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氧乙烷灭菌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有效应用。方法学习环氧乙烷灭菌的适用范围和灭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工作人员正确应用环氧乙烷灭菌器,及时为临床提供合格的无菌物品。结论环氧乙烷灭菌效果安全、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不耐高温、不耐湿热器械的灭菌。

  • 标签: 环氧乙烷 灭菌 应用
  • 简介:摘要EO灭菌是国内低温灭菌的首选方法。通过正确使用双开门EO灭菌器,能有效防止灭菌失败,确保低温灭菌的质量。鉴于EO气体的有毒性特点,通过正确的防护措施与监测手段,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 标签: EO灭菌 安全管理 防护措施 效果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环氧乙烷灭菌器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完成临床手术器械的灭菌。方法对导致灭菌器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处理。结果共统计灭菌228次,222次顺利完成,占97.4%,灭菌循环终止1次,报警代码5次,发生故障率为2.63%。经处理后,灭菌循环均顺利完成灭菌。结论本次通过合理分析找出存在的原因,消除隐患,使灭菌器正常工作达到灭菌要求。

  • 标签: 环氧乙烷灭菌器 常见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氧乙烷(EO)灭菌器的安全使用与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以确保安全。方法对环氧乙烷气体从请领、存放、灭菌及灭菌后对每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结果通过规范操作和严格的管理,自2006年使用3M环氧乙烷灭菌器至今从未发生不安全事例。结论严格各项环节质量管理是环氧乙烷灭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保证。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环氧乙烷 安全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癌胚抗原(CEA)和乳酸脱氢酶(LDH)对于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速率法对44例已确诊良恶性患者的胸腔积液中的CEA和LDH进行检测。结果恶性组胸腔积液中的CEA和LDH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癌胚抗原(CEA)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联合测定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 标签: 胸腔积液 癌胚抗原 乳酸脱氢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患者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的变化情况,以及该酶在肝细胞损害性疾病中的活性,结合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鉴别诊断肝病的基本类型和预后的判断。方法采用德意志临床化学协会(DGKC法)检测GLDH,同时检测AST、ALT、TB及GGT等常规生化项目,并作相关性分析,统计有关指标。结果对于肝细胞损伤性疾病患者,血清中GLDH的活性明显高于健康者和其他疾病患者(P<0.05)。其中急性肝病患者GLDH阳性率可达76.0%,慢性乙型肝炎为57.5%,原发性肝癌为46.2%,肝硬化为25.6%,急性脂肪肝为71.4%。结论谷氨酸脱氢酶作为肝细胞病变,特别是急性乙型肝炎和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谷氨酸脱氢酶 肝损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在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05-2011年期间收治的181例胸腔积液患者,分别以胸腔积液和血清分别采用酶免疫学化学发光法进行CEA、ADA、LDL含量测定。结果结核组胸水ADA及其比值显著高于恶性组(P<0.05),恶性组胸水、血清CEA及其比值和胸水LDH显著高于结核组(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72%、特异度92.7%、准确度82.3%。结论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氢酶(LDH))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 标签: 胸腔积液 结核 恶性 癌胚抗原 腺苷脱氨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临床异质性疾病,本病最主要的两个特征是骨髓病态造血导致外周血细胞一系或多系减少和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化。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可导致其正常产物α-酮戊二酸大量转变为D-2-羟基戊二酸,从而导致α-酮戊二酸依赖性酶活性不足,进一步影响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修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携带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的低危组患者往往总生存期较短。该基因突变在病程中较为稳定,并不影响患者向白血病转化。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 预后 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特点。方法我们对2016年8月-2017年5月近10个月在本院新生儿科收治黄疸的新生儿280例,患儿入院后立即采集静脉血,采用荧光斑点法对其进行G6PD筛查1,同时进行随访,另计算G6PD缺乏与黄疸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80例黄疸患儿中有32例为G6PD缺乏,其中男性G6PD平均水平为(423±36),明显低于女性患儿(P<0.5)。而男性患儿胆红素平均水平(386±35.2)umol/L,明显高于女性患儿(P>0.05),患儿体内G6PD降低水平与胆红素升高水平呈直线相关(r=0.91)。结论掌握G6PD缺乏的新生儿黄疸的特点对于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G6PD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和乳酸脱氢酶(LDH)对于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速率法对156例已确诊良恶性患者的胸腔积液患者的CYFRA21-1、CEA和LDH进行检测。结果恶性组胸腔积液中的CYFRA21-1、CEA和LDH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的CYFRA21-1、CEA和LDH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CEA和LDH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联合测定对于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胸腔积液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癌胚抗原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及β-2微球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采用腰椎穿刺术采集脑脊液,用速率法测定对照组及疾病组(正常人及脑膜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的LDH浓度,两点终点法测定β-2MG的浓度。结果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27.06±27.04)U/L,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MG水平为(1.89±1.98)U/L,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LDH及β-2MG检测对CNSL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乳酸脱氢酶 &beta -2微球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贡和内江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病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分析法对两地区新生儿足跟血干血滤纸片进行初筛,对可疑阳性者召回,采集静脉血用杜氏改良NBT比值法进行确诊。结果共筛查新生儿53283例,初筛疑似G6PD缺乏症345例,阳性率为0.65%,其中男婴324例,女婴21例;阳性召回人数340例,确诊G6PD缺乏症325例,阳性预测值为95.58%,其中男婴93.85%(305/325),女婴2.23%(20/325);男患儿中97.08%为重度缺乏,1.17%为轻度缺乏;女患儿中37.5%为重度缺乏,12.5%为轻度缺乏。结论自贡市和内江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发生率略低于高发地区平均水平,确诊患儿中以男婴重度缺乏者居多,需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尽早采取措施以预防G6PD缺乏引起的疾病。

  • 标签: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疾病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