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实验诊断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实验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医学生从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以及临床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仍存在教学方法刻板陈旧、教学内容枯燥单一以及师资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针对此现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提升教学质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融汇贯通不同学科知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学人员充分掌握教学所需背景知识,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通过一系列教改方案的实施,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实现了高质量培养医学人才的教改目的。

  • 标签: 实验诊断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培养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是医学院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体的实践环节,教师应该利用案例分析法,传授学生更多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应该选择合适案例,从多个方面阐述新的观点,启发其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还应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

  • 标签: 医学生物化学 课堂教学 案例分析法 实践应用 探索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案例式立体教学法的作用。方法以实施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期间的麻醉医生作为观察组,以采用常规方法教学期间的麻醉医生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案例诊断技能(92.58±0.36)分、麻醉方式选择(94.52±0.51)分、麻醉剂量控制(98.56±1.33)分、麻醉风险预防(97.01±0.19)分、趣味性评分(96.58±1.75)分、参与度(97.88±1.88)分、学习效率(94.32±0.87)分、能力提升(91.59±1.59)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应用到麻醉医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提高麻醉医生的参与度及学习效率,对其个人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麻醉临床实践能力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 趣味性 参与度 学习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多元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1—12月93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将2017年1—12月17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均应用同一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师等,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接受“多元一体化”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眼科临床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元一体化”护理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促进专科操作及基础理论成绩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使满意度提高。

  • 标签: 眼科临床护理教学 多元一体化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学院校实习医生在泌尿外科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主要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开展时间2018年4月-2019年4月,实习医生数208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4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教学周期完成后,比较两组实习医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结果理论知识成绩上,观察组(96.5±2.4)分比对照组(81.3±1.7)分高,差异显著(P<0.05)。实践操作成绩上,观察组(95.2±3.6)分比对照组(80.9±2.1)分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学院校实习医生,在泌尿外科教学中,可采用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提升,都有更大帮助。

  • 标签: 医学院校 实习医生 泌尿外科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医师定期考核可有效促进医师临床学习积极性,为评定医师职业等级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医师考核机制处于探索阶段,临床应用开展无充分的经验支持,应于实践探索中不断摸索最佳适配的考核机制。当前阶段我国医师考核需要完善的体系方案进行支持,使得临床考核内容制定更加合理、科学,利于促进基础医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

  • 标签: 医师定期考核 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医患关系现状以及对职工身心状态分析,自2016年—2018年来,医院相继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式文化实践活动,让医、患、媒、医二代们在体验实践中,角色互换,换位思考,建立一个彼此相互理解的平台,获得较好社会成效。

  • 标签: 医务人员 医患关系 体验式文化
  • 简介:摘要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发病占到恶性肿瘤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皮肤多发,然后是眼部,第三位是肛门和直肠部位。近些年,恶性黑色素瘤病发率明显增加,这是由于患者对其不够重视,对恶性黑色素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导致患者只是因为一颗“小黑痣”而失去性命。所以在发现“小黑痣”时重视他,并做到立刻就医且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科2018年1-12月,收治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6例,经过治疗与护理,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自身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更加关注,这些变化促发了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多的要求,护理工作涉及到的领域也发生了纵深变化。如何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高等护理人才已成为我们研究的新课题,为此我校从护理专业设立之初即提出了以岗位人才需求为导向,以“重人文、强技能”为专业特色,构建“一贯穿、两对接、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美国学历资格轮廓(DQP)的课程体系,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护理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现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专业特色突出,学生的社会满意度高,为特色护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 标签: 高职院校 特色 护理专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6S”管理在医院现场管理中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全院37个科室开展“6S”管理活动,对实施“6S”管理模式前、后3个月护理综合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6S管理后,护理综合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改善。结论医院实施“6S”管理模式,不仅改善了医院环境和物品仪器管理,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综合满意度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管理模式提供医院高效现场管理思路,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ldquo 6S&rdquo 管理 医院 现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252例急诊输液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成两组各1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输液风险事件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给药错误、静脉炎、反复穿刺发生率(1.59%、0.79%、2.38%)显著低于对照组(7.94%、6.40%、11.1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41%)显著高于对照组(91.27%)(P<0.05)。结论对急诊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诊 输液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共同决策型分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分级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医护共同决策型分级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模式下医护对护理分级相关内容的知晓率和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培训前后护士对护理分级相关内容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医生(P<0.05),共同决策型分级护理培训有助于提升医护对护理分级相关内容的知晓率(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6.81±3.24)分、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符合率为96.25%、患者满意度为98.75%,高于对照组的(89.64±5.21)分、62.50%和88.75%(P<0.05)。结论医护共同决策型分级护理模式的实施与构建可以提升医护对护理分级相关内容的知晓率,更加准确的界定患者的护理级别,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分级护理 医护共同决策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永久性膀胱造瘘出院患者健康管理实践。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时间内收治的86例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随机分为健康管理护理组和常规临床护理组,两组分别使用健康管理实践、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后自我健康管理评分以及出院后4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管理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自我健康管理评分均优于常规临床护理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实践不仅能够有效保障膀胱造瘘患者出院后的舒适感,避免并发症出现,而且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永久性膀胱造瘘 出院患者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通过针对医院移交转型进程中构建文化管理体系的背景分析,从廉政、惠民、团队、制度、干部等方面,结合文化理念的确立、文化载体的创新、文化治理的推进和治理成效方面进行实践和总结,提出了文化管理对基层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构建基层医院文化管理体系进行思考与讨论。

  • 标签: 县级公立医院 转型 文化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勤疗养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特勤疗养中心疗养的疗养官兵1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0例患者,分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疗养官兵护理前的各项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均与对照组相当(P>0.05);但护理后,其各项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观察组疗养官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养官兵护理满意度97.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9%(P<0.05)。结论特勤疗养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疗养官兵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促使疗养官兵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特勤疗养中心 优质护理服务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规范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SOP),提高动脉血气采集工作的规范性、正确性。方法运用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评价系统,对比动脉血气标本采集SOP实施前、后的桡动脉穿刺Allen实验实施率、动脉穿刺一针成功率、穿刺采血后按压时间、并发症(淤青、出血)发生率;消毒待干时间、封闭标本正确率、标本合格率。结果动脉血气标本采集SOP实施后,穿刺桡动脉Allen实验实施率、动脉穿刺一针穿刺成功率、消毒待干时间、穿刺采血后按压时间、封闭样本正确率、显著高于实施SOP前;样本合格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穿刺采血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实施SOP前(P<0.05)。结论动脉血气采集标准操作程序的实施,提高了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准确性,为医疗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SWOT分析是西方企业最常用的一种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它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安德鲁斯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后被广泛应用,成为战略选择工具之一。它在通过分析环境而发现机会和威胁的同时,分析组织资源,识别自身优势和劣势,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SWOT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4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优势是指机构具备的优于竞争者的能力和资源;机会是指环境中出现的有利于机构生存和发展的趋势(变化或潜在需求);劣势是指机构具有弱于竞争者的能力和资源。

  • 标签: SWOT分析 健康自测设备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伤口造口小组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在我院的实践经验,分析其效果。方法成立造口伤口皮肤护理管理小组,确定小组成员职责,全程参与压疮患者和压疮高危患者的管理。比较建组前后1年内各项指标。结果建组后,我院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院外带入Ⅲ期压疮治愈率及压疮高危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5);病房联络员对压疮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皮肤护理管理中引入伤口造口小组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的造口伤口护理知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全院皮肤管理的护理质量。

  • 标签: 皮肤护理 管理 伤口造口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瘫高危儿护理中的实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共同收治的68例脑瘫高危儿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分别将68例儿童患者随机进行分配,其中对照组(n=34例)、研究组(n=34例),其中研究组给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中的身高、体重、头围、体格发育等重要指标。结果经过干预护理1年后发现,研究组中34例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瘫高危儿患者施以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智力水平,而且也能够进一步的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

  • 标签: 脑瘫高危儿 康复护理 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