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3560例动态心电图(DECG)资料中检出53例室性心动过速(VT)进行了分析,根据VT发作特点,终止方式和频率将VT进行了分类,并重点讨论了VT与提前指数和易损指数的关系。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室性心动过速
  • 简介:具有心室长间歇的患者的自然病史和安置永久起搏器的指征,目前仍是一个在争论的问题。为了检验这个问题,本文复习了1990至1993年间463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资料,发现有1.5秒以上心室长间歇者共21例,男19例女2例,平均长间歇时限为2.1秒;其心电图改变依次为ST—T改变12例,窦性停搏8例,心房纤颤伴长间歇3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21例中仅2例有头晕,而且晕厥与长间歇有关;有1例患者安置了永久起搏器。全部患者经随访均存活。因此可认为1.5秒以上心室停搏并不少见,这些长间歇多为无症状性的,长间歇的存在不一定指示予后不良,对那些无症状的患者也不需要安置起搏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间歇 起搏器
  • 简介:目的:寻找电生理指标中对肘管综合征尤其是早期肘管综合征诊断中最敏感和可靠的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对50例52侧经临床及电生理诊断为肘管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电生理检测的指标有:前臂尺神经干电位、小指腕尺神经感觉电位、前臂段及肘段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针电极肌电图测定。结果:前臂尺神经干电位异常的阳性达到98%,是所有检测指标中最敏感的。结论:前臂尺神经干电位异常是早期诊断肘管综合征最敏感可靠的指标。

  • 标签: 肘管综合征 电生理指标 阳性率
  • 简介:呼吸控制的测定是研究能量代谢的重要方法之一。国内目前所测呼吸控制多数是测定肝脏等器官的线粒体。心肌组织由于其结构特点,测定其线粒体呼吸控制的文献不多。本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对测定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的条件进行了一点初浅的探讨。

  • 标签: 反应介质 心肌线粒体 呼吸 控制率
  • 简介:目的:调查南充市中心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肿瘤相关性抑郁的发生,并探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开展肿瘤相关性抑郁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470例恶性肿瘤患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临床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抑郁情绪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并进行卫生统计学分析。结果:收回有效调查表434份,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发生为47.0%。其中伴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症状分别为52.9%、30.0%、16.6%。统计分析显示,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与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慢性疼痛、行为状态评分(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KPS)、化疗方案种类、治疗相关副作用、文化程度、收入满意度、费用支付方式、知情情况相关(P〈0.05),但是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与肿瘤患病部位、家族史、居住地无关(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较高,临床医生应对肿瘤相关性抑郁提高警惕,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早防治。在治疗、护理躯体疾病的同时应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相关性抑郁 抑郁自评量表 发生率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对1例2-甲基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的分析,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为该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这名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血、尿串联质谱和气相质谱检查结果、X光胸片、彩超、头颅MR、脑电图以及诊疗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患儿3岁,主要临床表现初期以腹泻、呕吐为主,后来出现嗜睡、意识障碍,气促、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等。头颅MRI显示双侧侧脑室轻度扩张,脑沟、脑裂稍增宽。脑电图检查结果为界线性幼儿期脑电图,额、中央区尖波数次发放。血串联质谱检查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升高,尿气相质谱2-甲基-3-羟基丁酸明显增高,但未发现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和2-甲基乙酰已酸的异常,基因检测结果为hadh2基因第4外显子p.R130C突变。结论:2-甲基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症极为罕见,对有不明原因的难于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高氨血症、或不明原因的精神萎靡、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应警惕该病,可送血或尿标本进行串联质谱、气相质谱及基因分析,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遗传代谢病 2-甲基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症 串联质谱技术 气相质谱技术
  • 简介:目的:研究中国内江猪肾脏排泄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头孢唑啉(CEZ)血浆蛋白结合.方法:选择主要经肾脏排泄的CEZ为模型药,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其血浆蛋白结合.结果:中国内江猪静注CEZ后,其代谢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血浆清除(Cls)为8.35ml/kg·min-1,消除半衰期(t1/2β)为27.35min.中国内江猪血浆白蛋白浓度为455.4±17.44μmol·L-1,CEZ蛋白结合为80.59%~58.22%,解离常数为16.10±2.67μmol·L-1.结论:与正常人实验药动学参考值相比较,内江猪对CEZ的消除与人具有相似的规律,但清除明显大于人.侧面提示肾脏排泄功能可能较人强.内江猪血浆白蛋白浓度、CEZ蛋白结合较人低,而解离常数较人高,表明CEZ与中国内江猪血浆蛋白结合的动态平衡中,结合物稳定性差,处于游离状态的CEZ较多,更易于消除.

  • 标签: 异种移植 药代动力学 中国内江猪 头孢唑啉 血药浓度 蛋白结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