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昔洛韦对儿科多发病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将4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用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20例)用昔洛韦治疗,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好,P<0.05具有显著统计差异。结论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更昔洛韦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提出全麻下行扁桃体挤术安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行扁桃体挤术患者,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划分为全麻组(A组)与局麻组(B组),对这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这两组患者经过治疗,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效果比较上,全麻组的治愈率远高于局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比较上,全麻组各个时间点均低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麻醉失败上,全麻组为0,局麻组有2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扁桃体挤术患者实施全麻,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提高麻醉镇痛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各医院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扁桃体挤术 全麻组 局麻组 疼痛评分 总有效率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7期
  • 机构:研究人员发现,基因活动的季节性变化意味着免疫系统在冬天会令发炎情况加剧。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与发炎相关的疾病,例如心脏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到了冬天通常会恶化,而且为什么人们通常在夏天更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正>昔洛韦是一种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是第一个用于治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药物,可抑制疱疹病毒的复制。因其疗效显著,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药物不良反应报道不多,引起过敏性休克更是罕见。现将我科1例病人用昔洛韦静滴后致过敏性休克报告如下。

  • 标签: 过敏性休克 更昔洛韦 抢救 护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美国物理联合会》期刊上发表了上海大学快速制造工程中心胡庆夕教授团队在生物3D打印方面的突破性研究工作。该团队研发的生物3D打印机,可以实现宏微观结构的复合成形和微纳结构表面修饰,同时可以实现滴涂、共混沉积、电喷、静电纺丝等多种细胞直接复合接种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按住院序号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利巴韦林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6%。两组对比后者治疗效果更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患儿所用时间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更昔洛韦 小儿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昔洛韦微乳型滴眼液,并对其理化性质及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通过在25℃下绘制伪三元相图,考察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等对微乳区大小的影响,并结合粒度、pH值和稳定性选择出最佳微乳配方。结果聚氧乙烯蓖麻油-甘油(31)-中链甘油三酯为昔洛韦微乳的最佳处方,其外观澄清透明呈淡蓝色乳光,pH值在6.35左右,平均粒径为28.2nm。结论通过优化处方制备出的昔洛韦微乳粒径小、分布均匀。

  • 标签: 更昔洛韦 伪三元相图 微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发热持续的时间,口痛,流延,疱疹及溃疡,牙龈红肿消失的时间,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平均发热时间(2.81±1.24)天,口痛,流延,疱疹及牙龈红肿消失时间(3.52±1.36)天,对照组平均发热时间(5.72±2.45)天,口痛,流延,疱疹及溃疡,牙龈红肿消失的时间(6.23±1.45)天,治疗组明显短与对照组(T=3.41,3.67,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6,P<0.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比利巴韦林相比,临床疗效更佳,且治疗时间短,明显缩短病程,可以减轻病人治疗痛苦,及经济负担,所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更昔洛韦 疱疹性口腔炎 单纯疱疹病毒1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方面考虑,探讨昔洛韦在其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了解昔洛韦在使用中的安全性。方法首先,研究了古今相关学说,事先预习了解详细情况。其次,研究学术思想,重点针对病因分析,适当用药,分析并总结临床治疗及用药量度中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对照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并探究昔洛韦对其的影响。结果昔洛韦在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更昔洛韦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昔洛韦、阿昔洛韦)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校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有水痘的学生3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19例;对照组选择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选择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学生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昔洛韦治疗水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水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22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昔洛韦治疗,联合组采用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临床有效率显著提高(96.37%VS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以较快的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更昔洛韦 热毒宁 小儿 病毒性脑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5年我院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7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既往未使用昔洛韦治疗的41例此病患儿作对比研究。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昔洛韦治疗,患儿的热程缩短,肝、脾、淋巴结明显缩小时间明显改善,一般情况好转时间缩短。结论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缩短病程,疗效显著。

  • 标签: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感染 更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昔洛韦对于治疗小儿急性疱疹性龈口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5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分别为22例和23例患儿。具体方法为,在给予2组相同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于治疗组的22例患儿给予剂量为5—10mg/KG•d静滴昔洛韦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2组患儿在一周的时间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果。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观察表明,治疗组22例患儿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的37例患儿,P均<0.01,因此2组患儿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的昔洛韦对于治疗小儿急性疱疹性龈口炎的临床效果表现良好,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有效减少病痛、无明显副作用的显著优势。

  • 标签: 更昔洛韦 儿童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仔细观察昔洛韦联合纳洛酮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使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8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再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的患者都采用降低颅内压、降温、改善脑代谢等常规的治疗。对照组42例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4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两组都治疗10-14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23%,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儿的体征控制、症状以及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产生后遗症的概率为17.08%,观察组的概率为2.26%,观察组的概率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要胜过仅仅使用昔洛韦,可以使治疗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降低产生后遗症的概率,安全系数比较高,适合临床上的应用1。

  • 标签: 更昔洛韦 纳洛酮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昔洛韦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以昔洛韦进行治疗,而对照组进行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时间,淋巴结以及肝脾缩小时间,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昔洛韦在传染性单核细胞治疗中,可以更好地利于疾病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的恢复,从而缩短疾病疗程。

  • 标签: 更昔洛韦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昔洛韦联合热毒平对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2例符合普通型HFM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加入10%GS100-150ml中,qd静脉滴注;治疗组用昔洛韦注射液5mg/(kg?d)加入10%GS100-150ml中,qd静脉滴注,同时联合热毒平颗粒<1岁,~1/3包,~3岁1/2包,~7岁2/3包,tid口服,连用7天。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3.55%,对照组6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毒平联合昔洛韦治疗小儿普通型HFMD疗程短、见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更昔洛韦 热毒平 手足口病(HFMD) 普通型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更佳方法。方法将6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纯的昔洛韦治疗和半导体激光联合昔洛韦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其次,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实验组半导体激光联合昔洛韦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与对照组单纯昔洛韦治疗后的效果比较,结果均为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明显地改善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半导体激光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更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昔洛韦在临床治疗单疱病毒性浅层性角膜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96例,随机采用不同剂型昔洛韦治疗,通过每日进行观察并记录患者在用药治疗前后症状及药物治疗时间对比。结果使用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的48例患者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7.8d)和药物治疗时间(10d)均低于使用滴眼液滴眼的对照组,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且治愈患者较对照组多5例,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采用昔洛韦眼用凝胶的治疗手段能避免滴眼液类药物反复用药的繁琐,药物吸收更加彻底,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为临床同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更昔洛韦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采用昔洛韦与喜炎平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80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将采用联合用药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只进行喜炎平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相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观察组发热、淋巴结肿大以及咽喉疼痛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肝、脾增大、异性淋巴细胞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上两种药物联合行药疗效更佳。

  • 标签: 更昔洛韦 喜炎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简介:摘要目的缩短病程,了解抗病毒药昔洛韦联合中药全瓜蒌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昔洛韦0.25g,每日1次;全瓜蒌煎汁约350毫升,早晚分两次服。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昔洛韦0.25g,每日1次。用药10至15天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昔洛韦联合中药全瓜蒌治疗带状疱疹的皮损愈合及止痛时间均缩短,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抗病毒药昔洛韦。

  • 标签: 更昔洛韦 全瓜蒌 带状疱疹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