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观察生物治疗联合化疗对结肠癌患者体内IL-10表达的影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比较生物治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结肠癌患者IL-10的影响,并检测结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IL-10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生物治疗加化疗组较单纯化疗能更好的降低结肠癌患者IL-10的表达,外周血IL-10在化疗前呈强势表达,化疗后IL-10表达减弱,甚至有向Th1类细胞因子漂移的趋势.表明化疗可降低结肠癌患者IL-10的表达,化疗加生物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免疫状况,抑制肿瘤生长,有助于改善预后和康复.

  • 标签: IL-10 患者 结肠癌 生物治疗 表达 化疗前
  • 简介:本文从两方面跟踪观察了3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前、治疗1月、1年、2年后)连续高频节段(SHFCS)的变化。(1)SHFCS数量的变化,37例心肌炎患者初诊时,共有117个SHFCS(人均3.16±1.61),治疗1月后SHFCS减少到87(人均2.35±2.12),1年后人均2.00,2年后复查人均1.33。对照组24例正常女青年的SHFCS数不变,基本保持稳定(P>0.05)。(2)按崔氏[1]提出的sHFCS判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标准,初诊时,37例患者中有34例阳性(占91.8%),治疗1个月后,阳性人数为19(占51.35%)。由此可见,SHFCS有可能成为一个诊断心肌炎和评估药物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

  • 标签: 连续高频段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正常人
  • 简介:通过比较脑肿瘤患者和正常人脑脊液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并对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以寻找肿瘤特异脑脊液蛋白.以脑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的脑脊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pHgradient,IPG)2DE分离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后,用ImageMaster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得到肿瘤患者脑脊液蛋白点924个,正常脑组织蛋白点607个,匹配512个,匹配率分别为55.4%和84.3%,去冗余后发现,有35个蛋白点只在脑肿瘤患者脑脊液图谱中出现.肿瘤患者脑脊液和正常对照脑脊液双向电泳图谱有明显差别,但是本实验尚未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所以未找出肿瘤特异蛋白.

  • 标签: 脑肿瘤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脑脊液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7例肿瘤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肿瘤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而CD8^+T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流式细胞术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的检测具有快速、敏感、准确的特点,对于评价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肿瘤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分析80例老年前期,98例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全信息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显示:二组患者平均心率及5次心搏最大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5次心搏最小心率及最大最小心率的差有显著差异(P<0.05),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明显低于老年前组(P<0.05),其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高于老年前组(P<0.05),提示老年组高血压病患者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明显,并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 标签: 高血压病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本文按“子午流注”“纳子法”,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昼夜间不同时辰脑血管充盈指标变化,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充盈指标夜间诸多时辰均较白昼有所降低或显著降低,并且是以寅丑时的降低更为显著。本文所显示最低时辰变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发时间相一致。以证明脑血管充盈指标降低是形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时间治疗学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

  • 标签: 脑血管充盈指标 脑血管病 缺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