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选取6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结果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2%;护理组发生率为6.25%。同时常规组满意率为71.85%,护理组满意率为93.75%(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其不良情绪,加快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机械通气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39例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对其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9例患者,经有效治疗和护理212例患者抢救成功,有效率为89%。结论对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通过对103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呼吸肌的锻炼、严格的呼吸道管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等综合措施。结果89例患者成功脱机,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脱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机械通气病人的科学的护理方式。方法对照组病人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病人除了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外,还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愈32例,好转11例,无效7例;对照组的治愈22例,好转14例,无效14例;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6%,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辅以心理护理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ICU机械通气病人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病人 监护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RICU的住院患者中,大都由于气管插管导致患者不能经口进食,临床上常需要留置胃管来给予患者必须的营养支持来配合治疗,从而改善潜在和已发生的营养不良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但是,长期留置胃管会导致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患者鼻饲时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个人总结如下。

  • 标签: 胃肠道 鼻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58例使用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改善气道湿化;促进排痰等临床护理经验总结了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过程。结果2007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因各种原因行机械通气患者58例中通过气道管理后,其中发生肺部感染5例,气道损伤1例,两者都有2例。结论有效的气道护理,提高了排痰效果,保持呼吸管道通畅,保证了有效通气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力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2001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500例各种原因需使用人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管理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在500例患者中425例经治疗顺利脱机并拔出气管插管顺利转出ICU,5例出现意外拔管,20例由于不能撤机行气管切开后序贯脱机,20例由于病情危重死亡,30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结论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呼吸道失去湿化过滤等功能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规范护理流程,提高防范意识,熟练掌握呼吸机通气原理的使用方法,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概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创造早日拔管的条件,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气囊 管理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在重症监护领域的应用日加频繁,使许多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总结132例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切实做好心理护理、气道护理、口腔护理、鼻饲护理、基础护理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机械通气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途转运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安全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8例长途转运需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在转运前的评估准备和转运途中的处理措施。结果28例危重病人在机械通气的支持下全部安全到达目的地。结论危重病人在具备有呼吸机等先进抢救及监护设备的救护车条件下,做好转运前病人的评估,准备好相关的人员和药品,途中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患者可安全到达目的地。

  • 标签: 危重病人长途转运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比例通气辅助通气(PA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采用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联合通气模式(SIMV-PSV),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采用PAV;结果PAV组患者VT、呼吸频率(RR)、呼吸时间常数(RCexp)、吸气流速(InspFlow)等指标均明显优于SIMV-PSV组患者相应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V组患者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压峰值(Ppeak)、吸气阻力(Rinsp)、呼气时间常数(RCexp)、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气分压(Pa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指标、撤机成功率与SIMV-PSV组相应指标间差异不明显,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PAV组患者舒适度优良率92.86%明显高于SIMV-PSV组82.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V操作简单,患者更舒适,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成比例通气辅助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专项护理对行鼻饲的机械通气(MV)患者饮食返流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68例MV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予MV专项护理)、对照组(34例,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MV时间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机械通气期间,干预组的饮食返流率为11.8%(4/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3%(12/34)(P<0.05);此外,干预组的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机械通气中可能造成饮食返流的相关隐患,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合理调节体位、改进置管方法及鼻饲方式,准确掌握吸痰时机,可有效预防MV所致鼻饲返流的发生。

  • 标签: MV 鼻饲返流 专项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呼吸机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器械,而机械通气是患有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在患病期间最常使用的一种医学支持呼吸的方法,目的就是为病人原发性疾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达到正常水平的时候,医护人员就应该及时的撤离呼吸机。因为机械通气本身就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比如VAP、VAPL等,在增加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基础上也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机械通气撤机的时机与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 撤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68例ICU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随机分为对照组(34)与护理组(34),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为70.59%,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采取预防性护理,能提升满意度,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应用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以改善病人的通气和氧合,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结果应用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在临床上广泛成为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生命支持、抢救和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结论近几年机械通气技术迅速发展,国内外同行对机械通气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人工气道首选经口气管插管,现就医护配合、气道护理、呼吸机参数调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叙述如下。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镇痛镇静治疗是重症监护室的常规治疗之一,随着镇痛镇静观念在ICU的普及,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本文综述了镇痛镇静治疗的定义、目的、指征、评估与监测方法及相关药物的选择,同时介绍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镇痛镇静集束干预策略及相关措施,即ABCDEBundle,包括每日镇静中的唤醒(Awakening)、呼吸同步(Breathing)、镇静和镇痛药物的选择或应用(Choice)、谵妄(Delirium)的监测和处理、早期(Early)运动(Exercise)和锻炼。

  • 标签: 集束干预策略 镇静 镇痛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机械通气的方法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2017年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9例小儿重症哮喘症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的治疗方法,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PH值、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的各方面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在治疗过后仅出现一例无效患者,出现并发症,治疗的成功率为97.44%。且经过治疗患者的动脉PH值、氧分压等有显著的上升,二氧化碳分压等有显著的下降。结论使用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机械通气治疗 小儿重症哮喘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