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与肝肾关系密切。脾主运化,喜湿恶燥,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病理因素与湿邪关系密切。脾气虚的泄泻与肾阳虚的泄泻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通过两个典型病案的对比,希望可以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起到鉴别作用。

  • 标签: 腹泻 脾气虚 肾阳虚 温肾健脾 固肠止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变形杆菌对临床的常用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用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氧氟沙星12.2%,左氧氟沙星7.9%,亚胺培南7.2%,头孢哌酮/舒巴坦7.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结论变形杆菌的临床感染率在逐年增加,特别是泌尿系统的感染增加比较明显,并且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含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较低,是治疗普通变形杆菌的首选药物。

  • 标签: 普通变形杆菌 耐药率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E.coli(大肠埃希氏菌),K.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氏菌)和E.cloacae(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酶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资料。方法采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筛出可疑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再用双纸片增效试验为ESBLs的确正试验。结果三种菌426,共检出产ESBLs的菌株122,总检出率为28.6%,其中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18.6%,肺炎克雷伯氏菌35.8%,阴沟肠杆菌12.1%。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6%呈现最敏感,依次为舒普深14.8%,头孢吡肟21.3%,安美汀24.6%。产ESBLs的菌株对除碳青酶烯类之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其中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质粒介导细菌一旦产生此酶,临床上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类(1-3代)和单环类抗生素耐药。

  • 标签: 肠杆菌科细菌 ESBLs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淋病奈瑟菌流行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防治淋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20淋球奈瑟菌临床分离均使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并观察比较对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淋球奈瑟菌敏感性比较高的药物有阿奇霉素(敏感率为100.0%)、红霉素(敏感率为98.3%)、罗红霉素(敏感率为98.3%)、壮观霉素(敏感率为95.8%)和头孢曲松(敏感率为94.2%);耐药性较高的药物有,头孢唑啉钠(耐药率8.3%)和交沙霉素(耐药率8.3%)。结论淋病奈瑟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阿奇霉素及红霉素、罗红霉素,这些可以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淋病奈瑟菌同时对头孢唑啉钠及交沙霉素的耐药性也比较高,但临床上用于治疗淋病的效果较差。

  • 标签: 淋病奈瑟菌 抗菌药物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丙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应用。方法本研究46例患儿分为三组,给予不同剂量的丙酚进行诱导,2.5mg/kg10例,3.0mg/kg24例,3.5mg/kg12例,30~40s注入,为预防注射部位疼痛,200mg丙酚溶液中加入利多卡因20mg。待患儿意识消失后,用1%地卡因咽喉部喷雾表面麻醉,然后置入支气管镜。采用喷射呼吸机,经支气管镜插孔喷射给氧,驱动压0.2mPa,频率100~160次/分。置入支气管镜时出现呛咳反射或肢体抽动追加丙酚1.0~1.5mg/kg。麻醉诱导后每隔5min重复给予丙酚0.5~0.8mg/kg,静脉推注维持麻醉。麻醉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同时观察麻醉效果。结果本研究患儿采用丙酚诱导剂量为2.5mg时需追加药物明显增多。3.0~3.5mg/kg丙酚诱导看到满意效果。结论小儿器官异物取出术丙酚诱导剂量以3.0~3.5mg/kg较适宜。

  • 标签: 不同剂量异丙酚 小儿器官异物取出术 3.0~3.5 mg/kg诱导效果满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及菌种鉴定。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的方法进行中段尿的分离培养与菌落计数。以商品化Vitek2细菌鉴定系统、德灵Autoscan-4阳性菌PC20复合鉴定板、APIStaph、APICoryn鉴定试条、K-B法药敏实验、以及细菌的16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基因测序分析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结果该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累计9次均分离到一种革兰阳性球菌,菌落计数均>5万cfu/ml,其血平板不溶血,触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均阳性,硝酸盐还原、明胶液化、葡萄糖发酵、麦芽糖发酵、蔗糖发酵等阴性,药敏分析显示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耐药,但采用APIStaph、Autoscan-4PC20、Vitek2GP67鉴定卡均无法鉴定。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与解脲棒杆菌模式菌种的相似度为100%,可鉴定为解脲棒杆菌,其脂质需求实验阳性,生化特征及耐药性亦符合解脲棒杆菌的特征,但其球状的菌体形态与典型解脲棒杆菌的“栅栏状排列”小杆菌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该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可能为解脲棒杆菌的一个新的变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痛人流术中苏太尼复合丙酚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无痛人流手术的120例(2010年5月~2012年5月)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F组给予苏太尼(1.5ug/kg)复合丙酚(1.5mg/kg);Y组给予丙酚(2mg/kg),均静脉给药,每组60例。结果F组麻醉效果优于Y组,镇痛镇静效果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流术采用苏太尼复合丙酚可以明显达到镇痛镇静的麻醉效果,并且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减少,克服了两种药物单独使用的不良反应,是无痛人流手术中有效的药物。

  • 标签: 苏太尼 异丙酚 无痛人流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的丙酚在胃肠手术静脉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胃肠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国产丙酚静脉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进口丙酚静脉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诱导时间、药量及并发症,对患者肝、肾功能影响及对血流动力学和氧饱和度的影响。结果两组在麻醉诱导时间、药量及并发症方面都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对患者肝、肾功能影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血流动力学和氧饱和度的影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国产丙酚麻醉诱导迅速,药物无肝、肾功能损害,能够有效控制气管插管时血压、心率的上升,与进口丙酚比较无明显差异,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 标签: 国产异丙酚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传统中药材钩藤中的有效成分钩藤碱和钩藤碱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快速分离3.5µm柱,甲醇超声法提取钩藤药材,在流速0.4mL/min,柱温为25℃,检验波长为245nm的条件下对对照品和样品进行测试。结果甲醇超声法提取效果良好,钩藤有效成分钩藤碱和钩藤碱在24h内可保持稳定,含量测定样品和对照品差异小。结论采用甲醇超声法提取钩藤碱钩藤碱效果良好,该法测定二者含量可行可用于钩藤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钩藤碱 异钩藤碱 甲醇超声法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丙嗪治疗眩晕综合征疗效。方法随机取我院眩晕综合征病人120例,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入院后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补液对症支持处理,治疗组加用丙嗪;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5%,X2=11.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联合丙嗪治疗眩晕综合征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眩晕 醒脑静 异丙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的梧桐效果与观察护理。方法将我院妇科门诊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共210例丙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观察与护理总结。结论丙酚静脉麻醉下行人流手术,操作简单,起效快,苏醒也迅速,对于一些惧怕手术,心理素质差,不能配合手术者尤其适合,其镇痛效果接近100%,并且降低了人流综合症的发生,通过护士的精心护理,术前准备、术中观察和术后的观察与健康指导,缓解了术中不良反应的出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异丙酚静脉麻醉 人工流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丙酚与芬太尼联合对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44例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受术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2例。分别采用丙酚和丙酚与芬太尼联合进行麻醉。结果B组受术者在使用麻醉药物后所达到的效果明显优于A组受术者;该组受术者在麻醉后的手术过程中的生理指标波动幅度明显小于A组受术者;该组受术者麻醉过程中的丙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受术者;该组受术者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早于A组受术者;两组受术者术中术后没有出现麻醉产生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丙酚与芬太尼联合对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异丙酚 芬太尼 无痛人流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比较,研究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对照组10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甘草酸镁注射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2周、4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各项疗效评价指标(ALT、AST、TBil)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镁注射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有效快速降低患者ALT、AST、TBil水平,有利于患者肝功能的较快恢复,甘草酸镁注射剂有效性,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异苷草酸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A酸胶丸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口服维A酸胶丸10mg,每日2次;外用克痤隐酮凝胶,每日2次。对照组56例口服维A酸胶丸10mg,每日2次。2组均治疗6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7%,对照组6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A酸胶丸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高、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异维A酸胶丸 克痤隐酮凝胶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110例需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2.0μg/kg和丙酚1.0—1.5μg/kg;对照组常规口服2%利多卡因胶浆10ml进行咽部表面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咽痛、恶心、呕吐、躁动等不适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检查中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并较检查前平稳(P<0.05);对照组检查中较检查前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患者实施胃镜检查时,进行丙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易接受的检查方法。

  • 标签: 异丙酚 芬太尼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烟酸-巴比妥酸光度法测氰化物方法。方法在弱酸性条件下,样品中的氰化物与氟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烟酸作用,经水解后生成戊烯二醛,最后与巴比妥酸缩合成紫蓝色染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色度与氰化物的含量成正比,在600nm波长处进行光度测定。结果改进后的方法在氰化物含量为0.1~2.O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A=0.278Mcw-(ug)-0.005,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0.045ug,平行实验RSD为1.06%~5.12%。加标回收率为95.9%~l0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用于实际样本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异烟酸-巴比妥酸光度法 氰化物 吸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基于菲克定律计算吸入麻醉药血药浓度的方法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选择17例平衡麻醉腹部手术患者,在吸入氟醚20min、40min、60min、80min时,抽取中心静脉血,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其氟醚浓度,并记录同时点吸入、呼出气氟醚浓度(CI、CET),分别利用wai氏公式及自行改良公式计算静脉血药浓度,与实测血药浓度相比较,计算相关系数(r)、偏离性(MDPE)、精确性(MDAPE)、摆动度(MDADPE)并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为0.90,偏离性MDPE′=5.37%,精确度MDAPE′=16.02%,摆动度MDADPE′=15.86%,与wai氏公式的结果,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利用改良公式根据CI、CET可以较好的估算静脉血药浓度。

  • 标签: 麻醉 吸入 异氟醚 血药浓度 Fick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