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眼前段检查仪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前房深度(ACD)、角膜缘白到白距离(WTW)的差异,分析二者的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近视患者72例(144眼),分别使用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两种仪器检测数据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数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72例等效球镜为-2.0~-14.0D,平均-6.40±2.38D,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ACD的平均值分别为3.22±0.255mm和3.13±0.25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72,p=0.000);测量WTW的平均值分别为11.66±0.340mm和11.46±0.30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70,p=0.000)。两种仪器测量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均具有相关性(r=0.975,p=0.000;r=0.941,p=0.000)结论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眼部无器质性疾病人群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entacam的测量结果略大于OrbscanII。

  • 标签: Pentacam Orbscan II 前房深度 角膜缘白到白距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测量不确定度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使用希森美康CHEMIX-800型的生化分析仪、伊利康试剂、Randox校准品和定值室内质控品,测定ALT、GLU、TG、TBIL、TP五个项目。结果五个项目测量项目的不确定度ALT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1.65和2.74、GLU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162和0.230、TG标准不确定度为0.025和0.055、TBIL标准不确定度为1.29和3.47、TP标准不确定度为0.66和0.44。结论不确定度评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实验室内必须具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才能够确保过程中的稳定以及在控。这些措施包括了合格的人员,以及对设备跟试剂的正确校准跟维护,使用已经经过确认的方法,适当的参考以及文件化测量的程序,并使用合乎规定的控制程序。

  • 标签: 测量不确定度 生化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测定生活质量主要采用各种量表来完成,主要分为三种量表,一为普适性量表,二为皮肤病量表,三为银屑病量表。三种量表常被组合使用。

  • 标签: 银屑病 量表 生活质量 综述
  • 简介:摘要探讨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正确性的相关因素和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12月在我院进行电子血压计测量的患者4840例,其中测量不准确者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正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正确性的因素包括体检者和施测者因素(150例,占50.0%)、周围环境因素(120例,占40.0%)和电子血压计自身因素(30例,占10.0%)等。结论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正确性的相关因素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因而为维护电子血压计测量正确性要做好多个方面的工作。

  • 标签: 电子血压计 测量 正确性
  • 简介:摘要通过对气相色谱法测定果汁中苯甲酸含量的检验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确定该检测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进而求出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对贡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表述。

  • 标签: 测量不确定度 气相色谱法 苯甲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和脉搏的准确度。方法随机选择101例测试者先后交替采用传统汞柱血压计(台式)、脉搏叩诊与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和脉搏的测量,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传统汞柱血压计和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所测量的血压值显著直线相关(P<0.01);脉搏叩诊与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测量脉搏的比较,两者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全自动电子血压计结果准确可控,检测快捷、便于操作、绿色环保,值得家庭推广和临床应用。

  • 标签: 台式汞柱血压计 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脉搏 差异性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冬季与夏季口温和腋温测量值变化,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0名女生,分别测量冬季与夏季同一时间(0600)口温和腋温。结果冬季与夏季口温与腋温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温高于腋温0.2~0.4℃”或“口温高于腋温0.3~0.5℃”之定义不能一成不变地用于临床实践。

  • 标签: 体温 口温 腋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孕期鼻骨测量筛查21-三体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对孕中期的孕妇进行母体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的测定,计算出风险值,对接近高风险(1/276-1/800)的孕妇进行胎儿鼻骨测量,筛查21三体综合征的高危孕妇。结果血清筛查接近高风险的1854名孕妇中,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者8例,均进行羊水穿刺,确诊21-三体5例。结论胎儿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与21三体综合征有着密切关系,中孕期鼻骨测量可以提高21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能有效降低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 标签: 中孕期 鼻骨 血清 21三体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椎动脉不同阶段的血流参数值,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的血液动力学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方法对临床126例拟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二维彩色超声多普勒椎动脉探查,同时对126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参数异常,主要为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较健康人减慢(峰值流速<30cm/s),并由近心端到远心端呈峰值流速递减通常表现在进入第4横突孔之后,少数表现在进入第5横突孔之后,颈5-6段及颈外段峰值流速基本正常。RI与PI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1、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受取样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单一选区一个取样位置很难客观反映椎动脉血流的动力整体情况。2、126例患者X线均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变直、棘突连线不一致、钩椎增生、椎间隙变窄等颈椎改变,但其影响程度不成正相关。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 不同阶段 峰值流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及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对预测早产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选择92例先兆早产孕妇进行fFN及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跟踪记录其妊娠情况。结果fFN阳性孕妇40例,其中32例早产,阴性孕妇52例,其中7例早产;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3cm孕妇42例,其中32例早产,≥3cm孕妇50例,其中7例早产;二者联合检测后阳性39例,早产37例,阴性53例,早产2例。结论fFN与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可大大提高早产诊断准确率,二者联合对早产预测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 宫颈长度 早产 先兆早产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Bland-Altman分析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非同步化指数的重复性及再现性。方法利用AcusonSC2000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测量功能对45例自愿者非同步化指数进行测量,两位检查者对同一自愿者分别测量两次,第一次测量用来比较不同检查间的一致性即再现性,第二次测量用来比较检查内的重复性。结果甲医师的重复性限是2*0.548=1.09,乙医师的重复性限是2*0.542=1.08,不同操作者之间的一致性界限是(-0.029±1.96*0.6532)。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非同步化指数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是一种适用于临床和相关研究的新技术

  • 标签: Bland-Altman分析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非同步化指数 重复性 一致性 再现性
  • 简介:摘要随着CT设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辐射剂量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低剂量扫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迅速展开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回顾了CT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发展,着重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新进展--迭代重建技术及其临床中的应用结果。

  • 标签: 扫描技术 低剂量 辐射剂量 滤波反投影法 迭代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物技术药物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前最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阐述了当前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的几个热点方面,并从6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生物技术药物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生物技术 药物 发展 新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高质量CR乳腺钼靶影像的技术要点,从而提高乳腺病变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乳腺钼靶检查女性患者的CR片,总结乳腺X线摄影中乳腺投照体位、乳房摄影的压迫技术、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所有患者CR片200张照片,优质片占93%。结论在现有乳腺X线成像设备的基础上,掌握和控制乳腺X线摄影中乳腺投照位置、压迫技术技术要点是提高临床影像质量、提高X线乳腺检查利用率的前提和关键。

  • 标签: CR 乳腺X线机 投照体位 压迫技术
  • 简介:摘要x线摄影检查是医学影像学发展至今仍然不可或缺的实用技术之一,CT等X线检查设备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使原本较为复杂的摄影技术简单化、多样化,从而也导致基础DR摄影技术发展缓慢甚至萎缩1。本文以普通摄影投照技术学为基础,结合长期实践工作经验,将人体各部位普通摄片技术的应用技巧按系统分类叙述,对部分特殊状态下的摄片技巧和方法作了介绍。同时,比较了使用各种技巧拍片与传统规范拍片认为灵活应用投照技术可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大量简化拍片常规操作流程,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向人性化发展;并可改变技术员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让技术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新鲜感的同时更能因人、因条件差异而多动脑筋想办法,创新使用特殊实用的投照新技术

  • 标签: DR 摄影技术 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