患者大部分都能通过保守治疗而改善症状,只有极少部分重度患者需要施行手术治疗。

  • 标签: 诊断 治疗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的临床经验,从新生儿一般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婴儿抚触指导、产妇一般护理、产妇产后营养指导及产后性生活和避孕指导等6个方面,阐述了科学产后护理主要内容。

  • 标签: 产后护理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导乐式无创接生技术对提高产科护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5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传统的接生技术,对实验组产妇进行导乐式无创接生技术,分析两组产妇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侧切例数、会阴Ⅱ度裂伤例数、新生儿窒息例数(6例、2例、1例)与对照组产妇(15例、9例、3例)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产妇的会阴伤口的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2.44±0.49)d、(3.01±0.22)d,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导乐式无创接生技术的效果较好。

  • 标签: 导乐式 无创接生 产科护理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