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与肝肾关系密切。脾主运化,喜湿恶燥,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病理因素与湿邪关系密切。脾气虚的泄泻与肾阳虚的泄泻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通过两个典型病案的对比,希望可以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起到鉴别作用。

  • 标签: 腹泻 脾气虚 肾阳虚 温肾健脾 固肠止泻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总结了导师张良英教授在从事妇科临床50余年灵活应用中医同病(症)治,病同治之法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游刃有余,灵活多变,疗效卓著。经多年经验总结,临床验证,疗效确切。

  • 标签: 张良英教授 同病(症)异治 异病同治 经验举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磺胺恶唑的使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为短效磺胺药。对非产酶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白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具有抗菌作用。但近年来细菌对本品的耐药性极高,尤其是链球菌属、奈瑟菌属以及肠杆菌科细菌。

  • 标签: 磺胺异恶唑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的A.Baumannii的耐药情况。方法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分离出的37鲍曼不动杆菌进行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37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有10对21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占27.03%,仅有2对所有药物敏感,占5.41%。35发生了多重耐药,比例为94.59%。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0%,有16菌株对IMP耐药,其耐药率为44.4%。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在本研究中已经呈现出对多种抗菌药物的高比例耐药,甚至出现多个“全耐药”菌株。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丹东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0日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433,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药敏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检测采用纸片确证试验。结果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和尿液标本。科室分布以干诊病房、呼吸内科、泌尿内科、ICU最为常见。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为21.2%,该菌株对亚胺培南(太能)和美罗培南较敏感,对头孢他啶/棒酸、头孢噻肟/棒酸100%耐药,对其他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341ESBLs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低,与92ESBLs阳性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本院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严重,应加强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发生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和监测,预防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流行。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医院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变形杆菌对临床的常用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用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氧氟沙星12.2%,左氧氟沙星7.9%,亚胺培南7.2%,头孢哌酮/舒巴坦7.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结论变形杆菌的临床感染率在逐年增加,特别是泌尿系统的感染增加比较明显,并且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含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较低,是治疗普通变形杆菌的首选药物。

  • 标签: 普通变形杆菌 耐药率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分离的120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分离培养的120葡萄球菌,并用VITEK-32及血浆凝固酶进行菌种表型确证。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G、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苯唑西林、呋喃妥因、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利福平、头孢比肟、利奈唑胺的抑菌圈直径,判断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临床分离的120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2,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8,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点78,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47。药敏实验显示葡萄的耐药性较高,还没有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菌株。结论葡萄球菌的耐药率严重,特别是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耐药率很高,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及时发现感染菌株,检测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S.mutans)荧光素酶(luc)基因报告构建方法,拟为探讨抗菌剂对多菌种生物膜中S.mutans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将S.mutansUA159乳酸脱氢酶(ldh)基因及其上游部分约1100000片段克隆至自杀质粒pFW5-luc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质粒.并经酶切和测序证实。采用自然转化的方法,实现重组自杀质粒和S.mutansUA159同源序列的单次交换。结果经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分析,筛选出具有报告活性的S.mutansldh-luc基因荧光报告。结论成功构建了S.mutansldh-luc基因荧光报告

  • 标签: 变形链球菌 荧光素酶 同源重组 ldh—luc荧光报告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特别是对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分析。方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进行系统检验,用西门子公司Microscan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将细菌鉴定到种。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标准,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中心推荐的WHONETS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得出结果。结果本院6年内共分出鲍曼不动杆菌数为722。主要分布在痰(84.1%)、伤口分泌物(5.0%)、尿(中段尿)(3.5%)、血(1.5%)等标本中,其中从呼吸道感染患者痰中分离的鲍曼不动占第一位。抗菌药物方面,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但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显示高水平耐药。同时,发现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26例,这些都需要引起临床及检验人员的注意。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已扩大化,且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出现高水平耐药,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也在逐年增加,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谨慎选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 标签: 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合理用药
  • 简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主要是难治性咳嗽,夜间加重,持续时间长,患者多在院外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并使用抗生素治疗。2008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CVA患者52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慢性咳嗽 诊治 变性 急性支气管炎 难治性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主要病原菌的流行病分布和耐药模式,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合理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元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1793病原菌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1793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细菌642,占35.81%,革兰氏阴性细菌1151,占64.19%。结论分离出的病原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征,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6.1—2012.5.31送检的标本中检出的138例大肠埃希氏菌。结果ECO对亚安培南100%敏感,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15%),对其余常见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均大于55%。

  • 标签: 大肠埃希氏菌 病原菌 耐药率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的效果。方法60例要求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丙酚组(P组);丙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观察两组的的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结果F组麻醉效果优于P组,苏醒时间较P组显著缩短(P.<0.05),丙酸用量较P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时,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解醉优于单纯丙酚麻醉。

  • 标签: 异丙酚 芬太尼 胃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肝癌耐药细胞,并观察耐药细胞癌干细胞的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阿霉素(ADM)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耐药BEL-7404人肝癌细胞,并对亲代与耐药肝癌细胞进行癌细胞基本特性、癌于细胞相关细胞学特性进行检测,用计数法检测癌细胞生长曲线、倍增时间与MTT法测耐药倍数;单个细胞成培养、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球囊”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耐药BEL-7404人肝癌细胞与亲本细胞相似,呈上皮样生长方式,但其中梭状细胞略多,耐药倍数为292倍;生长曲线表明其增殖速度明显低于亲本BEL-7404人肝癌细胞,且倍增时间增加;耐药BEL-7404肝癌细胞克隆形成率、“球囊”细胞形成率均明显低于其亲本BEL-7404人肝癌细胞。结论低浓度阿霉素持续增量法可诱导形成耐药肝癌细胞,但耐药肝癌细胞的癌干细胞特征并不明显。

  • 标签: 肝肿瘤 耐药性 癌干细胞 耐药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2010-2012年期间,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的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用k-B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鉴定鲍曼不动杆菌674,其中源于呼吸道的标本居首位;耐药率最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尤其是ICU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极易变异而形成多重耐药。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出现,提示临床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标。病房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阻隔各种可能的传播媒介,避免鲍曼不动杆菌的交叉感染。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方法细菌鉴定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应用M-H培养基,以K-B纸片法进行11种抗菌药物的监测,结果判读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NCCLS)制定指南进行试验质量控制。结果所分离的144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主要分布科室内科明显大于外科,呼吸科居多,占到69%。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30%的抗生素有头孢曲松(CRO)亚胺培南(IPM),对妥布霉素(TOB)氨曲南(ATM)的耐药率高达53.8%和64.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临床用药要严格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反硝化无色杆菌属产碱菌属,是一群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在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中称为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反硝化亚种,它属于不分解糖的产碱杆菌。引起感染的产碱菌属中,较多见的是粪产碱杆菌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而反硝化无色杆菌比较少见。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介入性医疗操作的开展,该菌在临床标本中的检出逐渐增加。作者从手指损伤患者的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分离出1反硝氏无色杆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反硝化无色杆菌 伤口分泌物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