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阴式、腹腔镜、腹式手术治疗妇科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0
/ 2

妇科阴式、腹腔镜、腹式手术治疗妇科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白静雯王齐尔曾燕(通讯作者)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妇科良性肿瘤治疗中妇科阴式、腹腔镜、腹式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接诊子宫肌瘤患者共80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术式的选择将其分为妇科阴式组28例、腹腔镜组31例、腹式手术组21例。各组均根据术式选择接受治疗,对比组间术后并发症及术中失血量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三组患者均治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阴式和腹式手术(P<0.05)。结论:妇科良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妇科阴式、腹腔镜及腹式手术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而腹腔镜手术所具有的安全性更高,但应在诊疗中结合患者实际选择合理手术方案。

【关键词】妇科阴式;腹腔镜;腹式手术;妇科良性肿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076-02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诊疗中常见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发病后可合并子宫出血、下腹肿块及压迫性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生殖健康具有较大影响,故应在确诊后通过治疗,缓解病情。目前,随着子宫肌瘤术式的不断发展,妇科阴式、腹腔镜及腹式手术在临床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率,但对于三类手术所具有的临床效果仍存在一定争议。因此,为对比分析妇科良性肿瘤治疗中妇科阴式、腹腔镜、腹式手术治疗效果,特开展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9月-2018年12月接诊子宫肌瘤患者共80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术式的选择将其分为妇科阴式组28例、腹腔镜组31例、腹式手术组21例。三组患者年龄范围为32~51岁,平均年龄(41.53±4.28)岁;病程4~7个月,平均(5.52±2.36)个月。对比3组一般资料,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可比。

纳入标准:患者经彩超及宫腔镜检查后均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知悉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者;排除合并手术禁忌症者。

1.2方法

患者术前48h内需采用碘伏溶液冲洗阴道杀菌、术前8h禁食禁饮,清洁肠道,行常规术前备皮。

妇科阴式:术前排空膀胱,经消毒铺巾后,取截石位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经金属导尿管探明膀胱位置后,牵引宫颈,其后根据子宫肌瘤超声检查位置打开患者膀胱,于折返腹膜肌注6单位垂体素,逐层切开子宫浆膜,直至暴露子宫肌瘤,并实施钝性剥离,其后是用可吸收线缝合瘤腔,止血后,关闭腹膜及阴道。

腹腔镜: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接受治疗,并适当垫高下肢,经消毒铺巾全麻后施术。先于距脐下缘3cm处作观察孔,上提腹壁后,穿刺套管针建立气腹。其后分别于脐中线两侧5cm处作操作孔,分别置入抓钳实施治疗。其后经阴道置入举宫器,经腹腔镜辅助于子宫肌瘤基底部肌注6单位垂体素,切开子宫浆膜层后对子宫肌瘤进行钳夹牵引,并实施剥除、旋切去除,剥除后取电凝刀关闭瘤腔,经电刀止血后,撤气腹,关闭切口。

腹式手术:患者取仰卧位接受治疗,经消毒铺巾、腰硬联合麻醉后,于患者下腹耻骨上缘3cm处作切口,探查子宫肌瘤情况,其后于子宫肌瘤明显突触部位基底部注射6单位垂体素,子宫底部肌瘤行横向切口钝性剥除,前后壁肌瘤行纵向切口钝性剥除,其后取可吸收线缝合瘤腔、止血后清理盆腔、关腹,术毕[1-2]。

1.3观察指标

对比组间术后并发症及术中失血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中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组间对比分别采用卡方和t检验。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三组患者均治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显著较少(P<0.05)。见表。

3.讨论

目前,临床中对于妇科良性肿瘤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根治方式治疗,经手术后患者症状可得有效治疗改善,且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已经从单一开腹手术发展至小切口手术及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均得到了有效提升,并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率。

研究结果表明:经治疗后,三组患者均治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虽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且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明显较少,P<0.05。分析原因:开腹手术的实施,由于手术切口较大,治疗术野受限较大,故术中患者切口易在长时间暴露中出现感染,且对盆腔内组织损伤较大,医源性损伤风险较高,故治疗局限相对较大;妇科阴式手术的实施,具有无创、术后疼痛体感轻微等优势,故患者术中医源性损伤风险较低,但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对医生施术水平要求较高,且手术禁忌症类型较多,故在临床推广方面局限较大;腹腔镜手术的实施,具有微创、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且可在术中经腹腔镜辅助有效扩充术野,确保治疗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但需在睡前明确患者施术条件,进一步确保手术安全性[3]。

综上所述,妇科良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妇科阴式、腹腔镜及腹式手术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而腹腔镜手术所具有的安全性更高,但应在诊疗中结合患者实际选择合理手术方案。

【参考文献】

[1]徐璞,马洁桦,张蕾.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效果及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4):110-113.

[2]马海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比较[J].医疗装备,2017,30(16):14-15.

[3]谢秋云.三种治疗妇科良性肿瘤手术方式的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4):8-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