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手术室护理中加强风险防范干预对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本文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均来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将入组的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无菌管理、安全管理、物品管理、基础护理、护理记录等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干预可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检查科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并分析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以减少感染病例。方法研究病例均是接受功能检查科患者,随机选择2012年开展风险管理时和2014年加强风险管理后的病例各60例,即对照组和加强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风险管理模式,加强组则从完善风险管理防护体系、强化风险和防护意识的培训、建立洗手制度、严格执行定期消毒等方面进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并分析两组感染发生率。结果2014年加强风险管理的加强组患者的感染发生几率为96.7%(58/60),明显高于2012年开展风险管理的对照组的70%(4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功能检查科加强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例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纠纷。

  • 标签: 功能检查科 风险管理 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熄风化痰法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01-2013.12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02例中风急性期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抽签分组,一组51例患者单纯采取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一组51例患者采取熄风化痰法联合西医治疗作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2.16%(47/51)远远大于对照组的76.47%(39/51),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熄风化痰法语西医联合治疗中风急性期的疗效甚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 标签: 熄风化痰法 西医 中风急性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祛风化瘀通络汤联合双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双抗治疗,中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改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祛风化痰通络汤联合双抗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 标签: 祛风化痰通络汤 双抗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通络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BI患者按经颅多普勒(TCD)提示的血流速度不同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祛风化痰通络方,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2周后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TCD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结果祛风化痰通络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方能使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回升,亦能使血流速度增快的Vs、Vd、Vm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改善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Vs/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祛风化痰通络方对VBI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具有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 标签: 祛风化痰通络方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雀斑患者采用脉冲光子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2例雀斑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脉冲光子疗法,观察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显效77例,所占百分比为75.49%,有效22例,所占百分比为21.57%,无效3例,所占百分比为2.94%,有效率为97.06%;患者治疗后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所占百分比为1.96%。结论对雀斑患者采用脉冲光子效果显著,能有效祛除雀斑,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强脉冲光子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率 雀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肾骨方配合腰操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5例给予补肾骨方配合腰操治疗,而对照组65例仅予补肾骨方治疗,治疗三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8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骨方配合腰操是一种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痛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补肾强骨方 强腰操 骨质疏松症腰痛
  • 简介:摘要为预防液体外渗引起局组织不同程度损害,保证药液顺利、安全的输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我院对40例输刺激性药物渗漏的患儿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外敷和药物封闭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满意,治愈38例,2例因采取治疗不及时,造成患儿疤痕,结论药物渗漏引起的炎性改变和坏死,与药物的浓度,渗透压、液体的温度液体中的不溶性微粒,血管粗细、年龄、速度、护士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直接相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合理选择血管,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护理质量,尽早发现,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绝外渗性损伤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输液 强刺激性药物 渗漏 防治
  • 简介:摘要通过高血压相关知识宣教,使居民增进了解高血压预防知识,增强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自觉采纳有益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预防新发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强直性脊柱炎作为现代医学难治病,即使诊断明确,其治疗也相当棘手。该病目前西医主张早期联合治疗,中晚期患者,对药物耐受性下降,疗效不理想,因此,治疗功能锻炼,体育疗法相结合,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相结合,达到既能控制疾病发展,消除病痛,保持良好的关节功能,又使患者保持正确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诊断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冲洗负压吸引治疗消化道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11年7月我院收住的消化道瘘患者14例,4例患者经切口破溃处置入捆绑吸痰管的24#蘑菇头导尿管,1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将捆绑吸痰管的胸引管置入吻合口周同皮肤固定,引流管尾端接脚踏式吸引器,观察其临床表现。结果14人均痊愈,未出现败血症,双重感染,腹腔出血等,瘘口愈合时间最短23天,最长61天。结论本组病人门诊随访,终达到预期目的,本组患者,2-3天后发现体温下降,白细胞正常,腹膜炎体征缓解,置管后6-8天起改为肠内营养,未发现并发症,此方法安全,效果肯定,周期短、经济,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冲洗强负压吸引 治疗 消化道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予以分析和观察。以便于我们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单纯性肺心病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加以研究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高危因素如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因素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如心绞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右心衰竭、心率失常、肺部感染等情况比对照组严重,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临床表现各项检查当中相对于单纯的肺心病特征上都有所差异,在进行临床诊断的时候应该进行综合性分析,防止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以便于用最快的速度、最正确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

  • 标签: 肺心病 冠心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12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64例),对照组患者及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及针对性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感染防控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感染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针对性优质护理对于预防出现院内感染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感染因素 预防措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病变之一,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20~200ug/min或尿白蛋白为30~300mg/24h。由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尚未出现严重的病理结构改变,所以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恢复为正常白蛋白尿。早期的积极治疗是有效延缓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措施。中医认为蛋白是人体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泻。《素问》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诸病源候论》中有“劳伤肾虚,不能藏于精,故因小便而精微出也”。脾升清、肾藏精,清气不升、肾不藏精,则精微下漏,统摄精微物质的关键在脾、肾两脏。糖尿病肾病早期,主要病机特点为“脾气虚弱,不能升清及运化精微;肾气亏虚,精微不固”。脾肾两虚是蛋白尿产生的主要病因,因此治本应以益肾健脾立法。基于此,对早期DN予健脾益肾治疗。结果显示,肾丸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调节血糖、血脂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说明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确切疗效。

  • 标签: 强肾丸 早期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我的导师于志教授根据从医三十余年的研究,认为糖尿病与肝的关系密切,病机为肝失疏泄,肝郁化火,影响肺、胃、肾而产生三消,治疗上提出“从肝论治”,根据症型分为四型,分别治疗,取得很好疗效,为大家开拓思路。

  • 标签: 于志强从肝论治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与有效性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对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常见症状以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为主,行胃镜检查可确诊,给予西沙比利、铝碳酸镁片、吗丁啉治疗进行4周的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对胆汁性反流性胃炎实施诊断时,临床上应该将症状观察与临床检查结合在一起,确诊后,给予以减轻反流损害、对胃肠动力进行改善为主的治疗。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回顾分析所选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分析并总结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76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0.48%,8例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占比为9.5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0.3±2.6)小时,平均住院时间(8.4±2.8)天,平均下床活动时间(9.3±1.3)天;共17例发生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0.24%。结论临床治疗阑尾炎疾病可考虑将开腹手术作为首选方案,此治疗方式可明显提升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开腹手术 阑尾炎 保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骨窗开颅在高血压脑出血里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8年7月我科收78例经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用多田公式法计算血肿体积,这组血肿清除达85%以上者62例,70%~85%者16例,术后死亡8例,死亡率达10.3%,70例患者术后存活。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7.5月(3~96月)。按平常生活能力(ADL)分级别统计1级12例,2级30例,3级20例,4级10例,5级6例。ADL1~3级者占79.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溢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蓝光与脉冲光联合治疗痤疮的具体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到2017年12月我科门诊就诊的50例痤疮的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联合组和脉冲光组,联合组患者应用红蓝光与脉冲光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脉冲光组单纯使用脉冲光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具体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的GAGS评分下降明显,略低于脉冲光组;治疗5周以后,联合组患者的GAGS评分下降迅速,明显低于脉冲光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脉冲光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脉冲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痤疮的青年患者,应用红蓝光与脉冲光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信心,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红蓝光 强脉冲光 痤疮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