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推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56例小儿推拿疗法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作为实验组,抽取56例口服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2个疗程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小儿推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小儿推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其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同时、对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针灸合六君子汤治疗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诊所进行消化不良治疗的76例患者,均为脾虚性,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8例,对照组采用六君子汤治疗,实验组采用六君子汤、针灸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为76.32%,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六君子汤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良好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针灸 六君子汤 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以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48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法将其分成对照组(24例)和研究组(24例),对照组行以大剂量红霉素治疗,研究组行以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早饱、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早,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以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不良症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小剂量 红霉素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藿朴夏芩汤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本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接受治疗的24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将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治疗,采用藿朴夏苓汤来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常用小儿消食药吗丁啉治疗对照组患者,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临床治疗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发现,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过程中,使用藿朴夏芩汤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 标签: 藿朴夏苓汤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取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0月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腹泻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妈咪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在妈咪爱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儿肠胃康颗粒,可以有效缓解患儿腹泻症状,尽快恢复肠道健康,促进康复。

  • 标签: 小儿肠胃康颗粒 妈咪爱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得每通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8例。经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排除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以及炎症性肠病等器质性疾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治疗组患者给予得每通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曲美布汀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过程中,得每通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临床疗效相对优于单独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安全有效。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得每通 曲美布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就诊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0例用莫沙比利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68%(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疗总有效率高,其临床治疗效显著。

  • 标签: 附子理中汤加味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胃虚寒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社康中心诊治的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完全随机法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76%和17.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因此该种联合给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行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5)。观察组的腹胀为(2.54±1.12)d,显著低于对照组(3.16±1.28)d,P<0.05,腹痛改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具有较理想的疗效,可显著缩短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

  • 标签: 消化不良性腹泻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沙必利与小剂量多塞平治疗老年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PDS型FD患者104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莫沙必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多塞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82.6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7%与对照组3.8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老年PDS型FD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标签: 莫沙必利 小剂量多塞平 老年 餐后不适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运用中实施追踪管理法对护理质量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实施消化内镜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分组传统组(n=40)、追踪组(n=40),传统组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实施护理,追踪组在追踪管理法模式下实施护理,总结两种管理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追踪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传统组,追踪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消化内镜运用中实施追踪管理法可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消化内镜 追踪管理法 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火灸预防铂类化疗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我院接受铂类化疗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四磨汤及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叠加使用雷火灸,观察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恶心例数为15例(41.67%),呕吐患者5例(13.88%),对照组患者恶心例数为21例(58.33%),呕吐患者13例(36.11%),两组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3例(8.33%),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11例(2.78%),治疗总有效率为80.56%,两组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有效改善因铂类化疗而导致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适用于临床。

  • 标签: 雷火灸 铂类化疗 消化系统 不良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化道疾病患者行无痛内镜检查后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诊的4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内镜检查,观察组进行无痛内镜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无痛内镜检查可以极大地缓解病人的痛苦,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消化道疾病患者 无痛内镜检查 精神睡眠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35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依据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94例)和未出血组(263例);先进行单因素筛选相关影响因素,然后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筛选。结果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6.3%(94/35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375)、1周内饮酒量(OR=2.875)、活动期溃疡(OR=5.436)、溃疡直径(OR=4.162)、生活无规律(OR=3.158)、服用非甾体抗炎药(OR=3.931)、使用ASA抑制剂(OR=2.959)等因素均为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较高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应针对以上高危因素,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为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供依据。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入我院消化内科接受诊疗的5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采用消化内镜技术进行辅助诊断与治疗,并与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内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此外观察内镜治疗效果。结果与病理金标准相比消化内镜检查诊断符合率高达98.0%,确诊后辅助消化内镜技术展开治疗,治疗后患者CA15-3、CEA、CA19-9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的出现给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带来了福音,而且也可辅助该技术来对恶性病变展开治疗,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消化内镜技术 消化道肿瘤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中采取消化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取消化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对照组采取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止血。对比两组即时止血率、24小时再出血率;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即时止血率高于对照组,24小时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率高,疗效肯定。

  • 标签: 上消化道 出血 消化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积累经验。方法选取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共104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确保后期临床合理用药。结果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104(69.23%)。分布情况每日用药剂量超过400mg,38/72(52.78%),60岁以上30/72(41.67%),女性31/72(43.06%),静脉给药47/72(65.28%),此外,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在神经系统,具体表现失眠、烦躁不安、神经异常、抽搐等。其他系统,如皮肤(红肿、过敏反应、瘙痒)、消化系统(腹胀、腹泻、呕吐、食欲不振)、泌尿系统(血尿、尿频、结晶尿)、呼吸系统(咳嗽、呼吸异常、发热)也有存在。结论左氧氟沙星应用期间,性别、高龄、给药方式及给药剂量均可引发不良反应,提醒临床医师要加强注意,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用药。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物在正常剂量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为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可针对临床使用药物的特点,采取适当预防手段,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及程度。本文就我院发生的3例利福平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报道分析,希望能对利福平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利福平 药物不良反应 肺结核 异烟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奥美拉唑,观察组选用泮托拉唑。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选用泮托拉唑可以显著地提升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