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子宫息肉的宫腔镜与B超诊断比较,对其临床病理进行分析,为诊治子宫息肉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因子宫异常出血而行B超检查以及宫腔镜检查的患者60例,对其进行宫腔镜与B超两种方法诊断,将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息肉95%的符合率要高于B超诊断的75%符合率,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显著有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诊断方法相对于B超诊断来讲更为科学、有效、并且安全性高,可作为子宫息肉的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B超 病理 妇科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宫腔镜子宫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于我院治疗子宫息肉的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8人。实验组行宫腔镜手术辅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对照组行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65%,远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5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子宫厚度远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辅助宫腔镜子宫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息肉的治疗效果显著,预后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左炔诺孕酮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息肉的价值,以提高超声对子宫息肉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26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后并经病理检查的资料。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息肉的126例患者经病理证实符合率为89.7%(113/126),误诊率为9.3%(13/126)。声像图呈中等回声至高回声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信号114例(90.5%);未显示血流信号12例(9.5%),SPV(11.7±4.2)cm/s;RI(0.58±0.05)。结论子宫息肉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息肉有较高的价值,是诊断子宫息肉的重要手段。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子宫内膜 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息肉的超声诊断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5例子宫息肉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超声诊断为子宫子肉的45例患者中,病例诊断内膜息肉的有39例,占86.7%。通过超声检查,表现为高回声光团,息肉的直径为0.9-2.5cm,平均直径为(1.3±0.2)cm。息肉通常呈现圆形或者椭圆形,边界比较清晰,无包膜。当息肉的直径大于1.5cm,或者小于1.0cm的时候,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条状的血流信号。结论针对子宫息肉的患者,使用超声检查诊断,可以有效的提高准确性,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对患者不会产生附加的创伤,操作方便,是诊断子宫子肉的最佳方法。

  • 标签: 子宫内膜 息肉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息肉及Ⅰ期子宫癌的MR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在我院行MR检查的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内膜息肉和Ⅰ期子宫癌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为Ⅰ期子宫癌,16例为子宫息肉,对其进行MR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特征等分析。结果在T2WI,16例子宫息肉表现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且在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持续渐进性强化;在T2WI,18例为Ⅰ期子宫癌表现稍高信号或等信号,在DWI呈高信号,强化方式为快进慢出型。结论经研究得出,对于Ⅰ期子宫癌及子宫息肉的诊断及鉴别方面,MRI具备较大的诊断价值,应当推广使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子宫内膜病变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超声实时监控辅助技术对患有子宫息肉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6例患有子宫息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超声实时监控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子宫息肉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内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后子宫息肉病情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方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超声实时监控辅助技术对患有子宫息肉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超声实时监控 子宫内膜息肉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息肉行宫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息肉患者62例进行研究,考察患者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经期情况和临床症状治愈情况。结果患者术中手术时间为(30.59±4.82)min;出血量为(52.61±6.24)mL;术后住院时间为(5.52±0.83)d,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治疗后经量评分(47.82±12.06)分、经期时长(5.47±1.26)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增多、不孕症等症状显著少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息肉行宫腔镜的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治疗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子宫息肉临床诊治中对宫腔镜合理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通过从2013年02月至2016年01月间因患子宫息肉而进入本三乙医院诊疗的患者中,采取随机标准抽选出30例进行研究,诊疗工作均选择宫腔镜方案进行,并对3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治疗结果进行研究。结果30例患者接受宫腔镜方案后,其手术时长(29.9±11.46)min,出血量(39.78±9.55)ml,通过观察患者病理结果,发现30例患者病情都已确诊,且两种方案间符合率100.00%(30/30),(P>0.05),此外,术后对患者综合随访,发现其月经已达到正常标准,有效率是96.67%(29/30)。结论临床上对子宫息肉患者进行诊治时,选择宫腔镜方案进行效果突出,除了能保证疗效、控制手术时长以及出血量以外,还能保证诊断工作的符合率,因此应用价值高,值得应用。

  • 标签: 病理结果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诊治 宫腔镜 有效率
  • 简介:摘要子宫息肉是女性常见的子宫病变,其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EP的发病机制涉及激素、炎症、凋亡、基因等多因素,而与发病相关高危因素包括绝经、肥胖、激素替代治疗等,但都尚未定论。该文将从子宫息肉发病相关的多种高危因素做一综述,更全面、准确地揭示子宫息肉发生的特点,以更好地指导进一步的临床实验研究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高危因素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超声诊断子宫息肉。方法对2008年至2012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患者术前阴道超声检查子宫息肉、用宫腔镜进行手术病例证实、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子宫息肉57例,诊断率为89%,其中有10例是在月经干净后复查被诊断出来的。结论为了提高子宫息肉的诊断结论的准确性,应该了解病史和临床症状;利用阴道彩超对子宫息肉进行检查;充分掌握子宫超声诊断出的疾病状况并进行动态观察;多次复查,选择增殖期进行检查。

  • 标签: 阴道彩超诊断 子宫内膜息肉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对子宫息肉的诊断效果,分析其对子宫息肉的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00例经病理检查为子宫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B超进行检查,记录确诊有子宫息肉例数,将得出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B超检查诊断子宫息肉的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超声检查有187例为字宫内息肉,准确率为93.5%,13例为没有,误诊率为6.5%,与病理切片检查相比,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在子宫息肉患者的检查中准确性高,特征性强,检查时对患者影响小,患者满意度高,在检测子宫息肉疾病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B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在不孕患者子宫息肉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9月,以宫腔镜诊治不孕合并子宫息肉患者41例,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22例,行直视下单纯环状电极息肉电切除术19例。结果同期漏诊1例,漏诊率2.44%;治疗后3个月、6个月经量与排卵期子宫厚度低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高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晚卵泡期子宫呈典型“三线征”占26.83%(11/41),低于3个月后80.49%(33/41)、6个月后43.90%(18/41),6个月后高于3个月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行助孕治疗,6个月内子宫息肉复发率4.89%。结论腹腔镜诊治子宫息肉效用较高,但治疗可能直接或间接损伤子宫结构功能、生殖与子宫环境,并不能从根本上祛除息肉病机,仍可能复发。

  • 标签: 不孕症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子宫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90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证发生子宫息肉,于病理检查前均接受B超检查,指定高年资专科影像学医师完成相应操作,记录其B超检查结果,并将该数据与病理诊断结果给予对比及统计学检验。结果90例子宫息肉患者均顺利完成阴道B超及病理检查,其阴道B超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子宫息肉检出率分别为91.11%、100.00%。结论应用阴道B超具有较高的子宫息肉检出率,有利于患者尽快确诊病情并获得正确的临床治疗,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B超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子宫息肉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对照组给予传统诊刮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内的发热、尿潴留、子宫穿孔、宫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息肉具有微创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电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宫腔镜下子宫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72例有子宫息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复发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子宫息肉的复发率,保障患者的健康。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宫腔镜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息肉患者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15例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术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本组病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60min。护理措施恰当,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电切术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恰当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效果的必要条件。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电切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与孕激素联合在治疗子宫息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治疗的60例子宫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激素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术后给予地屈孕酮周期性治疗3个月,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术后复发率及月经量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相差不大,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比对照组的33.33%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将孕激素治疗与宫腔镜手术联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子宫息肉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且在降低复发率上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 孕激素 子宫内膜息肉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宫腔镜下子宫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多发性子宫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子宫电切术,观察组在宫腔镜下子宫电切术基础上联合刮宫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子宫息肉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息肉复发率为2.38%,对照组子宫息肉复发率为11.90%,观察组子宫出血复发率为2.38%,对照组子宫出血复发率为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性子宫息肉患者在宫腔镜下子宫电切术基础上联合刮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息肉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子宫内膜电切术 刮宫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盲刮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息肉的效果。方法将2017.03.01日至2017.08.0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息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编码法分成两组,30例/组。分别采取盲刮手术(对照组)和宫腔镜电切手术(观察组)。将两组的出血量、症状改善情况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8.56±5.24)ml、术后三个月的血红蛋白水平(100.65±20.57g/L)、术后三个月的月经量(80.56±29.64mL)以及术后的复发率(3.33%)都比对照组更令人满意(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较盲刮更适合治疗子宫息肉

  • 标签: 宫腔镜电切 盲刮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息肉(EP)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因异常子宫出血收治625例患者,其中行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术(TCRP)并经病理证实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组64例,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术后后半周期口服地屈孕酮3个疗程。随访6个月观察子宫息肉复发、月经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60例(93.6%)月经恢复正常,EP复发4例(6.4%);对照组48例(79.2%)月经恢复正常,EP复发10例(2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P联合地屈孕酮治疗EP可以有效改善月经及预防子宫息肉术后复发。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地屈孕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