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溶解度差已成为难溶性药物开发成功的难题,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的溶出度进而提高生物利用度一直是药物制剂研发的重点之一。本文概述了影响难溶性药物口服吸收的因素以及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常见方法。

  • 标签: 提高 难溶性药物 方法
  • 简介:摘要医院档案属于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记载,作为医院的重要宝贵财富,需要得到妥善整理与保存。互联网+时代是目前全社会的大环境,全面掌握互联网相关信息技术,并将其有效利用,结合并利用互联网从而更好地寻找适合医院档案管理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医院档案利用效率。

  • 标签: 互联网+ 医院档案 档案管理 利用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要提高档案利用率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方法挑选出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我们医院临床上有医院档案的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施用医院档案管理系统,而研究组则利用医院档案管理系统来管理患者的临床档案。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档案利用率等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的查档人数中,医护人员占据最多,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90.00%vs50.00%),两组总利用率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可以提高档案利用率,发挥档案该有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医院档案 档案管理 档案利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300例感染性肺炎患者,按照感染性质分为A组(细菌感染性肺炎)、B组(非细菌感染性肺炎)。在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人中随机抽取155例作为C组。A组、B组分别在确诊时、治疗后检测PCT、CRP,C组体检时检测。结果确诊时,A组PCT、CRP水平均高于B组,高于C组体检结果(P<0.05);治疗后,A组、B组PCT、CRP水平均较确诊时降低,但仍高于C组体检结果(P<0.05)。结论PCT、CRP水平变化在感染性肺炎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引起高度关注。

  • 标签: 感染性肺炎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医院库存物资管理为主,从信息平台、网络管理、应用系统等方面入手,发挥出信息手段的作用和价值,构建完善的库存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 标签: 信息技术 医院库存 物资管理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促进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按照药物利用研究的基本方法,对我院2013—2016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对比我院中药注射剂重点监控品种,实施监控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2016年我院实施中药注射剂重点监控品种的合理使用与前3年未实施监控相比,参附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注射用血塞通的使用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都显著下降,监控成果值得肯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量增长较快监控效果不理想。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应加大监管力度与行政法规相结合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广大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使用量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观察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对2017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选取,选取人数为82例。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护理干预方式。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差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可采取护理干预方式,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睡眠 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PCR方法检测肺癌患者中血浆游离DNA中T790M突变的效果。方法收集40例经穿刺活检证实存在T790M突变的晚期肺腺癌耐药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标本并提取血浆游离DNA,分别采用ARMS法和数字PCR法检测血浆游离DNA中的T790M突变情况。结果40例患者标本中数字PCR法检测到32例T790M突变阳性,ARMS发检测到27例T790M突变阳性。20例正常人标本中数字PCR和ARMS法均未检测到T790M突变。结论数字PCR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检测血浆游离DNA中T790M突变的方法。

  • 标签: 肺腺癌 数字PCR 表皮生长因子 T790M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手术室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对于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应激性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4.44%,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患者采取全程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术中应激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全成护理 应激反应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结合合理用药系统的监测结果,运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测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系统审查干预前(2016年)及干预后(2017年)住院医嘱,从药物问题、特殊人群用药和药物特殊情况应用三大类别进行分析,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药学干预。结果2016年,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率为5.05%,2017年仅为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后,药物相互作用、给药途径、药物用法用量等方面的不合理医嘱数量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应用合理用药系统时,以临床药师为主体,制定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合理用药 监测系统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与正规留置针操作法对留置针利用率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6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留置针操作法,观察组应用改进后的正规留置针操作法,观察两组留置针利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平均封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留置针再通率为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68.85%的再通率(P<0.05)。结论按留置针正规操作,能够显著提高留置针利用率。

  • 标签: 留置针 操作法 利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管引流术后利用T管内置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进行了研究。方法选择了两个医院2014年9月到2017年12月的72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了肠外营养支持方式,观察组采用了T管内置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术后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的禁食及肠胃减压平均时间为2.80±1.03d,对照组禁食及肠胃减压平均时间为4.31±1.04d,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观察组的术后住院平均时间为11.20±4.19d,对照组术后住院的平均时间为14.38±4.17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时间,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T管内置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进行胆管引流术后的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在临床中应该积极推广。

  • 标签: 胆管引流术 T管内置 营养管 早期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中应用围术期护理干预,以提升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抽取100例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在观察组中则在应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躯体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治疗1天和的3天后的MRS评分。结果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明显较低,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天和的3天后的MR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中应用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对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躯体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恢复情况、以及治疗1天和的3天后的MRS评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围术期护理干预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 术后康复 并发症发生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改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的评分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用现代工艺制备康胃愈溃颗粒剂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5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通过随机分组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3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硫糖铝治疗,46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康胃愈溃颗粒剂治疗。结果使用奥美拉唑、硫糖铝治疗的39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60﹪,无效反应率为15.40%,使用康胃愈溃颗粒剂治疗的46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2﹪,无效反应率为2.18%。结论康胃愈溃颗粒剂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显著,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康胃愈溃颗粒剂 奥美拉唑 硫糖铝 老年消化性溃疡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牙体牙髓病利用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实施多次法根管治疗,实验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VAS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对比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实验组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对比两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多次法拉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应用于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中,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一次性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这次研究对象共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进行创新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明显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利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创新护理 ICU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筛查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巨细胞感染与肝脏损害相关性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以2017年5月—2018年3月我院4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为例,予以血生化和病毒DNA检测,并根据诊断结果对症治疗,观察诊断效果,评价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患儿尿液样本病毒DNA均呈阳性,准确率100%。经治疗,显效15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92.86%。患儿治疗后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是诊断小儿巨细胞感染的有效手段,本病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基于肝功能指标检查结果予以小儿对症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巨细胞病毒感染 荧光定量PCR技术 肝脏损害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