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流食管炎与房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方法对36例经胃镜确诊的反流食管炎患者作为GERD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统计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相比较,分析反流食管炎与房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结果36例反流食管炎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房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44.44%与10.00%,差异显著(P<0.05);GERD组中房性早搏、短阵房速或房颤的发生率分别为44.44%、27.78%及5.56%。反流食管炎的病程时限与房心律失常发生数呈显著正相关(r=0.6721,P<0.05)。结论反流食管炎病史与房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反流食管炎病史年限越长,出现房心律失常的几率越高,提示返流性食管炎可能是导致房心律失常的因素之一。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房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流食管炎与房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方法对36例经胃镜确诊的反流食管炎患者作为GERD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统计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相比较,分析反流食管炎与房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结果36例反流食管炎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房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44.44%与10.00%,差异显著(P<0.05);GERD组中房性早搏、短阵房速或房颤的发生率分别为44.44%、27.78%及5.56%。反流食管炎的病程时限与房心律失常发生数呈显著正相关(r=0.6721,P<0.05)。结论反流食管炎病史与房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反流食管炎病史年限越长,出现房心律失常的几率越高,提示返流性食管炎可能是导致房心律失常的因素之一。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房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肩周炎患者接受推拿治疗的安全及有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肩周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研究组给予推拿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95.49%)优于对照组(7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58,P<0.05)。结论在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推拿方式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运动功能,缓解肩关节疼痛情况,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推拿 肩周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中开展针对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外伤肋骨骨折患者68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34例)以及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有效的针对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疼痛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分数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的外伤肋骨骨折患者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针对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有效护理 针对性护理 外伤性肋骨骨折 VAS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排便障碍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功能排便障碍便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乳果糖15ml,2次/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治疗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治疗满意度位86.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法治疗功能排便障碍便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排便效果,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功能性排便障碍性便秘 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血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于我院初次诊断的ITP患儿,血小板计数均小于等于20×109/L,同时伴有皮肤、黏膜出血,给予大剂量人血免疫球蛋白(800~1000mg/Kg.d)冲击治疗2天后,开始给予足量醋酸泼尼松片(5mg/片)1.5~2mg/Kg.d口服,4周内逐渐减停。电话随访出院ITP患儿转归(痊愈、转为慢性ITP)情况。结果90例重症ITP患儿给予人血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后,截止随访时82例未出现病情反复,8例转为慢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转慢率为8.89%。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人血免疫球蛋白 激素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间质膀胱炎/痛膀胱综合征(Interstitialcystitis/painfulbladdersyndrome,IC/PBS)是引起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一系列膀胱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各地不同,30至50岁的妇女为高发人群。目前IC/PBS无特效治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症状,且长期的自身护理调节是维持疗效的关键。本文针对IC/PBS的长期预防及控制方案进行总结,供临床护士对IC/PBS患者宣教时参考。

  • 标签: 间质性膀胱炎/痛性膀胱综合征 宣教 护理
  • 简介:摘要过敏紫癜肾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此不同患者的病情表现可能存在不同之处,单纯的西药治疗不足在临床中逐渐体现出来,而中医应用于该病中的优势也逐渐显现,故而对中医治疗的详细情况做出分析,就对于相关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西医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肾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以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肾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甲组接受HD,乙组接受HFHD,丙组接受HD+HP,丁组接受HD+HDF,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在肾骨病相关因素上的改变。结果治疗后甲组与乙、丙、丁组相比,在肾骨病相关因素上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肾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有所不同,单纯使用HD无法得到理想的治疗目标,与HD+HP、HD+HDF两种血液净化方案相比,采取HFHD,有无需血液灌流器与置换液的优势。

  • 标签: 血液净化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相关因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室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将我院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室心律失常患者92例参照随机奇数偶数法的分组原则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胺碘酮治疗组、另外一组为普罗帕酮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5%高于普罗帕酮组的71.7%,差异显著(P<0.05);胺碘酮组与普罗帕酮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13.0%,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安全较高。

  • 标签: 胺碘酮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紫癜(HSP)患儿血清白介素-37表达水平与过敏紫癜的关系。方法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60例初发HSP为病例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L-37的水平,并分析HSP与IL-37的相关。结果过敏紫癜患儿血清中IL-37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7的表达水平在HSP发病初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减弱,推测IL-37在过敏紫癜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了一定的抗炎作用,是一种保护因子。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白细胞介素3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裹结核胸膜炎患者采用超声靶向透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包裹结核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超声靶向透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胸膜厚度显著变薄,引流总量显著增多,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胸膜粘连率为92.68%、7.32%,与对照组的78.05%、24.3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包裹结核胸膜炎患者,给予超声靶向透药治疗效果满意,可促进患者的症状早日改善,降低胸膜粘连率。

  • 标签: 超声靶向透药 临床疗效 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 尿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COPD缓解期患者吸氧依从的相关因素,以采取针对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科室自制的调查表,对2018年10月—2018年12月在呼吸内科住院需要长期氧疗,且意识清楚的68例COPD缓解期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氧疗依从差的原因。结果导致患者氧疗依从差的原因为吸氧引起不适、对氧疗知识缺乏、吸氧影响睡眠及增加经济负担,针对不同原因给予相应的针对护理干预后,吸氧依从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取针对护理干预,能提高COPD缓解期患者长期氧疗的依从,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COPD 吸氧依从性 针对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难治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应用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在我院接受难治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治疗的产妇92例,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产妇给予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另一组产妇给予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设为三联组,每组各46例产妇,对比两组产妇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经治疗后,三联组产妇治疗后24小时200ml以下出血率、24小时平均出血量以及止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难治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中采用三联疗法,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出血量 并发症 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腹部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护理干预降低粘连肠梗阻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78例腹部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术后粘连肠梗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到达97.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15%,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2.25%低于对照组的20.22%,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降低并发症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低血压与血管钙化的相关。方法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满足本次研究条件的患者纳入其中,透析过程中收缩压值低于90mmHg,或者透析过程中收缩压下降20mmHg,且伴有临床症状需要回输生理盐水的患者定义为透析中低血压,采用胸部平片评估患者血管钙化情况。结果48例患者,出现20例主动脉血管钙化情况,且血管钙化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血管钙化患者(P<0.05);低血压患者的血管钙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低血压情况患者(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综合分析可知,血管钙化是影响患者低血压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血管钙化与低血压存在较大的关联,控制血管钙化进程能有效减少低血压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老年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血压 血管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非酒精脂肪肝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个月后,实验组43例患者对脂肪肝知识了解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能够根据认知情况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治疗依从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能够加强患者对脂肪肝的知识了解,能够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加强控制,有助于患者病情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在非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及资料分析的方式了解肠道菌群与NAFLD的关系,并了解肠道菌群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肠道菌群可以通过改变TLR4特异性识别脂多糖,从而激活患者体内的炎性相关因子,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肝脏炎症,导致NAFLD。结论肠道菌群在NAFL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诱导作用,与其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 标签: 肠道菌群 NAFLD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氧疗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划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氧疗依从情况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氧疗完全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氧疗需求,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依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应用在小儿热性惊厥治疗中的安全与有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以随机法将患儿分入对照组、研究组并分别为其使用苯巴比妥、苯巴比妥+地西泮。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vs6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5%vs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苯巴比妥与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不仅疗效显著,安全也较高,临床应为患儿积极联用这两种药物。

  • 标签: 苯巴比妥 地西泮 小儿热性惊厥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