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碱栓对宫颈LEEP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对宫颈LEEP术后患者予苦参碱栓阴道局部给药,与不用药者进行随机对照,观察其阴道排液、感染、创面愈合等方面疗效。结果①LEEP术后应用苦参碱栓阴道异常排液、阴道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观察组术后创面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两组TCT异常及HPV感染者基本转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苦参碱栓具有抗菌抗炎、消肿生肌的功效,是宫颈局部手术治疗后恢复期的理想用药。

  • 标签: 苦参碱栓 宫颈环形电切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环形混合痔PPH术后便秘的影响。方法将80例环形混合痔PPH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肛肠科常规护理,前瞻性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指导、腹部按摩、饮食指导、疼痛护理、针灸等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前瞻性护理干预组出现便秘者2例(5%),未出现便秘者38例(95%);常规护理组出现便秘者11例(27.5%),未出现便秘者29例(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O1)。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对预防环形混合痔PPH术后便秘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便秘 PPH 环形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一种合理的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5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行外切内注扎加断桥缝合术后的结果。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一次手术治愈。术后无肛管皮肤缺损、直肠黏膜外翻、肛管狭窄等后遗症。结论该手术方法既能将环状痔核彻底处理,又能保持肛管解剖生理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后遗症,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环形混合痔 断桥缝合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环形减压治疗胸腰段B2型骨折伴不完全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3月12例胸腰段B2型骨折伴不完全瘫患者资料,12例患者存在骨折伴不完全瘫痪,均予后路环形减压治疗。术后定期随访,通过观察伤椎椎体高度、伤椎后凸角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评分及术后线片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2例患者手术顺利,随访2~5年,平均39.6月,患者椎体高度恢复率约为86%~95%,平均93%;VAS评分恢复到0~4分,平均1.9分;Cobb角恢复到0°~9°,平均3°;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内侧行椎体后壁切除,可以良好减压,重建脊柱稳定性,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治疗胸腰段B2型骨折伴不完全瘫效果良好。

  • 标签: 后路环形减压 胸腰椎骨折 不完全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静脉置入术(IVCF)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PE)的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经颈静脉内放置3例,股静脉放置2例。结果术后随访半年—3年,无一例出现致命性肺栓塞。结论下静脉滤器可以有效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相关并发症可有效预防和处理。

  • 标签: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泌尿镜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正确掌握使用和保养泌尿镜器械,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果安全,快捷的清洗消毒使手术周期缩短,增加手术台的周转率,增加手术量。镜器械价格昂贵,精密易损,正确使用和保养镜器械能使镜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的延长,是镜手术长期有效的开展,降低医院医疗成本的关键。

  • 标签: 泌尿腔镜器械 清洗 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膜灌注治疗羊水过少的护理,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的危险。方法用回顾性治疗分析的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妊娠晚期合并羊水过少接受羊膜灌注治疗的孕妇28例为治疗组,随机抽取同期妊娠晚期羊水量过少的孕妇3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64.28%。治疗组的新生儿窒息率,羊水污染,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1)羊膜灌注法增加羊水量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2)在灌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灌注速度及灌注液体的温度,同时加强胎儿的监护。(3)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密切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才能有效预防羊膜内灌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羊水过少 羊膜腔灌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漏诊子宫内粘连的原因,提高子宫内粘连超声诊断率。方法对经宫腔镜手术证实为宫粘连的30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宫粘连术前行超声检查27例,超声提示宫粘连5例,提示宫积液2例,提示宫内异常回声团9例,诊断宫正常11例,27例IUA的超声诊断率18.5%,漏诊率81.5%。结论超声容易漏诊宫粘连,对高危患者需仔细观察分析宫及内膜情况,特别注意细微的声像图特征,减少漏诊,提高诊断率。

  • 标签: 子宫腔内粘连 超声检查 漏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环形外固定架分别对胫骨远近干骺端进行截骨延长成骨作用临床疗效的研究。方法2008年3月~2011年6月治疗的44例患者中24例经胫骨近干骺端截骨延长,20例患者经胫骨远干骺端截骨延长,术后第7日开始延长外固定架,术后分别于不同时段拍摄X光片观察延长区成骨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在X线片上观察胫骨近干骺端截骨延长较远干骺端截骨延长早期有更为明显的成骨现象,随着时间推移,牵张间隙新生骨密度影像也由低向高增加,两组差异性逐渐减小。结论环形外固定架胫骨近干骺端截骨延长有利于早期活跃性成骨作用。

  • 标签: 环形外固定架 胫骨延长 干骺端
  • 简介:摘要目的帮助手术室护士、进修生、实习生迅速提高业务水平,很快熟悉掌握各类镜手术站位。结果提高了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临床实习医生、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术前准备流程的正确性提供了指南,有效的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提高了手术台的利用率,使医生满意,病人受益。该图谱为手术室带教工作的注入了新的教学模式。

  • 标签: 腔镜手术 站位图谱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子宫积液的临床诊治经过,为降低老年女性宫积液的误诊漏冶提供一些临床经验。方法选择于2010年12月-2012年7月在我院抗炎治疗效果不佳的子宫积液老年患者12例,通过应用宫腔镜和诊刮,检查诱发子宫积液的病因,然后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诊断结果显示12例子宫积液的老年患者中5例为子宫内膜癌、3例为宫颈癌,3例为宫积脓,剩余1例为萎缩性子宫内膜炎,临床医生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子宫积液症状亦得到改善甚至消失。同时老年女性子宫恶性肿瘤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与控制。结论引发老年女性子宫积液的病因较多,必要时行宫腔镜和诊刮等检查,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老年绝经女性可做好预防保健,尽量减少子宫积液的形成。

  • 标签: 老年女性 子宫腔积液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蛛网膜下麻醉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2例应用连续蛛网膜下麻醉的妇科患者,并分成连续蛛网膜下麻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连续硬膜外组三组,同时对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麻醉技术的应用,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其中连续蛛网膜下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的无痛率为100%,而连续硬膜外组的无痛率为83%。结论连续蛛网膜下麻醉的镇痛效果更为优越,用药量和肌松程度较好,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 pinocath导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对宫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患有宫粘连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宫探查以及扩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两组均在术后进行综合性治疗。结果观察组中,下腹疼痛患者有15例,恢复13例,月经不调35例,恢复者30例,有生育要求者有30例,出现妊娠者有20例。对照组下腹疼痛患者有16例,恢复12例,月经不调37例,恢复者25例,有生育要求者有27例,出现妊娠者有15例。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超监护宫腔镜下宫腔镜能有效安全,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永存左上静脉的超声诊断方法及产前诊断胎儿永存左上静脉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1年6月的15例胎儿永存左上静脉的超声声像图及探讨胎儿永存左上静脉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超声诊断的15例胎儿永存左上静脉均为Ⅰ型,引流入冠状静脉窦。其中14例未合并其他心脏畸形,1例合并单心房,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结论胎儿永存左上超声图形有特定的特征超声是诊断永存左上静脉的首选方法,胎儿期诊断永存左上静脉对于合并其他先天心脏畸形的患儿出生后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 永存左上腔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镜下微创术治疗,对照组用传统开放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美容效果。结果两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别(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58例,满意率达到96.7%,对照组仅为8例,满意率13.3%,两组差别极其显著(P<0.05)。结论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效果肯定,在美容效果上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腹腔镜 开放手术 甲状腺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隔对产前胎儿颅脑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对我院1000例19周以上的胎儿进行CSP的测量及观察,分析CSP的大小与孕周的关系及CSP异常的胎儿及新生儿的声像图表现。结果CSP的胎儿检出率为96.6%,宽度0.34~0.97cm,与胎儿孕周无明显相关性。检出2例妊娠40周,CPS增大(宽度大于1.0cm且小于1.2cm),34例CSP未显示,其中孕足月胎儿6例,胼胝体缺失18例,全前脑8例,重度脑积水1例,缺血血氧性脑病1例。结论CPS的常规检测对检出胎儿颅脑异常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胎儿 透明隔腔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3]存在切口大、损伤重、愈合慢、术后散光大,视力提高慢的缺点,在大城市已逐渐被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取代,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设备要求高,投入大,许多基层医院无法进行。引入超声乳化环形撕囊法及联合显微眼用镊劈核法能在以前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法的设备下达到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大部分优点且无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高能量对角膜内皮损害的缺点,术后观察角膜水肿影响小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结论虽然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散光大一些(植入硬晶体需要扩大切口),但视力不受影响,对角膜水肿影响小。因此,对年龄大、晶状体核硬的患者或基层无超声乳化设备的医院,可以选用小切口环形撕囊联合显微眼用镊劈核法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 标签: 小切口环形撕囊 显微眼用镊劈核法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