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交流沟通,增进临床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协调性。方法收集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之间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交流沟通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使临床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能够互相配合、互相理解,保证了无菌物品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有效的交流沟通在临床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相互协调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交流沟通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协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接种卡介苗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共4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需接种卡介苗,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实验组采用改进后卡介苗接种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接种效果。结果实验组首次穿刺成功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卡介苗接种后采用改进后方法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卡介苗 接种 技巧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穿刺的成功率是护理人员的硬身功夫,更是衡量医患关系和谐的一个最基本因素,尤其是在解决老年患者及时穿刺困难的问题时,更是急中之急。在特殊情况下,不仅可以为抢救老年患者突发性疾病赢得时间,而且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如何应对老年患者静脉穿刺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因素,以下将结合临床365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总结。

  • 标签: 老年患者 静脉穿刺 影响因素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换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门诊在2015年9月—2017年10月换药的1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平均分为80例实验组与80例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投诉率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投诉率为97.50%、满意度为98.75%,参照组患者护理投诉率为75.00%、满意度为73.75%,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换药中应用,可以强化护理服务,降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门诊 换药 护理 护患沟通 技巧
  • 简介:摘要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士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培护士逐步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逐渐进行结合的过程,更是为将来独立走向护理岗位的预练。而康复科收治病种多样化,康复技术操作专科性强,规范护士在康复科的短期轮转学习难见成效。为此,我们创新应用病人角色体会、案例情境模拟演练、护理知识要点口诀、引导开放式授课等授课技巧,改变了传统“灌注式教学”模式,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教学程序更加具有针对性。有效的简化了康复护理教学程序,优化了教学质量。

  • 标签: 规培护士 教学 护理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夜班护士病情观察技巧。方法总结152例卒中患者夜间病情观察方法及经验。认为护士应具备广泛的医学知识和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具备扎实抢救技能,能把观察中通过视、听、嗅觉获取的信息资料加以综合分析,评估疾病的性质,为诊断、治疗、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结论通过采取应对技巧可以更有效获得第一时间的病情资料,对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并尽早干预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卒中单元 夜班 护士 病情观察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总管下段结石腹部超声检查的技巧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入选患者均选择腹部超声检查,统计诊断正确率。结果80例患者均被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75例患者经超声诊断后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诊断正确率计算后为93.75%,5例误诊患者中包含2例胆总管末端炎性狭窄,2例胆总管末端腺瘤以及1例十二指肠腺癌。结论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后能够提升诊断正确率,有助于诊断患者的病情,安全性良好。

  • 标签: 胆总管下段结石 腹部超声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肠系膜血管栓塞致肠坏死的手术技巧及术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发生肠系膜血管栓塞致肠坏死的患者20例,均使用手术治疗,在手术后进行术后治疗,在出院后实行3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存活率。结果由于实行手术治疗比较及时,选取的患者实行的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患者安全出院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在随访中发现患者的存活率能够达到75.00%。结论对肠系膜血管栓塞致肠坏死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肠系膜血管栓塞致肠坏死 手术技巧 术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在耳鼻喉科患者的护理用的运用体会。方法选取了2013年1月—2017年1月到我市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120名耳鼻喉科的患者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且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把护患沟通的技巧应用在护理的工作中。结果120名患者在有效的护患沟通之后他们的治疗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他们在临床方面的满意率达到了100%,没有投诉的情况出现。结论护患沟通技巧在耳鼻喉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应用和推广,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有效地帮助。

  • 标签: 护患关系 沟通技巧 耳鼻喉科 运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接受急诊输液医治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有患者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护患沟通技巧。结果在输液期间敏感因子和焦虑因子的改善程度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输液期间,患者发生护患纠纷事件的机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将护患沟通技巧实施与急诊输液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急诊输液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护患沟通技巧于急诊输液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急诊输液患者12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实施护患沟通技巧,测评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评分。结果两组经相关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患沟通技巧于急诊输液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可在临床积极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急诊输液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复位技术在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技巧。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74例进行观察(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实施微创治疗,常规组37例骨折患者实施常规复位,治疗组37例骨折患者实施间接复位技术,分析两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骨折患者治疗后愈合率(94.59%)明显优于常规组骨折患者(78.38%),两组相比χ2=4.1625,P=0.041。结论针对骨折患者实施骨折微创结合间接复位技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高微创治疗效果。

  • 标签: 间接复位技术 骨折微创治疗 应用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护患沟通技巧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传染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98人,其中男性患者50人,女性患者48人,患者年龄在22岁至67岁之前,平均年龄为39.4岁。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沟通作为观察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比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患者,两项数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有效提高传染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在传染科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传染科护理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语言沟通技巧在护理老年患者中的重要性。方法挑选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纳入的老年患者86例,由数字随机表法分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此应用语言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老年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未表现差异(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语言沟通技巧在护理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重要性,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缓解负面情绪。

  • 标签: 语言沟通技巧 护理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应用沟通技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患儿12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以及双盲的原则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常规护理+沟通技巧),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沟通技巧对脑瘫患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瘫 康复护理 沟通技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优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选取来我院门诊进行诊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原理把所有患者等分为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患沟通技巧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沟通技巧掌握合格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有效沟通技巧与病人沟通,加强护患沟通效果,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明显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优质护患沟通技巧输液应用效果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严重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技巧。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36例(42只眼)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散瞳后瞳孔直径(2.5±0.4)mm,在手术中采用的是透明角膜切口。需以chopper钩及晶状体调位钩辅助,扩大瞳孔至4~5mm,松解粘连,进行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原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于连续环形撕囊后。结果在手术之后,部分患者相较于术前瞳孔直径偏大,总体上患眼瞳孔接近圆形或椭圆形;在术后3个月的随访,视力≥0.5者26只眼(61.9%),术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患者在术后1只眼后囊少许破裂,2只眼再发部分后粘连,植入人工晶状体无显著偏位。结论通过上述手术技巧进行的治疗干预,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恢复较好,且顺利完成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接近或保持生理性圆,手术安全有效,手术并发症相对减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乳化 白内障 手术技巧 粘连性小瞳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评价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跟骨骨折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跟骨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3年,70例患者术后2~3个月完全愈合,(3.4±0.5)个月后完全负重,X线下单侧跟骨高度与健侧比值为(95.3±4.6)%,且2年后跟骨基本恢复至正常长宽高;AOFAS评分为(88.34±1.23)分,术前Bohler角为(16.3±2.6)度,术后为(24.8±10.5)度;70例患者中,43例恢复佳、20例恢复良好、4例恢复尚可、3例恢复差,优良率为90.0%(63/70)。结论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跟骨骨折的疗效十分显著,且能有效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还能加速患者病情康复,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克氏针固定 小儿跟骨骨折 手术技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手术技巧及临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胃穿孔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分析相关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少,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为95.57%。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55%(13/4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胃穿孔者,开展腹腔镜修补术,能取得满意成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胃穿孔 修补术 安全性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开展中离不开导丝,导丝可堪称为ERCP术中的生命线,导丝可以让手术治疗中医用设备的交换更为便捷,除此之外,导丝具有柔软、纤细的特点,对于完成胰/胆管插管也具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临床病情诊断以及疾病治疗效果。手术治疗中导丝与导管之间密切配合,能够将各项医疗设备送入指定部位,让治疗工作顺利进行,因此ERCP手术中不能离开导丝,掌握导丝的使用技巧,是保证ERCP手术顺利完成的基础。

  • 标签: 导丝 经内径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应用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