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存在问题,采取相应对策,提高其健康教育能力。方法制定科室健康教育路径,采用情景式训练提升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结果新护士实施健康教育中存在沟通技巧、专科知识、效果评估等方面不足。结论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使科室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大幅度提升。

  • 标签: 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岗前培训对新护士护患能力提高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所有152名新入院护士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岗前培训,应用沟通能力理论测试题和自行设计的新护士沟通能力满意度问卷表进行调查,SPSS11.7软件对反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护士培训前后沟通能力测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6,P<0.01)。医护患对新护士沟通能力满意度达89.2%-95.0%。结论全方位多元化的岗前培训能有效提高新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形成患者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的良好效应。

  • 标签: 新护士 岗前培训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入科医师的入科培训,使新入科医师能很快适应科室的工作环境。提高医护配合水平。方法应用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将112名新入科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名新入科医师进行常规的入科,未进行入科培训;实验组57名新入科医师在新入科第一天进行以科室物品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材料记账方法、电脑开医嘱规范、院感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入科培训,三周后对两组新入科医师在这五个方面的执行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新入科医师能很好地掌握了五个方面知识,其中四个方面的考核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入科医师中开展入科培训,能使新入科医师更好地了解物品放置位置,减少材料漏账,提高院感观念、提高医、护满意度,从而提高医护配合水平。

  • 标签: 入科培训 新入科医师 医护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珠海高新区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探索宫颈癌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本辖区4256名适龄妇女采用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初筛结果异常患者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DNA检测)、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4256名初筛妇女中发现异常病例79例,筛查阳性率为1.86%。其中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53例,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8例。结论对本辖区适龄妇女开展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对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宫颈癌 筛查 巴氏涂片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新市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死亡情况,了解近几年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为降低病人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新市区艾滋病疫情数据库、抗病毒治疗数据库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累计确认584病例中,病人115人中,已有3.25%的病人死亡,累计年死亡率由2010年的4.06%下降到2012年的3.25%。接受治疗者病死率(3.25%)远远低于未治疗者(17.86%),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病死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抗病毒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科查对薄弱环节,分析并探讨查对制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新生儿科5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务人员查对操作观察表进行资料收集和统计,运用SPSS17.0和柏拉图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查得分从高到低为喂奶时的查对、沐浴前后的查对、吸痰时的查对、给口服药时的查对、为患者补腕带时的查对、交接班时的查对、患儿转交接时的查对、标本采集交叉合血时的查对、外出检查时的查对、输血或血液品时的查对1、入院时的查对、出院时的查对。结论根据新生儿科的护士配备比例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增加治疗高峰期的护理人员配置2。护理人员自身也要坚守各自的岗位职责,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查对制度,使各项工作规范化、操作程序化,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新生儿科 查对 落实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方法开展以“提高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活动程序,针对导致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低进行要因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家长对新生儿基础护理、母乳喂养方法、预防接种、环境护理知识掌握率显著提高,实施前后患儿家长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从44%提高到70%以上,提高幅度为26%。患儿家长满意度由80%上升至96%及以上。目标达标率为108%;进步率为59%;圈员8项能力自我评价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家长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满足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迫切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圈员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新生儿家长 护理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提高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的各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母乳喂养各项措施。结果34例新生儿,纯母乳喂养31例,纯母乳喂养率91%,纯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结论落实有效的促进母乳喂养措施,可明显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 标签: 纯母乳喂养率 提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苏州高新区外来务工人员对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态度以及职业行为的现状,为制定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苏州高新区外来务工人员中抽取4家工厂共999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4.8%的被调查者知道《职业病防治法》的存在,57.3%的被调查者知道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但对于职业健康监护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相关知识得分的主要因为为性别(OR=2.166,其95%CI为1.513-3.100)、文化程度(OR=1.811,其中95%CI为1.384-2.371)、是否参加医保(OR=1.734,其95%CI为1.309-2.295)。结论外来务工人员对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较低,应加强教育,并针对不同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

  • 标签: 外来务工人员 职业卫生 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新生儿腕带佩带规范性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根据QCC流程进行查检,解析,制定对策,实施对策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活动前后新生儿腕带佩带规范率、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后品管圈进步率为23.29%,目标达成率为106.25%。结论运用品管圈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腕带佩戴规范率及护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新生儿腕带佩戴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新会区狂犬病疫苗接种依从性的方法,科学预防狂犬病。方法对不按照医嘱完成疫苗接种的狂犬病暴露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掌握影响接种依从性的因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结果新会犬伤门诊就诊者的疫苗接种依从率为86.71%,不依从原因主要是接种程序太长遗忘了接种和价格太贵,没空接种、没必要全程接种和副反应大也是影响原因之一。结论通过电话随访、知情同意和使用“2-1-1”程序接种等途径可以提高我区狂犬病疫苗接种者的依从性。

  • 标签: 狂犬病疫苗 依从性 &ldquo 2-1-1&rdquo 接种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大连市高新区近5年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VCT工作质量,为制定高新区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5月-2013年12月,对主动到大连市高新区2个VCT点进行艾滋病咨询及检测的求询者的咨询个案表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仅咨询未进行初筛检测的排除在外。结果997名求询者接受了艾滋病咨询服务及血清HIV抗体初筛,求询者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641;求询原因以发生危险性行为为主,占81.94%。发现初筛阳性者6名,阳性率为6.02‰。均为同性性行为感染。结论高新区自愿咨询检测求询者以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者、男男性行为者(MSM)居多,且在MSM人群中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

  • 标签: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是常用的技术操作,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操作,它不仅要求操作者要掌握解剖学知识,掌握好穿刺部位,整个操作还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才能提搞穿刺成功率,采集足够的血量,避免二次或多次穿刺,减轻患儿痛苦。

  • 标签: 新生儿 股静脉采血 一次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开展,降低新生儿红臀患儿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圈员评分,确定“提高新生儿红臀的修复率”为活动主题,筛选出导致新生儿红臀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针对原因所采取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新生儿红臀修复率为目的进行实施改进。针对原因锁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新生儿红臀的修复率。结果新生儿红臀修复率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为4.8天,红臀修复率为76.9%,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后为2.9天,红臀修复率为90%,目标达标率为131.2%,进步率为22.3%,红臀患儿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新生儿红臀的修复率。

  • 标签: 品管圈 新生儿红臀 修复率 修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三级综合医院的产科病房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的管理中,以达到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在科内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QCC小组,确定圈名、圈徽及主题,按照PDCA步骤对新生儿卡介苗的及时接种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从2014年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新生儿卡介苗的及时接种率由68.5%提高到了97.3%,达到成都市疾控中心要求的卡介苗接种率的标准。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提高新生儿卡介苗及时接种率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优质服务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更有利于护理质量和护理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持续质量改进的作用。

  • 标签: 品管圈 卡介苗 及时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PDCA模式在提高新生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新生儿科30名医护人员作为本研究对象,以PDCA模式实施为界限,其中2014年7月15日~2014年7月30日为干预前,2014年8月1日-2014年11月30日采取PDCA干预措施,即为干预后,对实施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前为84.5%,干预后为90.3%,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除无菌操作前,其他时刻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模式,采取强化培训、及时反馈等干预措施可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不同手卫生指征的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PDCA模式 新生儿病房 手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新生儿复苏质量的影响,解决提高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率的问题。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活动开展前对影响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要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提高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率的改进措施。结果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率由活动前的15%提高到活动后的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复苏质量得到了改进。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率,提升新生儿复苏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脉氧仪的使用率 新生儿复苏质量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奥巴马总统力挺美国的‘脑计划’,说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每投入1美元已得到146美元的收益,因此期望‘脑计划’也会带动产业的巨大效应。我国科学家也要通过我们原创性的研究,通过新技术的研发,推进我国的新技术革命。”在复旦脑科学研究发布会上,专家表示,中国脑计划将从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个方向全面启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制高点。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期
  • 机构: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国,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而管不住嘴的“无肉不欢、三高(高油高盐高糖)饮食”,迈不开腿的“以车代步、上班电脑扫描仪、回家沙发土豆”等因素正是胖子和正在成为胖子的必经之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