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三步训练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住院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3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并运用“知、”三步训练。结果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自护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三步训练可有效改善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训练法 肠造口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手足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方法从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手足外科疾病患者资料中选取152例,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性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观察发现对照组护理工作有效率为78.9%,而观察组为97.4%,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外科疾病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手足外科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6期
  • 机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伟哥(Viagra)可以帮助阻止疟疾的传播。通过把引起这种疾病的恶性疟原虫变硬,伟哥能使被感染的红细胞失去弹性,并促使脾脏将它们从血液中过滤出来。虽然这并不能阻止人类感染上疟疾,但它能够阻止那些未受感染的蚊子叮咬携带有疟疾寄生物病人的血液时不会携带上这些疟疾寄生物,因此它能够阻止疟疾传染到其他人身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Ⅲ、Ⅳ重度痔患者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重度痔(Ⅲ、Ⅳ)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50例采取PPH治疗。两组患者皆予以≥1年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Ⅲ、Ⅳ重度痔患者采取PPH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创伤小,痛苦小,安全性高,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借鉴。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重度痔 临床应用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裂伤,尤其是Ⅱ以上会阴裂伤发生的原因,处理原则,缝合方式,愈后分析,临床预防措施等。方法2003年至2012年10年间在本院足月分娩的1345例产妇发生的59例Ⅱ及Ⅱ以上会阴裂伤,予以分类,对其发生,处理,预防等一一讨论分析。结论会阴裂伤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及时正确处理,将损伤降至最低。

  • 标签: 会阴裂伤 足月分娩 原因 缝合 愈后 预防
  • 简介:摘要胃痛的发生多与感受外邪、饮食失常、情志不遂、素体脾胃虚弱四个方面有关,胃痛发生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胃痛的治法,遵从“通则不痛”的原则。

  • 标签: 刘绍能 治疗 胃痛经验
  • 简介:摘要本研究笔者从调补脾肾、滋肾柔肝出发,采用中药方剂治疗胰腺癌肝脏转移患者1例,疗效显著,可在以后临床实践中借鉴应用。

  • 标签: 胰腺癌肝脏转移 中医 中药方剂治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的一项医学成果显示,在三只羊羔体内,替代肺动脉的生物工程血管能够在受体中生长。美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如能在人体中同样得到验证,那么这种新型血管移植物将使年轻患者不再需要反复接受手术。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期
  • 机构: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制造“类器官”(Organoid)的新技术,能把人类细胞作为生物“积木”,搭建出更精确的人体组织微模型。这些微型组织可用于筛选药物,研究组织结构特征对器官生长或癌变的影响,还有助于将来培养出完整的人体器官。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6期
  • 机构:美国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儿童十二岁之前给他们注射最新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能有80%的概率预防宫颈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了解江苏城乡失老人的照护需求,利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量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测量了1032位失老人的失状况,发现不能洗澡、吃饭、穿衣、上厠所、上下床、在室内走动的比例分别达到92.4%、28.1%、39.6%、44.3%、42.2%、45.3%。不能日常购物、做饭、洗衣、扫地、上下楼梯、使用电话、提起20斤重物、个人理财、步行1-2公里、乘坐公交的比例分别为77.4%、78.7%、80.2%、72.3%、71.1%、59.7%、80.9%、65.3%、79.1%、76.3%。日常生活失能与工具性失能在年龄、性别、户籍上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意义。另外发现,失老人精神问题严重,患有多种疾病;失老人照护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 标签: 老龄化 失能老人 失能率 照护需求 照护供给 医疗保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当一群极具攻击性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内肆虐时,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是杀灭而是对其进行转化和“策反”。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让人耳目一新,研究人员称,该发现有望为白血病的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站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洛西汀与坦螺酮治疗焦虑障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2例经MINI确诊的焦虑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2例研究组(单一使用度洛西汀治疗)和100例对照组(单一使用坦螺酮治疗)。在基线、2周末、4周末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结果在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9.4%和8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6,P>0.05)。两组治疗后第2、4周末HAMA总分与其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得分及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西汀治疗焦虑障碍坦螺酮疗效相当,而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度洛西汀 焦虑障碍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列举了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实验所需的材料与仪器,从测定波长的选取、溶液稳定性测试、检测空心胶囊对测定的影响、曲线制备及溶出的检查五个方面,论述了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实验方法与结果,并详细讨论了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实验,以期为诺氟沙星胶囊溶出测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溶出度 实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对比了辽宁省地区销售的6个不同厂家或批号的诺氟沙星胶囊溶出。方法溶出测定法。结果2个不同厂家3个批号的诺氟沙星胶囊溶出不符合规定。结论各个厂家的样品虽然主药诺氟沙星的含量均合格,但是其溶出存在明显的差异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溶出度 不合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对镇痛药物的认知与接受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289例,使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认知、接受调查问卷对肿瘤患者对镇痛药物的认知与接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您认为常规剂量的阿片类镇痛药物会成瘾吗?”问题中,认为“,但是没有太大影响”的肿瘤患者共计62例,占21.45%;在“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原则的优先给药途径是什么?”问题中,认为是“口服给药”的51例,占17.64%;在“您对镇痛药物新剂型(透皮贴剂、栓剂)了解程度如何?”问题中,“十分了解”的仅33例,占11.41%。在“您愿意接受镇痛药物治疗吗?”的问题中,“愿意”的患者197例,占68.17%;在“什么时候您愿意主动接受镇痛药物治疗?”的问题中,“慢性疼痛”时愿意使用的83例,占28.72%;在“什么因素影响您进行镇痛治疗?”的问题中,原因为“害怕存在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便秘)”等的152例,占52.59%。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本院肿瘤患者对于镇痛药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并不是很深入,并且对于镇痛药物的接受也比较低,需要加强对肿瘤患者的镇痛药物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对镇痛药物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患者 镇痛药物 认知度 接受度 调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QTd)及校正QT离散(QTcd)的影响。方法选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且成功地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14例为治疗组,并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分为三个亚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临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未行PCI治疗40例为对照组。各组于术前及术后4h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分别计算QTd及QTcd。结果PCI术后4h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QTd及QTcd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术前与术后4h相比,QTd及QTcd均有明显减小(均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之间QTd及QT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及QTcd明显改善。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校正Q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