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高血压治疗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方法将1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8周后比较其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的成本效果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替米沙坦片(邦坦)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西药房对头孢抗菌的应用情况,包括药物剂型、用药频度(DDDs)等方面。方法选取2013年5月-12月我院西药房的800张头孢抗菌处方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与其临床使用情况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结果本组800张处方中,有口服型处方375张,其中以第一、二代头孢抗菌使用最多,分别占47.7%和40.3%;有针剂型处方425张,其中以第二代药物使用最多,占52.5%。根据临床使用前10位头孢抗菌的使用情况来看,其中以头孢西丁的DDDs值最高,为5.6,DDC值是41.3元/天,其次是头孢呋辛和头孢克洛,前者的DDDs和DDC值分别是4.1和104.8元/天,后者是3.2和62.5元/天。结论我院西药房对头孢抗菌的临床应用基本上趋于合理,不过仍存在部分头孢抗菌药用药频度上升和用药起点高等问题,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并通过进一步培训及教育来规范用药。

  • 标签: 西药房 头孢类抗菌药 临床使用 调查
  • 简介:摘要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基础,对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头孢菌素的神经毒性副反应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头孢菌素 神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他汀降脂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中的实际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选取具有可比性的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常规组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得到常规的治疗,对照组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外,还将得到他汀降脂的治疗。疗程为期5个月,治疗后分别测试两组间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脂(TG)以及血糖(BG)的数值和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得到他汀降脂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比常规治疗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脂(TG)以及血糖(BG)的数值和水平都明显降低。结论他汀降脂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起到降脂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值得临床治疗的应用。

  • 标签: 他汀类降脂药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UVB)联合组胺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窄谱UVB照射联合口服氯雷他定片外擦炉甘石洗剂治疗)和对照组(41例,口服氯雷他定片外擦炉甘石洗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60.9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窄谱UVB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玫瑰糠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玫瑰糠疹 窄谱UVB 氯雷他定片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和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3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采用辛伐他汀与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贝那普利治疗。用药10周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两组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的偶测血压比较,24小时、日间、夜间动态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例、对照组9例治疗前血脂异常,治疗后治疗组调脂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压谷/峰比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尤适用于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

  • 标签: 辛伐他汀 盐酸贝那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耐药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MBC)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耐药性MBC42例。全组化疗共l38个周期。中位周期数为4(21)个。结果CR4例,PR19例,SD12例,PD7例,总有效率(CR+PR)54.8%。全组中位缓解期6.1(2一l2)个月,中位TTP为7.2(2-l4)个月,主要剂量毒性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关节肌肉疼痛。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Ⅲ-Ⅳ°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16.7%。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耐药性MBC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标签: 紫杉醇顺铂晚期乳腺癌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复方甘草酸酐联合窄波紫外线以及组胺联合窄波紫外线针对治疗玫瑰糠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5月就诊的120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酐联合窄波紫外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组胺联合窄波紫外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5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06%,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酐联合窄波紫外线进行治疗玫瑰糠疹不但治疗效果显著,而且能够缩短患者的病程,值得在临床科室中广泛推广。

  • 标签: 复方甘草酸酐 窄波紫外线 玫瑰糠疹
  • 简介:摘要目的改善绝经期妇女取及临床症状。方法针对要求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的妇女分组观察,研究组肌注间苯酚40mg于行手术前半小时进行,对照组净取少量吸氧缓解精神紧张,观察临床各项研究指标。结果间苯酚在绝经期妇女取术中两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镇痛(95;2),阴道出血,全身反应(1.2;100)。宫颈口松弛(100;8);完整取出成功率(100;45);手术时间(2.45±0.5;8.63±0.7)。两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值均<0.05。结论术前30分钟肌注间苯酚是一种简单易行起效快,毒副反应小,病人容易接受的,在绝经期妇女取的术前用药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注 术前30分钟 间苯三酚 绝经期 取环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病区药房退现状,分析退的原因,以规范病区退药行为,减少退的产生。方法对我院病区2012年10月11日—30日,共计20天的退药单进行统计。结果2012年10月11日—30日退药单共1236张,退条目数3532,退总金额占药品总金额的比值为2.54%;退最多的科室为外科,产生退最多的因素为原因主要包括出院、更改医嘱、电脑输入错误等。结论我院各病区均有退现象,且退药量较大,增加了药品质量管理难度,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有待规范管理。

  • 标签: 病区 退药 住院患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进行二尖瓣成形的技术特点和可行性,评价其术后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3年12月4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21—68)岁,体重38-78kg。其中心功能(NYHA)IV级2例,Ⅲ级30例,Ⅱ级13例。二尖瓣前叶脱垂8例,后叶脱垂31例,前后叶均脱垂6例。体外循环下应用自体心包进行二尖瓣成形手术。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和左室舒末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术后3个月左心房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内径进一步缩小,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二尖瓣反流程度仍保持术后1周时效果。术后3个月心功能(NYHA)Ⅱ级2例,I级6例。心功能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自体心包片加固二尖瓣后瓣,可以有效保持瓣的伸缩性,同时达到满意的稳定性,近期效果良好,是一种凝并发症发生率低、心功能维护好、廉价的成形方法。

  • 标签: 自体心包环 二尖瓣关闭不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金属单和吉妮节育的避孕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7月到所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期妇女258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其中,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80例放置吉妮节育,对照组178例放置金属单,分别于放后1、3、6、12个月后进行随访,对两组实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节育脱落率、移位率、月经异常发生率和妊娠率均较低,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吉妮节育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避孕效果,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金属单环 吉妮节育环 避孕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吉妮的临床应用效果是否优于爱母。方法研究2001年-2012年在本院自愿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身体健康而无上环禁忌症者,208例放置吉妮,225例放置爱母。放置节育器后定期随访(术后1、3、6、12个月)。结果累计,12个月续用率吉妮97.1%、爱母91.1%。结论吉妮具有脱落率低,不良反应少,累计续用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爱母环 吉妮环 避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雌醇乳膏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的疗效。方法选择绝经后要求取妇女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取前一周予雌醇乳膏塞阴道、术前3小时阴道塞米索前列醇,术时用2%利多卡因5ml宫颈旁阻滞麻醉;对照组术前不给。结果观察组在软化、扩张宫颈,术中疼痛度度及取成功率上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醇乳膏联合米索前列醇于绝经后妇女取,可改善宫颈条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取成功率。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取环术 雌三醇乳膏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抗菌处方的具体情况进行点评,进一步促进门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某门诊2013年6月—2014年6月发放的684张抗菌药物处方作为点评对象,按照《处方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权威文献的相关要求,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作为参考依据,对684张抗菌处方的规范性进行点评。结果共筛选出不合理处方432张,占比63.2%;其中书写不规范与用药不合理处方分别为374张(占比86.6%)、58张(占比13.4%)。结论门诊抗菌处方不合理性较为常见,其中以处方书写不规范以及抗菌使用不当居多,为进一步提高门诊抗菌处方规范化,务必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门诊 抗菌药物 处方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子和子宫内膜抗体对女性不孕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为随机在本院收集的不孕女性患者134例,作为不孕组;并选择134例正常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与正常健康者的精子和子宫内膜抗体的阳性率,对比之下分析两种物质对女性不孕症的影响。结果经过对比可知,不孕组患者的精子和子宫内膜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比两组阳性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孕症与患者体内的精子和子宫内膜抗体的阳性率有关系,对临床的检测与治疗有一定意义,可向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孕不育 抗精子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药理和合理应用。方法本次医学观察对第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和药理应用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应用频率约为11.17,略低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高于第代头孢复方制剂和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本院第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较为合理,药物的合理有效应用,有助于医疗质量的逐步改善。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抗菌药物 药理 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商内环腔内法在治疗小儿包茎效果及优越性。方法应用内环腔内法对283例小儿包茎行包皮切术,分析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术后愈合时间及术后外观满意度等各项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5±1.23)min,手术时VAS疼痛评分为(0.36±0.12),术后24小时VAS疼痛评分为(1.78±0.75),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术后感染0.87%(2例),商滑脱0.43%(1例),术后水肿7.89%(18例),术后外观满意率为92.98%(212例),商滑脱者都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给予换药包扎,术后随访伤口无感染,愈合良好。结论应用内环腔内法行包皮切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方式标准,手术时间短,术后患儿痛苦减轻,术后易于护理,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美观等优势,而且采取内环腔内法解决了包茎患儿术中置困难的问题。

  • 标签: 中国商环 小儿包茎 内环腔内法 包皮环切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