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免疫化法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的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5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手术或组织活检标本,分别行FISH法检测和EGFR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化染色检测,以FISH法检测为金标准,评估免疫化法的结果。结果与金标准比较,免疫化法检测NSCLC患者EGFR的突变中,灵敏度为38.9%,特异度为17.4%,阳性预测值为42.4%,阴性预测值为15.4%。结论免疫化法检测结果不够理想。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EGFR FISH法检测 免疫组化法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是表现为肾功能急剧下降的成人心脏外科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代谢学是通过对生物体液或组织中所有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进行高通量检测,分析代谢物与机体病理生理关系的一门学科。近年来,将代谢学技术应用于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对明确其发病机制、寻找简单无创的预后标志物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拟对代谢学在心脏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警作用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心脏外科 急性肾损伤 代谢组学
  • 简介:摘要运用按键精灵编程,链接病理数据库,自动录入免疫化切片各类信息,并以玻片打号机打印免疫化玻片,适用于手工及自动免疫化染色机进行免疫化及特殊染色。

  • 标签: 免疫组化 数据库 按键精灵 标签 玻片书写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8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常规护理)和研究(全面护理),每组各92例,将两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80.43,研究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5.65%,两对比对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面护理可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及时快速有效止血,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病理诊断中开展免疫化技术与特殊染色技术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2例肿瘤患者,分别行免疫化技术检查、PAS染色、网状纤维染色以及联合检查。对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免疫化技术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91.94,PAS染色技术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93.55%,网状纤维染色技术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90.32%,联合检测技术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100.00%,免疫化技术和染色技术检测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免疫化和特殊染色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化联合特殊染色技术对肿瘤患者行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最高,因此该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特殊染色技术 肿瘤 病理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常规诊断。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各36例。观察患者采取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给予止血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结果两患者均经胃镜最终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多数患者伴有腹胀、腹痛、呕血、血便等。观察中24h内止血成功率为91.67%,48h内止血率为100%,对照24h内止血成功率为77.78%,48h内止血率为100%,两的24h内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凝血酶应用于消化道出血治疗止血率要快于止血敏治疗。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诊断 凝血酶 疗效
  • 简介:摘要中药具有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作用。由于其多成分产生的多靶点效应,使其有效性、安全性难以评价。代谢学技术能整体和系统地分析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情况,符合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有助于揭示中药作用的分子机制。本文主要阐述了代谢学在中药有效性和毒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其在中药研究中的优势和不足。

  • 标签: 中药 代谢组学 有效性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超声波龈洁治患者,在超声波龈洁治所出现的不适症状的健康宣教。方法选择2017年8月-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洁牙中心进行超声波龈洁治的不同年龄段的患者80例,在超声波龈洁治后由洁牙科护士统一发放自测试卷,对不同年龄段的超声波龈洁治患者的健康需求,宣教探讨。结果患者通过对超声波龈洁治后的健康宣教提高了对牙齿保健重要性的认知。结论通过对超声波龈洁治患者健康宣教的实施,便于患者和医生在超声波龈洁治前更好的沟通,在洁治中更好地与医生配合,以达到最佳的超声波龈洁治的目的,更好地清洁患者牙齿,减少牙菌斑的产生,同时也能更好地清洁患者牙龈,减少蛀牙,牙龈红肿及牙周炎的发生。

  • 标签: 超声波龈上洁治 健康宣教认知 健康宣教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31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并分为观察(n=161)和参考(n=157),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为其实施血氧、呼吸等监测,一旦发现出血需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在此护理基础为观察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统计和比较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参考患者的14.01%,两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例患者死亡,总死亡率为1.24%,参考17例患者死亡,总死亡率为10.83%,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可显著改善其病情。

  • 标签: 上消化道大出血 病情观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诊胃镜诊治老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及治疗的156例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胃镜分析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胃镜检查分别诊断为消化性溃疡、食道癌、胃癌、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152例患者成功止血,3例转为手术治疗,1例死亡。结论采取急诊胃镜诊断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可准确作出诊断并找出出血原因,进行相应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老年患者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acutenonvaricealuppergastroinstinalbleedingANVUGIB)包括胰管出血、胆管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其临床表现与出血量大小有关,出血量小时,可表现为黑便,出血量较大时表现为呕血或血便,严重者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饮食习惯饮食不规律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可削弱胃黏膜保护屏障,增加胃酸分泌导致胃粘膜产生炎症,炎症进一步加重导致溃疡形成进而出血。(2)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生存于胃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会引起胃肠黏膜的慢性炎症,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3)药物刺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类固醇及非甾体抗炎药等,长期服用可损伤胃粘膜保护屏障,导致胃粘膜防御功能下降,使粘膜发生糜烂、溃疡甚至出血。出血量>5~10ml大便潜血试验出现阳性;当动脉或静脉血管受损时可由于出血量和速度增加表现出呕血、黑便等症状。

  • 标签: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药物治疗 内镜治疗 血管造影栓塞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胃镜下止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5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参与研究,临床上依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胃镜下止血方法进行治疗,就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对比。结果5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胃镜均明确诊断。钳夹或套扎止血成功率为93.8%、黏膜下肾上腺素止血成功率为92.3%、局部喷洒凝血酶止血成功率为92.0%。不同方法止血成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钳夹或套扎止血、黏膜下肾上腺素止血、局部喷洒凝血酶止血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临床上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止血方法。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止血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免疫化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活检样本中的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免疫化Envi-sion二步法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检验所收集的以明确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活检标本320例进行检测,分析p63、TTF-1、CK5/6及NapsinA等蛋白的在鳞癌和腺癌患者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鳞癌患者的P63及CK5/6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腺癌(P<0.05)。腺癌患者的TTF-1及Napsi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鳞癌(P<0.05)。结论使用免疫化技术对肺癌活检标本检测,对p63、TTF-1、CK5/6及NapsinA等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能够提高对肺腺癌与肺鳞癌鉴别的准确性,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 标签: 肺癌活检标本 免疫组化检测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病理分级及免疫化的比较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所的98例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粗针穿刺活检,与其术后活检标本的病理分级和免疫化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粗针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分级符合率为78.0%(Kappa值为0.48)、ER的符合率为97.0%(Kappa值为0.88)、PR%符合率为88.0%(Kappa值为0.69)、HER2符合率为95.0%(Kappa值为0.70)、Ki67表达的符合率为76.0%(Kappa值为0.48)。结论乳腺癌粗针穿刺活检可以准确预测ER、PR、HER2的表达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但是对癌症的分级与Ki67的检测符合性有待提高。

  • 标签: 乳腺癌 粗针穿刺活检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超声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018年我院入治老年心梗死患者150例,其中根据年龄分为A(60~70)岁、B(70~80)岁、C(80~90)岁,对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同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女性比例大于B女性比例大于A女性比例,其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为20%,其次是B并发症发生率为40%,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为C75%,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男性患者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并发症发生概率也在逐渐增加,年龄增长对预后产生消极影响,并发症概率更高。

  • 标签: 不同年龄 老年心肌梗死 心脏超声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外侧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肱骨髁骨折小儿16例,入院后全部采用手法复位经皮肤由外侧向内侧穿入克氏针固定,分析手术效果。结果参考国际通用的Flynn评定标准5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每个等级的肘关节提携角和屈伸功能相差5°。16例手术患儿早期均未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和Volkmann挛缩;远期观察肘部无手术瘢痕,无肘内翻畸形,全部获得随访时间24个月,其中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3.75%。结论选择外侧穿针固定治疗儿童完全移位的肱骨髁骨折,是经过临床实践证实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相对于内外侧交叉穿针,对尺神经损伤的几率更小,是临床可以推广的技术和方法。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动脉(STA)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桥本氏甲状腺炎(HT)甲状腺功能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3例HT患者划分为甲功正常、甲亢、亚临床甲减以及甲减,并选取同期健康者20例为对照,通过超声检查测量甲状腺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参数(Vmax,RI)。结果HT甲亢STA内径大于其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中STA的Vmax结果甲亢>甲减>甲功正常>对照,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T患者各组STA的R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用以通过STA血流动力学量化指标,判断HT甲状腺功能状态。

  • 标签: 桥本氏甲状腺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上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尿路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例尿路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11例,采用开放性切除术)和观察(11例,采用后腹腔镜手术),对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将两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后,可看到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胃肠道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对照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泌尿外科尿路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后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有效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后腹腔镜手术 泌尿外科 尿路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微创治疗方法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4例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了腹腔镜切开取石(14例)、经皮肾镜碎石(9例)、输尿管镜碎石(23例)和体外冲击波碎石(18例)四种微创方式,并比较分析四种微创手术治疗的成功率。结果腹腔镜切开取石成功率最高,达到100.0%;输尿管镜碎石成功率最低,仅有69.5%。经间比较,四种微创治疗术的成功率不同,腹腔镜切开取石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另外三种微创治疗(P<0.05)。结论患者尿路结石大小、位置及自身情况,决定了微创治疗手术方法。但不同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其中腹腔镜切开取石的临床效果最佳。在临床治疗中,应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微创治疗方法,可在必要时结合多种方法实施治疗。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微创 输尿管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治疗尿道结石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选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尿道结石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观察(n=60)采用护理干预,对照(n=60)采用常规护理。评价及对比两的围术期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的围术期康复指标相较对照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上尿道结石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优化术后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上尿道结石 护理干预 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 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