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链抗体具有分子量小,免疫原性低,组织穿透力强,特异性强等优点,通过重组DNA技术将链抗体(singlechainantibodyfragment,scFv)基因与其他效应蛋白基因融合在一起,经表达后可以得到具有scFv特性和所融合的效应蛋白活性的scFv融合蛋白。这种融合蛋白已应用于许多领域的研究中,并已显示出较高的价值。本文就scFv融合蛋白的研究和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单链抗体 融合蛋白 表达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彩超检查诊断为胎儿脐动脉患者围产结局,为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对于早期干预及减少出生缺陷有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产前超声筛查为脐动脉胎儿1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脐动脉孕周及围产结局。结果19例常规彩超检查诊断为脐动脉患者,终止妊娠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脐动脉,其中,12例为单纯性脐动脉,9例终止妊娠方式选择剖宫产,3例为经阴道分娩,新生儿产后Apger评分1分钟均在8分以上;6例合并为胎儿结构异常,围产结局均为经阴道引产;1例死胎。结论常规围产保健胎儿彩超行胎儿系统筛查时应常规行胎儿附属物检查,包括脐带血管的检查,发现脐动脉者应结合羊水穿刺等其他检查手段,排除胎儿合并其他畸形或染色体异常。

  • 标签: 产前检查 出生缺陷 单脐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数字乳腺X线机与传统乳腺X线机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10月妇科门诊就诊的乳腺肿块怀疑乳腺癌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数字乳腺X线机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X线机。结果观察组采用的数字乳腺机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较对照组传统乳腺机高。P<0.05。讨论数字乳腺机具有清晰度、对比度、分辨率高,可以进行图片统计、分类保存,通过网络进行图片输送,减少摄影体位、次数与重复曝光率等优点,提高了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使乳腺患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更高,保证了患者的有效救治与健康。

  • 标签: 数字乳腺X线机 传统乳腺X线机 临床应用 效果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减少护理纠纷,保证患者输液安全。方法从2012年1月对门诊输液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或合并慢性基础病、急重症患者建立护理记录,详细客观的记录输液全过程。结果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结论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明确责任,减少医疗纠纷,便于举证倒置,维护患者的权利,保护医护人员自身,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输液患者 护理记录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老年人下肢手术中采取侧腰麻和喉罩通气全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下肢手术的高龄老人患者,年龄85—97岁,ASAⅡ--Ⅲ,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人,喉罩通气全麻组(R组)和侧腰麻组(S组)。R组选择静脉诱导后喉罩通气,静吸复合维持,而S组予以侧腰麻,取患侧侧卧,穿刺部位L2-3间隙,用25G的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隙,推注重比重混合药液3ml后,患侧侧卧位15min,调节手术床以控制麻醉平面在T10以下,待麻醉平面固定后平卧或摆放手术体位,开始手术。记录R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喉罩置入后即刻(T2)、切皮时(T3)、拔出喉罩即刻(T4)、拔出喉罩后1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组推药前(T0)、推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30min(T4)、45min(T5)的MAP、HR的变化及术中使用升压药情况。结果T0时两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R组MAP、HR均较T0有明显改变(P<0.05),使用升压药例数多(P<0.05),S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侧腰麻在高龄老人下肢骨折复位术中的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优于喉罩通气全麻。

  • 标签: 单侧腰麻 喉罩通气全麻 高龄老人 下肢手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双子宫取环的方法子宫为一空腔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子宫为胚胎着床,发育、成长的所在。也是胎儿娩出的器官。临床上99.99%的子宫都属于正常形态,即阴道,单子宫。此次偶遇的患者,碰到阴道,双子宫,甚感惊讶,遂共学共勉。

  • 标签: 单阴道 双子宫 取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手术护理记录单在书写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其书写质量。方法通过对1500份手术病历中手术室护理记录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1500份手术室护理记录中,查出存在问题的手术物品清点21份,手术安全核查记录18份。结论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学习,强化护士法律意识,规范书写格式及程序,提高手术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 标签: 手术护理记录单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归档病案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存在缺陷,探讨提高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质量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个护理单元1560份归档病案成人患者住院首次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对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归纳、分析。结果检查的1560份护理病历中,共有72份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存在缺陷,占病案数的4.6%,共出现缺陷次数153次。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书写病历的标准化意识,以保证医疗护理活动中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 标签: 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 缺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观察60例经过131I治疗的叶Graves,病患者和双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和比较131I治疗叶Graves,病和双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分别采取131I治疗,治疗后均进行随访观察,通过对比131I治疗后甲状腺缩小程度及治疗疗效的情况,来分析131I治疗叶Graves,病及双叶Graves,病的临床效果。结果叶Graves,病131I治疗组治疗前后甲状腺体积缩小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痊愈43例(71.7%)、好13例(21.7%)、无效4例(6.6%),有效率93.3%,治愈率71.7%。双叶Graves,病131I治疗组痊愈46例(76.7%)、好转11例(18.3%)、无效3例(5.0%),有效率95.0%,总治愈率76.7%。结论对于叶Graves,病采取131I治疗,其疗效与131I治疗双叶Graves,病并无明显差异。叶Graves,病患者,针对甲状腺显像中摄锝功能亢进的一叶甲状腺组织进行估重,采取131I治疗,只要治疗剂量得当,坚持个体化治疗方案,加强治疗后随访,均可达到有效的疗效。131I治疗叶Graves,病,具有有效、安全、经济的优点。

  • 标签: Graves,病 核素治疗 131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减压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入住我院的15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髓减压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进行治疗。对本组患者临床治愈率进行分析,然后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评分、Harris总评分、关节活动度及不良反应。结果(1)本组治愈、好转及未愈患者数分别为6例、8例及1例,本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本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Harris总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3)手术治疗过程中无1例出现血管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髓减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髓芯减压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早期股骨头坏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采用切口治疗的37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中36例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出现皮肤感染,经换药后痊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10~16周;无感染、骨不愈合、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按照Johner-Wruhs标准评价,优良率为89.2%。结论采用切口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可暴露两处骨折端,减少多切口对血管的损伤,因剖离的范围小从而降低了发生皮瓣血运障碍的可能性,有利于骨折端的愈合,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单切口 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X线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患者3500例,对其X线表现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肺炎的主要X线表现有局限性肺气肿、肺门影增浓增深、肺纹理增粗增强等;3500例患儿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1321例、大叶性肺炎1305例、小叶性肺炎723例、化脓性肺炎151例,合并有胸腔积液者456例、肺大泡者268例。结论X线胸部检查不仅能够发现小儿肺炎病变,确定其部位、范围和有无并发症,还能够观察其动态变化,从而为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可作为小儿肺炎首选检查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炎患儿中实施X线检查的临床表现与价值。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到我院儿科治疗的136例肺炎患儿纳入研究,给予DR-X光机进行胸部前后位摄片,必要时加照右侧位片,同时与其临床资料相结合,分析患儿的肺炎病变情况。结果136例病例中,吸入性肺炎者8例,所占比重是5.9%;支气管肺炎者128例,占94.1%。X光机胸部摄片显示82例(60.29%)有小斑片状或点状致密影,35例(25.74%)肺门及双肺上叶以下部位有密度不均匀阴影,余者19例(13.97%)呈大叶性浸润表现,主要沿肺叶肺段分布。结论在儿科肺炎患儿中实施X线胸部摄片,有利于早期准确诊断肺炎病变情况,对临床医师制定有效的施治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肺炎 X线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肠梗阻X线诊断。方法根据患者X线检查表现进行诊断。结果24例确诊为小肠梗阻,由于患者梗阻的原因不同,X线表现也不同,患者均伴有气液平面或积气,能够清晰看见梗阻间存在“牵拉征”、“咖啡豆征”等征象;12例确诊为结肠梗阻,X线下主要以小肠扩张为主。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诊断过程中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诊断.

  • 标签: 肠梗阻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距下关节脱位的X线表现及诊断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距下关节脱位患者的X线表现,对踝关节正位及足部侧位X线表现进行总结。结果距下关节内脱位6例,其中合并距骨骨折2例,前脱位同时合并踝关节脱位、胫腓骨远端骨折1例,后脱位1例。结论多数距下关节脱位可通过X线平片诊断,但应注意与投照体位不恰当造成的假性脱位相鉴别。

  • 标签: 距下关节脱位 X线摄影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及数字X线摄影系统(DR)的影像学特点,并比较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的1261张CR和DR影像结果,根据统一标准将其分类并对此进行质量评估,进而分析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影像特点及对比其性能。结果DR的优质影片数高于CR,且废片数低于CR,比较上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性能比较上,CR具有影像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多、实现了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可与传统X线设备匹配以减少投资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而DR的优点是操作时间短、成像环节少,且清晰度高于CR。CR系统适用于X线平片摄影,更适用于复杂部位和体位的X线摄影;DR系统适用于透视与点片摄影及各种造影检查。结论CR和DR在相同的影像特点基础上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且相互不能取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并行发展。两种系统适用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摄影,因此在选择X线摄影系统摄影时,需根据检查部位及临床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摄影方法。

  • 标签: CR DR 影像特点 性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