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退症的内分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甲状腺功能退症的病人一共有45例,对45例病人采取内分泌临床治疗,对其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治愈一共有24例,占总体的53.33%,好转一共有18例,占总体的40%,无效一共有3例,占总体的6.67%;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对甲状腺功能退症患者采取内分泌临床治疗,可以使病人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内分泌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妊娠早、中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退对妊娠结局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检查和分娩,诊断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退的妊娠早、中期孕妇128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取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1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胎儿结局。结果(1)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发现,观察组的以下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依次为剖宫产率(χ2=13.895,P=0)妊娠期高血压(χ2=4.273,P=0.03)、早产(χ2=3.942,P=0.047)、妊娠期贫血(χ2=4.291,P=0.038)、胎膜早破(χ2=5.562,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比较两组孕妇分娩胎儿结局发现,观察组的以下胎儿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依次为出生低体重(χ2=5.292,P=0.021)、胎儿生长受限(χ2=4.291,P=0.038)和胎儿窘迫(χ2=5.292,P=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先天性甲减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χ2=4.284,P=0.055)。结论妊娠早、中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退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贫血、早产、胎膜早破、剖宫产、出生低体重、胎儿生长受限和胎儿窘迫发生率的增加,应对孕妇甲状腺功能进行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新生儿和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妊娠结局 胎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退产妇分娩结局和产科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退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60例,并将两组产妇孕早、中、晚期及产后1周的TSH浓度变化情况、分娩结果及胎儿的产科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退产妇的孕早期TSH为(2.72±0.21)mU/L,孕中期TSH为(6.25±0.16)mU/L,孕晚期TSH为(8.02±0.23)mU/L,产后1周TSH为(7.51±0.57)mU/L,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分娩妊娠情况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亦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甲减产妇的孕期、产后的TSH水平较健康妊娠者水平更高,其产科并发症亦提高,临床中应对此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监测,做到早诊断、治疗的原则,以此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 分娩结局 产科并发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退症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产检的70例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退症孕妇作为观察组,将同期70例正常产检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对胎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流产、妊娠期高血压、肝内胆汁淤积症、低蛋白血症、早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贫血、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畸形等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退症对孕婴均有负面影响,病情严重者可造成严重后果,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干预治疗,以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结局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甲状腺素干预对孕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退症(SCH)患者妊娠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90例SH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SH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一般组,另外选取45例正常孕妇作为参照组,对实验组SHC患者给予左旋甲状腺素干预,对比三组出现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以及早产的比例。结果实验组出现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以及早产的比例均低于一般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SHC患者给予左旋甲状腺素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在实际应用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甲状腺功能退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6甲状腺功能退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对照组1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9例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睡眠暂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头晕、宿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夜间最低血氧、平均血氧高于对照组(P<0.05),最长暂停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护理甲状腺功能退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情况,减轻清晨疾病表现,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模式 甲状腺功能减退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31碘(131I)治疗后早发甲状腺功能退症(甲减)的临床转归。方法将我院收治并随访(3.0±0.1)年的60例131I治疗甲亢后早发甲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结果通过长期治疗,在随访(3.0±0.1)年后,6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13.3%),转归为甲亢患者3例(5.0%),其余49例发展为永久性甲减(81.7%)。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131碘治疗后早发甲状腺功能转归以永久性甲减为主,只有部分患者甲状腺功能会恢复正常或者转归为甲亢。

  • 标签: 甲亢 131I治疗 早发甲减 临床转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减退症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2018年4月误诊的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减退症患者的2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减退症患者误诊为冠心病3例,心肌病1例,胃肠疾病5例,贫血3例,神经系统疾病4例,老年痴呆2例,慢性肾炎2例,特发性水肿1例。按误诊专科疾病给予治疗效果不明显,当确诊原发性甲状腺减退症后,给予左甲状腺素片正规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减退症患者起病隐匿,病程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多样化,体征不典型,易被误诊。因此对不明原因的胸闷、乏力、贫血、反应迟钝均应高度重视,并考虑原发性甲状腺减退症的可能。应及时进行相关实验检查以确认,以降低误诊率。

  • 标签: 老年 原发性甲状腺减退症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功能训练配合吞咽功能训练促进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临床作用分析。方法在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实施治疗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功能锻炼恢复方法,观察组患者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偏高,差异对比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吞咽指数、摄食指数、配合指数及整体指数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对比P<0.05.结论功能训练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功能训练 吞咽功能训练 脑梗死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功能锻炼对AE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6月1日—2017年6月1日期间的30例AECOPD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将干预前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干预前后设为试验组。总结呼吸功能锻炼效果。结果干预后的FVC、FEV1、FEV1/FVC(%)和FEV1(%)等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的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均优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7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ECOPD患者开展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明显,改善肺功能,纠正血气指标,患者认可度高,可考虑在临床中合理推广。

  • 标签: 功能锻炼 AECOPD 肺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2018年10月来我院进行开胸心外科手术的患者共计72例的患者资料进行收集,并依据术前准备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前准备和护理,对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术前呼吸功能锻炼训练,随后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一些指标进行观察,探究呼吸功能锻炼对于患者的肺功能的影响。其中,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所患疾病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术后肺功能进行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概率要显著高于试验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服用抗生素、痰药、吸氧以及住院天数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证明,术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术前准备方法在临床心脏外科手术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呼吸功能锻炼 心脏外科 临床医学 肺功能
  • 简介:摘要本案是运用小针刀与穴位注射,将脊柱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思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做了一次有效的尝试。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小针刀 穴位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采取益肾强心汤与辅酶Q10疗法对呼吸功能、心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抽签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9)与实验组(n=29),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益肾强心汤与辅酶Q10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VF、6min步行距离6MWT、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治疗总有效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益肾强心汤与辅酶Q10疗法应用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益肾强心汤 辅酶Q10 重症心力衰竭 心功能 呼吸功能 运功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扬中市手足口病流行特性,探寻防控方法。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使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病原。结果2014—2016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778例,其中重症患者40例,未发生病例死亡。年均发病率272.90/10万,男性为328.09/10万,女性为217.99/10万,病例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散居和幼托儿童占大多数,为总数的89.7%。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主要在4~7月,2014年11-12月呈现第二高峰。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CoxA16血清型为主要病原体。结论扬中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要特别增强对散居和幼托儿童的防控。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游戏疗法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2017年9月入住我科老年护理床位老年MCI患者80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游戏活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信心量表(PGC)评估两组患者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的MoCA、ADL、PGC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戏可有效改善老年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游戏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细致化优质护理对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致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8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细致化优质护理可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增强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脑梗死 细致化优质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 肢体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脊椎动物体内的最重要并且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就是甲状腺,人类也不例外。本文分析人体甲状腺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在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时的几项重要指标的含义,指出其在临床中的意义。

  • 标签: 甲状腺 功能检测 指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三级康复治疗对青年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抽签模式将于我院收治的青年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出82例作研究对象,将其以每组41例平均分成观察、对照两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神经科治疗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三级康复治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ugl-Meyer、FCA评分均较对照组对应值高,且计算出组间数据差异值为P<0.05。结论针对青年脑卒中患者采取三级康复疗法进行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同时有利于解决其认知功能障碍问题,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三级康复治疗 青年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化疗法治疗对左房结构功能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5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收集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左房功能指标、结构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70例患者的左心功能和左心结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肺功能指标方面治疗6个月后肺容量指标有明显的提高,P<0.05;肺通气功能和肺弥散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心脏再同步化疗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容量,但是对肺通气、弥散功能影响不大。

  • 标签: 心脏再同步化 慢性心力衰竭 左房功能 左房结构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