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实质结核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7年10月,对19例粟粒性肺结核并脑结核患者的头颅MR平扫及增强的表现,总结其MRI特征性表现。结果平扫表现为多发斑片长T1长T2信号影、环形结节周围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后表现为弥漫分布的小环状或结节状强化灶,早期大小趋向一致,多为2mm左右,可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及脑积水。结论脑结核MRI平扫表现不典型,增强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认识其特点可以和其它常见的颅内多发病变进行鉴别。

  • 标签: 脑结核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国内外对经络实质的研究,各种假说都有一定的道理,并且大多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结论。作者通过免疫学观点,浅析了腧穴即是抗原提呈细胞聚集区,经络的实质就是免疫网络。

  • 标签: 经络腧穴 实质 免疫 抗原提呈细胞 免疫应答
  • 简介:摘要经络实质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以肥大细胞为代表的结缔组织细胞、神经系统、结缔组织间质在经络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只存在于活体动物,受技术手段的局限,无法对其进行实时、原位的观察,所以经络的实质一直缺乏直接证据。活体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能够对存活组织和动物进行实时原位的观察,已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新型荧光探针的开发和光纤式双光子内窥显微镜技术的发展,有望给经络实质的研究带来突破。

  • 标签: 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 活体光学成像 经络实质 循经感传 肥大细胞 结缔组织
  • 简介:摘要通过近两年来的30例失血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以探查前瞻性的失血性休克的观察重点,对失血性休克的积极救治的临床意义。其中20例患儿入院表现异常烦躁,5例患儿神志淡漠,5例患儿表现正常,通过对其生命体征及意识的观察,可以提早发现休克指征,预防休克加重有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实质性脏器损伤 休克前期 观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囊虫病诊断中CT相对MRI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脑囊虫病病例,手术及免疫学诊断确诊,对其CT及MRI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囊性病灶、囊内头节钙化、多发钙化灶其主要改变。CT显示钙化灶明显优于MRI,MRI显示头节、小片状水肿优于CT。结论CT及MRI均可诊断脑囊虫病,但CT诊断价值大于MRI,MRI可作为CT补充。

  • 标签: 囊虫病,脑 CT MR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2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效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UPr、SBP、SBP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相应指标;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2.12%、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36.36%、71.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氯沙坦 肾实质性高血压 贝那普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7.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在腹腔实质脏器破裂休克早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100例腹腔实质脏器破裂患者,依据所采取扩容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7.5%葡萄糖氯化钠组)和对照组(经典扩容组)各50例,分析各自效果,指导临床治疗实践。结果7.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在腹腔实质脏器破裂休克早期的应用效果优于经典扩容,两组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实质脏器破裂休克早期,使用7.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对快速提升血压、降低心率、改善血液动力学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腹腔实质脏器破裂 早期休克 7.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瘫患儿采用家庭物理疗法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来我院进行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的患儿进行研究,待确诊为脑瘫后,制定常规康复方案给予患儿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之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再次进行家庭物理治疗,记录以及对比两组患儿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结果经过常规康复+家庭物理治疗的观察组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儿童经常规康复治疗同时,要求医生联合家庭物理疗法进行辅助治疗,以促使患儿肢体控制能力得以增强,缓解运动障碍,可以正常化的开展日常生活、学习工作。

  • 标签: 脑瘫 儿童 家庭 物理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宫颈物理治疗后的孕妇与正常孕妇的产程的各项指标,了解物理治疗宫颈对产妇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1-2014.1宫颈物理治疗后我院分娩的孕妇24例,与未经治疗的同期待产孕妇128例,通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产程的差异了解宫颈物理治疗对阴道分娩的影响。结果宫颈物理治疗后对产妇的产程无显著影响,对于有宫颈物理治疗病史的孕妇应给与充分阴道试产的机会。

  • 标签: 宫颈糜烂 物理治疗 阴道分娩 产程
  • 简介:摘要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电、声、光、磁等物理因子,同时,人类的健康也离不开这些物理因子,但是,这些物理因子如果过强,反过来还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过强的物理因子会给人类的机体带来损伤,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死亡。在我国物理疗法历史比较悠久,在很久以前人们就用物理因子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将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促进康复,人工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 标签: 人工物理因子 人类健康 治疗疾病
  • 简介:摘要脑出血患者易出现体温异常,多为中枢性高热,是由于脑出血引起下丘脑综合征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为非感染性高热,多无寒颤,抗生素治疗效果差,体温在发病早期可骤然升高达39℃,多为稽留热,且皮肤干燥无汗,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物理降温则效果较好,现综述如下

  • 标签: 脑出血 中枢性高热 物理降温
  • 简介:摘要物理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物理上的新发现或新技术,为医疗实践和医学研究提供了更方便、更精密和更先进的仪器和诊疗方法。

  • 标签: 超生成像 X 射线影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乙醇冰袋与清水冰袋在脑外伤发热患者中的降温效果,寻找切实有效的冰敷降温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40例脑外伤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清水冰袋进行冰敷降温,观察组患者采用乙醇冰袋进行冰敷降温,冰敷持续3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降温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降温效果明显较好,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醇冰袋较为松软,易于操作。结论乙醇冰袋的临床降温效果显著优于清水冰袋,材料易取、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经济适用,且冰袋可以重复使用,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乙醇 清水 冰袋 降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内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物理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1~2013年接收治疗的100位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50人,为对比组提供一般的手术治疗,而研究组则需在对比组的医疗基础上增加肺部物理治疗,之后进行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概率、住院时间、呼吸仪使用时间和指脉血氧饱和度的比较。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治疗后,研究组内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0%、住院时间位12.5±2.0天,较对比组内患者感染率18.0%、住院时间22.5±2.1天来说,要小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患者使用呼吸仪的时间为4.5±1.21天,而对比组内患者使用呼吸仪的时间达到了6.30±1.73天,也是比研究组使用的时间更长,之后进行指脉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测量结果显示,研究组内患者的指脉血氧饱和度为95.20%±1.10%,比对比组内患者测量数据92.30%±1.09%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达到优良的概率为92.00%,而对比组却仅有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治疗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效果,能起到抗肺部感染、减短住院时间及呼吸仪使用时间的作用,应该得到社会的共同重视。

  • 标签: 内脑出血患者 物理治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痉挛是许多诸如脊髓损伤、脑损伤患者常见运动障碍性并发症,痉挛的治疗主要利用药物抑制神经系统高反应状态。近些年来,非药物治疗也取得一些进展,如肌肉牵伸、肌力训练及物理因子治疗等。此综述主要探讨物理因子治疗肌痉挛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物理因子 肌痉挛 康复 进展
  • 简介:摘要物理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作者总结讨论了近年来本科生诊断学见习课教学的实践经验,供大家共同探讨和参考。

  • 标签: 物理诊断学 见习教学
  • 简介:摘要通过对手术室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全面阐述以及各种危害的防护方法的介绍,让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层对手术室的工作环境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使大家可以得到更多重视和更多的防护,将手术室的危害降到最低,以确保手术中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物理危害 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