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联合检测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D-二聚体(D-D)、Fib(纤维蛋白原),探讨其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肺癌组(256例)、肺良性疾病组(200例)和正常对照组(200例)的血清NSE、CYFRA21-1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Fib水平采用免疫比浊分析法检测,对肺癌患者NSE、CYFRA21-1、D-二聚体、Fib水平与临床分期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清NSE、CYFRA21-1、D-二聚体、Fib水平与肺良性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细胞肺癌(SCLC)中NSE的水平最高,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NSCLC)中的肺鳞癌中的水平最高,与其他肺癌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参数在肺癌初诊中的敏感性为NSE>CYFRA21-1>D-二聚体>Fib。小细胞肺癌中NSE的敏感度最高(68.4%),肺鳞癌中CYFRA21-1的敏感性最高(69.0%)。NSE、CYFRA21-1、D-二聚体、Fibrinogen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89.8%)。肺癌患者NSE、CYFRA21-1、D-二聚体、Fib水平与临床分期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15,0.425,0.669,0.523,P<0.05),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Ⅲ/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NSE、CYFRA21-1、D-二聚体、Fib的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癌 NSE CYFRA21-1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常见致敏药物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1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生素,重症多形性红斑型为最常见的重症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为最凶险的类型,本组病例中死亡1例,其余均顺利出院。结论对易致重症药疹的药物临床使用中应加强药学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停药,并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重症药疹 致敏药物 临床特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灯盏花素系品种进行的质量标准的探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灯盏花素分散片和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片剂中野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灯盏花素分散片中野黄芩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0%,RSD为1.22%(n=6)。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片剂灯盏花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2%,RSD为1.73%。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对灯盏花素分散片、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片剂的质量有效控制。

  • 标签: 灯盏花素分散片 &beta -环糊精包合物 野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手术时机对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的影响。结果手术治疗16例(76.2%),其中3例于发病后24小时内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平均8天出院;4例于48小时内手术,有1例放置引流平均10天出院;3例于72小时内手术,有2例放置引流平均12天出院;6例于发病72小时后手术治疗,有1例发生切口感染,平均14天出院。非手术治疗5例(23.8%)。所有患者均获痊愈。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早期诊断应高度重视,一旦确诊,除非有手术禁忌,宜尽早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老年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毁损伤的急诊救治要点,评估保肢手术的适应症。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下肢严重毁损伤21例,均合并单侧或双侧下肢皮肤、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的严重毁损。术者根据下肢毁损程度评分(ISS评分)、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分别予以保肢或截肢。保肢治疗的患者均一期予以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端、血管吻合或移植,部分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严重的患者,予以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术后随访14~36月,平均(18.7±9.4)月。结果本组21例下肢严重毁损伤,5例急诊予以行截肢手术;1例因合并会阴部碾压毁损伤、骨盆骨折和髂外动静脉撕裂于术中抢救无效死亡;15例行保肢手术,其中3例二期行截肢术,其余患者均保肢成功,术后功能评分良好。ISS评分平均(17.8±10.3)分。结论正确评估下肢毁损伤的严重程度、结合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和术后有效的支持治疗有助于挽救严重毁损的肢体,降低致残率,减少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心身科病房21例强迫症患者的护理,加强症状的观察和护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用药观察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目的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院外生活质量。

  • 标签: 强迫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以肝脏损害为主;本病首诊误诊率高,21例中首诊误诊8例。对患者进行正规治疗,19例患儿的症状完全缓解,2例患儿症状控制不佳,有效率达90.5%。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详询病史及辅助检查可尽早诊断,及时采取正规治疗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诊治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中风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1例糖尿病合并脑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9人,治愈率为42.8%;显效6人,显效率为28.5%;好转人数为4人,好转率为19%;无效2人,无效率为12%;无死亡病例。结论脑中风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医治和护理,因此,患者需要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康复护理。

  • 标签: 糖尿病 脑中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飞伟伦导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一科21例依飞韦伦所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药物性皮炎中剥脱性皮炎1例(4.8%),粟粒丘疹及红斑型20例(95.2%);第一型重症药疹伴有系统性损害。结论依飞韦伦药疹多为轻-中型药疹,及时、合理使用抗过敏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辅以支持疗法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依飞韦伦 副作用 药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1例肿瘤早期的患者行ESD术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本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内镜手术成功20例,成功率95.2%,术后胃部切口出血1例,无胃穿孔的发生。均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出院。

  • 标签: ESD术 早期胃肿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脊髓脊膜膨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1例脊髓脊膜膨出症患儿进行手术,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1例患儿手术切口均为I期愈合,未出现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经6~12个月的随访,19例患儿的感觉、双下肢障碍、大小便失禁均得到明显缓解,恢复良好,治疗有效率为90.48%。结论对新生儿脊髓脊膜膨出症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脊髓脊膜彭出症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选用不同对照为指标,对血塞通软胶囊中三七总皂苷含量测定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香兰素-高氯酸显色,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及不同批号三七总皂苷对照分别作对照,测定血塞通软胶囊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结果不同对照对血塞通软胶囊中三七总皂苷含量测定结果差异明显。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塞通软胶囊中三七总皂苷含量时,对照的选择对含量测定结果有影响。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 对照品 三七 血塞通 皂苷
  • 简介:摘要幼儿皮肌炎是儿童期发生的1慢性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以横纹肌和皮肤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近端肌无力和各种皮疹,消化道、心脏和肺等脏器也可以受累亦伴发肿瘤可能。幼儿皮肌炎的病因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发病。本院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病例的救治情况,收到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校门诊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护理措施,防止校园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主要从突发事件的应对、个人防护、预检分诊、消毒隔离、信息收集等进行阐述。结果提前做好预防甲型H1N1流感各种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甲型H1N1流感对校园带来的影响。结论护理干预对高校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有着直接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校 甲型H1N1 流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21例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1例患者好转10例,死亡11例.结论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由于外伤后的急性脑血管扩张,广泛的脑水肿,脑缺血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措施包括冬眠亚低温,脱水,手术等.

  • 标签: 颅脑损伤 弥漫性脑肿胀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