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老年病人股骨手术的椎管内麻醉方式.方法:选择老年病人63例,把病人分成3组:持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21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19例,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OCSEA组)23例,分别作硬膜外麻醉、常规腰麻及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及血压变化的情况.结果:硬膜外麻醉组的麻醉效果略差于另2组,CSEA组和OCSEA组的麻醉平面比EA组更易控制,OCSEA组的循环比其它2组更稳定.结论:小剂量、小容量、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适合老年病人下肢手术的麻醉.

  • 标签: 老年病人 麻醉方式 椎管内 股骨 复合硬膜外麻醉 手术中
  • 简介:目的:比较腭裂患儿修复术前后听力阈值变化以了解腭裂术后听力恢复情况。方法:检测24例腭裂患儿修复术前后48耳听力阈值,自身对照,x^2检验。结果:腭裂患儿行腭裂修补术前听力异常发生率93.8%,术后复查听力异常发生率为43.8%,差异极显著,P〈0.005。术前异常45耳。结论:早期行腭裂修补术对患儿听力的恢复和改善有明显效果。

  • 标签: 腭裂 腭裂修复术 电反应测听 听力阈值
  • 简介:目的:研究依据结石成分的健康教育对泌尿系结石复发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云南省昭通地区的治疗后的泌尿系结石病人327例进行研究,所有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163例,研究组1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包括:多饮水,适当活动,膳食均衡,少食牛奶及豆制品等一般性结石复发预防指导。研究组患者的预防措施包括对照组实施的一般性结石复发预防指导措施,同时,依据结石成分的不同给予不同的预防指导,如草酸钙类结石注重均衡营养,尿酸类结石限食嘌呤丰富食物,磷酸铵镁结石防止尿路感染等。定期随访6个月至2年,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复发率。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2年内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5.24%和7.69%,研究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不同结石成分的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相应成分的结石复发率(P〈0.05)。结论:根据泌尿系结石的组成成分,为结石患者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与复发率。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结石成分 复发 预防
  • 简介:目的:⑴探讨近视眼手术前后视觉诱发电位的幅值及潜时变化特征;⑵探讨近视眼手术前后P-VEP、F-ERG、P-ERG联合预测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重庆大学医电仪器公司产AVS-1000视觉电生理仪。对近视眼病例采用分组测量,术前均测F-ERG、P-VEP,部分病例增测P-ERG,术后均测P-VEP、F-ERG。结果:⑴眼术前P-VEP的AP100降低,LP100延长;术后AP100升高,LP100缩短

  • 标签: 近视 视觉诱发电位 视网膜电流图
  • 简介:目的: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前后的肌电图表现,了解肌电图定位与手术相符合程度及手术前后神经根压迫程度的变化。方法:使用日本充电MEB—5404K型肌电一诱发电位仪对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肌电图检查。结果:术前肌电图检查提示的神经根受损部位与手术中所见相符率为94.1%。术后肌电图显示神经根受压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肌电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根受压有定位价值及对术后效果有一定的评价作用。

  • 标签: 肌电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前后
  • 简介:对30名正常青年人分别采用左、右手按键测定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我们发现,当靶刺激或非靶刺激出现时,不同的手按键,各导联诱发的P3或P2波的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当靶刺激出现时,不同的手按键能引起按键手对侧半球后部P3波电位值的降低,而颅顶中线各导联之P3波电位值无明显差异。

  • 标签: 事件相关电位 按键 潜伏期 波幅
  • 简介:呼吸控制率的测定是研究能量代谢的重要方法之一。国内目前所测呼吸控制率多数是测定肝脏等器官的线粒体。心肌组织由于其结构特点,测定其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的文献不多。本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对测定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的条件进行了一点初浅的探讨。

  • 标签: 反应介质 心肌线粒体 呼吸 控制率
  • 简介:应日本贸易振兴会冲绳分会铃木富所长的邀请,中国四川省中药交流团一行4人于2001年3月对日本冲绳县的健康食品产业进行了考察.冲绳县在1972年才归还日本,受美军基地以及地域影响,其第一、第二产业欠发达,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其中冲绳县的健康食品产业发展迅速且颇具特色,对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很有借鉴价值,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 标签: 产业现状 健康食品 冲绳健康
  • 简介:目的:验证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应用于脑电信号分析时的有效性。方法:使用去趋势波动分析算法分析不同状态下的脑电信号,把得到的标度指数值进行比较。结果:从心算状态、睁眼状态到闭目安静状态的标度指数越来越大,这表明从心算状态、睁眼状态到闭目安静状态下脑的动力学活性越来越低,并且在时间上具有长程相关性。结论: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在探索不同脑功能状态下EEG的标度指数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 脑电信号 标度指数
  • 简介:目的:探索睡眠剥夺对健康成人睡眠脑电图(PSG)的影响.方法:选择34名健康成人志愿者行睡眠剥夺36h,作睡眠剥夺前后的PSG整夜监测.结果:与睡眠剥夺前相比,健康成人PSG表现为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NREM中的第1阶段睡眠减少(P<0.05),第4阶段(S4)睡眠增多(P<0.01).结论:睡眠剥夺后再睡眠,健康成人通过其NREM睡眠阶段中S4的比例作为“补偿”.睡眠剥夺可影响健康成人的脑电生理活动.

  • 标签: 健康成人 睡眠剥夺 睡眠脑电图
  • 简介:本文通过对25357名7岁以内儿童的体重、身长计算Kaup指数。计算方法:我们将25357名儿童按年龄,性别,地区作了个体评价,并了解Kaup指数的分布情况。在25357名儿童中,其Kaup指数呈正态分布,以15~16为中心,14~18者在第15~第85百分位之间,故以14~18为正常,<10在第三百分位以下为消耗症,>120在97

  • 标签: Kaup 个体评价 计算方法 渡口市 营养不良者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早期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Sb)的高低将174例患儿分成两组:甲组110例,为相对低胆红素浓度组(Sb≤342μmol/L);乙组64例,为相对高胆红素浓度组(Sb〉342μmol/L)。两组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17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共有218耳异常(62.6%),甲、乙两组比较,乙组异常率明显增高(P〈0.01),甲、乙两组V波反应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有影响,异常率与浓度升高呈正相关。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简介:以NaoH溶液(0.01N)滴定法观察正常小白鼠十二时畏基础与最大胃酸分泌量及利血平性胃溃疡小白鼠的最大胃酸分泌变化,并在基础与最大分泌节律的峰,谷值时辰分别电针“足三里”穴,观察其胃酸分泌变化。结果:1.正常小白鼠基础与最大胃酸分泌均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夜(酉~寅时)多于昼(卯~申时),二者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25)。基础分泌峰值在酉时,

  • 标签: 胃酸分泌 基础分泌 平性 最大胃酸分泌量 昼夜节律性 谷值
  • 简介:目的:观察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条件下,胎鼠(E14.5,E17.5),新生鼠(P0,P4)以及成年鼠肝脏中鼠β-防御素3(mouseβ-defensin3,mBD-3)基因表达。方法:100只孕鼠随机平均分成2组:LPS感染组(E14.5、E17.5、P0、P4、a-dult),正常对照组(E14.5、E17.5、P0、P4、adult)(n=50)。LPS感染各组分别于E13.5,E16.5,E17.5(Embroynicday)天,孕鼠腹腔注射550μg.kg-1LPS(100μl),同时正常对照组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h后取出肝脏。提取RNA及蛋白,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mBD-3的RNA及蛋白表达;同时取出左半肝经4%多聚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mBD-3的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肝脏在胎鼠以及新生鼠期均未检测到mBD-3的表达,而LPS感染组小鼠肝脏在胎鼠以及新生鼠时期均检测到大量mBD-3的阳性表达,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mBD-3在正常的胎肝以及新生小鼠肝脏中未检测到表达,在LPS的诱导下,其在不同发育期小鼠肝脏组织中表达均明显增高。这提示不同发育阶段小鼠肝组织在受到外界感染侵袭后,mBD-3可能是肝组织抵抗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抗菌分子。

  • 标签: mBD-3 胚胎 小鼠 RT-PCR Westernblotting 免疫组化
  • 简介:对150名8~10岁健康儿童进行了EEG的观察,并对45名异常者进行了三年的观察,对于儿童中异常波的认识有新的发现,认为:基本节律的改变是儿童脑发育的障碍。基本节律正常,即使HV中有痫样波形,是由于儿童身体结构发育不恒定所致,要注意HV中的延迟反应慢节律的增多,是儿童异常脑电图诊断的一种根本依据。

  • 标签: 健康儿童 EEG 异常比
  • 简介:本文分析了14组不同时间长度的数据段,从脑电背景和突发(异常)脑电活动两个方面观察其对BEAM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数据段对脑电图背景分析的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异常成分含量的数据段随其含量的多寡结果各异。异常成分含量大于25%的数据段对BEAM结果影响显著(P<0.01)。本文提出:1.脑电背景分析,可截取不少于30秒数据段分析。2.突发(异常)脑电活动分析,截取的数据段必须含有25%以上的异常成分。3.对背景活动和突发(异常)成分分别进行分析,有利于获得两者各自的特征,结果更准确。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电图 频谱 数据段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重症儿童手足口病(HFMD)不同病情阶段视频脑电图(VEEG)的特征。方法:对48例重症HFMD患儿的VEEG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展期,48例患儿VEEG均有异常,异常度与脑炎改变基本符合,与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一般以背景慢波及额颞区的放电为主要特征,重度VEEG异常者变化各异;好转期大多数患儿背景逐渐恢复,浅睡期额颞区出现散在的尖(棘),尖慢(棘慢)波;康复期重度VEEG异常恢复慢,残留局灶或多灶性放电及背景慢波。结论:掌握HFMD不同病情阶段的VEEG特征,对病情的治疗、康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脑炎 癫癎 视频脑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单亲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抽取单亲医学生78名。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290)测查被试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查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结果:单亲医学生总体平均主观幸福感指数为92.36±11.38。对单亲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身心健康、人格诸因子的关系在Ct=0.30水平上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抑郁、神经质、人际敏感、内外向、焦虑、其他6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单亲医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中等偏下水平;抑郁、神经质、人际敏感、内外向、焦虑等是影响单亲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单亲医学生 心理健康 主观幸福感 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