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开放病房规范化培训护士形成心理压力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匿名开放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精神科开放病房规范化培训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根源进行了解,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精神科专业性高,工作安全隐患多,护患沟通技能要求高等多方面。结论针对精神科开放病房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便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稿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 规范化培训护士 心理压力 分析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微创内固定术与开放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开放固定术治疗,实验组实施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开放固定术,能更好地促使患者各项指标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微创内固定术 开放式固定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相关手术指标。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手术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效果更好,且能显著降低手术出血量,减少术后疼痛,患者术后恢复更快。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疝修补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治疗效果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78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依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的39例患者设为治疗组,将采取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的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就两种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恢复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7%)低于对照组(35.9%),两组各项对应指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比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效果显著。

  • 标签: 成人腹股沟疝 腹腔镜疝修补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面封闭负压引流及护理在预防开放性骨折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支架固定+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创面封闭负压引流及护理,对比两组感染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面封闭负压引流及护理用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可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封闭式负压引流 护理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构麻醉门诊评估模式对日间手术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方法围绕日间手术流程和管理的信息化改造,在麻醉门诊实施结构化的术前评估模式。结果围手术期实现病人评估信息全过程、无缝呈现。结论结构麻醉门诊评估模式在日间手术信息化管理中的运用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运作效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麻醉门诊 术前评估 信息化 日间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前额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前额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30例前额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病历资料、影像资料进行讨论分析,之后手术检查颅内具体情况。经过检查发现颅内有不同程度的硬膜破损、颅底骨骨折和颅内血肿等情况,通过自体局部设计对患者的颅内损伤部位进行修补重建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1。结果手术后患者脑脊液没有漏液情况,颅内无感染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前额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在对颅脑彻底清创的基础上进行带蒂自体额颞肌筋膜骨膜瓣修复治疗,术后恢复较好,无感染并发症现象,手术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前额颅底 开放性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226例开放性骨折手术且术后发生细菌感染的患者资料。本组患者均于清创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采集细菌培养标本。调查本组患者不同骨折部位的感染情况分布情况,以及本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⑴本组不同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有所差异,其中以胫腓骨、股骨与足部骨折最为常见。⑵本组中革兰氏阳性菌占31.01%,革兰氏阴性菌占58.54%,其他11.15%。主要致病细菌前3种为铜绿假单胞菌27.18%、粪肠球菌D群24.04%、鲍氏不动杆菌17.07%。结论开放性骨折手术后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医务人员应重点加强对创口病原菌的培养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的就医质量。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手术患者 细菌感染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接受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成人腹股沟疝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李金斯坦腹股沟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经腹腔镜腹膜前间隙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即TAPP术)。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术后明显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减少用药费用和并发症治疗费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放手术 成人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经我院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并留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不同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组80例采取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80例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常规组好,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常规组的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微创手术,能够极大的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 乳腺良性肿瘤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急性阑尾炎病人接受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们医院所收诊的急性阑尾炎病人资料100例,所选100例急性阑尾炎病人通过奇偶法加以分组,其中50例急性阑尾炎病人接受开放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余50例急性阑尾炎病人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急性阑尾炎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急性阑尾炎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显著。结论临床中针对急性阑尾炎病人,为其提供腹腔镜治疗效果优于开放手术。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 开放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骨联合异体骨开放植骨治疗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64例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分期清创植骨治疗;与实验组32例,采用一期开放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1%),差异显著(P<0.O5)。结论对于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一期开放植骨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分期清创植骨治疗。

  • 标签: 自体骨 异体骨 开放植骨 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性直肠癌根治术(Dixon)在直肠癌患者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北流市人民医院120例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开放性直肠癌根治术(开放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8(13.3%)vs.10(16.7%);吻合口漏为2(3.3%)vs.4(6.7%);肺部感染为3(5%)vs.4(6.7%);尿潴留为4(6.7%)vs.4(6.7%);肠梗阻为3(5%)vs.2(3.3%);切口感染为0(0)vs.1(1.7%);腹腔内感染为1(1.7%)vs.1(1.7%);泌尿系统感染为0(0)vs.2(3.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1(1.7%)vs.0(0);输尿管损伤为0(0)vs.1(1.7%);造口并发症为2(3.3%)vs.3(5%);切口愈合不良为1(1.7%)vs.1(1.7%)。在本研究中,腹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术后总并发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放性直肠癌根治术(Dixon)在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方面相当,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直肠癌 根治术 腹腔镜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妇科良性肿瘤治疗中妇科阴、腹腔镜、腹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接诊子宫肌瘤患者共80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术的选择将其分为妇科阴组28例、腹腔镜组31例、腹手术组21例。各组均根据术选择接受治疗,对比组间术后并发症及术中失血量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三组患者均治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阴和腹手术(P<0.05)。结论妇科良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妇科阴、腹腔镜及腹手术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而腹腔镜手术所具有的安全性更高,但应在诊疗中结合患者实际选择合理手术方案。

  • 标签: 妇科阴式 腹腔镜 腹式手术 妇科良性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早期膀胱癌应用经尿道电切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对我院34例早期膀胱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开放手术,研究组进行经尿道电切术。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早期膀胱癌患者应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膀胱癌 开放手术 经尿道电切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早期膀胱癌应用经尿道电切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对我院34例早期膀胱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开放手术,研究组进行经尿道电切术。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早期膀胱癌患者应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膀胱癌 开放手术 经尿道电切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对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共8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Caldwell-Luc手术,实验组在鼻内窥镜下实施鼻窦开放术,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4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真菌性鼻窦炎治疗中,可采取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鼻窦开放术 鼻内窥镜 真菌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颈息肉采用传统手术与宫腔镜下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宫颈息肉患者,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对比组50例患者予以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50例患者予以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94%,高于对比组的78%,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32.61±2.35)ml,少于对比组的(48.29±2.04)ml,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4%、6%,低于对比组患者的20%、28%,差异显著(P<0.05)。结论传统手术与宫腔镜下切除术对宫颈息肉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宫腔镜下切除术的总体效果与安全性更显著。

  • 标签: 宫腔镜下切除术 宫颈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30例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为男性,30例患者均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结果在手术之后对患者随访10~20个月,患者的整体愈合率达到93.33%,在后期2次的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而且结痂的部位也生长较好。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固定患者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快速愈合,也有效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组合式外固定架 开放性 粉碎性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糖止血修复生物胶液用于四肢开放性外伤伤口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2月在我科进行四肢开放性手术的患者66例,男41例,女25例,均合并不同程度肌腱或肌腹损伤,其中合并开放性骨折31例,神经血管损伤18例。随机分成两组,术中进行肌腱或肌腹修复,开放性骨折临时克氏针或外固定架固定,合并神经血管损伤者予显微吻合损伤神经血管。试验组33例,经术中清创修复后予多糖止血修复生物胶液冲洗、浸泡创面;对照组33例,术中予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比较两组术后创面愈合,伤口引流及术后肌腱粘连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术后引流量及肌腱粘连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糖止血修复生物胶液应用于四肢开放性外伤伤口处理,可有效清洁创面,减少术后伤口引流渗出,降低术后肌腱粘连发生率。

  • 标签: 开放性伤口 多糖止血修复生物胶液 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