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磁感应热疗计划系统(MHTPS)需要向计划医生提供更加直观的三维病灶属性,以辅助制定最优适形热疗计划。传统方法需手动勾画所有包含目标的片层,而后进行三维重建,分割耗时巨大,无法满足临床实用性和高效性要求。本研究针对手动分割效率较低的问题,探究了新的热疗计划系统中组织器官分割方法,引入并优化基于多方向片层的薄板样条最小能量半自动分割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割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人体组织器官和肿瘤的二维轮廓和三维模型,解决磁感应热疗计划系统中三维治疗靶区的适形确定问题,显著改善了传统手动分割方法的效率,可集成至计划系统使用,减轻医生和物理师负担。

  • 标签: 磁感应治疗 热疗计划系统 适形热疗 医学影像 器官分割 薄板样条
  • 简介:据2008年6月1日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前主席约翰·伯杰龙发起一项大规模的破译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目标是花费约10年时间将人体所有蛋白质归类并描绘出它们的特性.并揭示它们在细胞中所处的位置及每种蛋白质与其他哪些蛋白质存在相互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就已经启动了基因组计划,并经过13年的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 标签: 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破译 人类基因组序列 《自然》杂志 基因组计划 相互作用
  • 简介:目的分析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用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验证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4年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行放射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10例,年龄45-71岁,中位年龄56岁。采用7野均分(0°、52°、104°、156°、208°、260°、310°7个角度)进行计划设计及剂量分布计算,获取归零野和实际野验证时叶片位移偏移、射野通过率,并将EPID归零野验证结果与PTW电离室矩阵归零野验证的射野通过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PID归零野和实际野验证获得的叶片偏移1mm以内百分比数值的绝对值差异不大,但在208°、260°及310°3个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射野验证通过率在0°、5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04°、156°、208°、260°、31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ID归零野验证时获得的射野通过率与PTW电离室矩阵的验证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PID可以应用于调强计划的验证。

  • 标签: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验证
  • 简介:射野方向观视是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重要的射野设计工具.为增强其效果,现通过图像融合,将轮廓线构建的三维表面图像融入到DRR中.其中DRR由光线跟踪生成,三维表面由OpenGL库生成.结果表明,能有效突出射野方向观视中的感兴趣部位.

  • 标签: 治疗计划系统 射野方向观视 数字重建放射图像 OPENGL 图像融合
  • 简介:目的设计一套适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治疗手术的计划系统。方法采用线性布源原则,设计结合立体定向手术方式的粒子植入治疗计划设计模块;采用基于图形处理单元的粒子剂量快速计算方法,进行放射剂量场的实时计算和更新;研究术前MRI图像和术后CT图像的自动配准和融合方法,实现术后剂量的定量验证,并提出一种基于体积重合率的剂量比较方法。结果实现了一套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的神经外科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软件。经临床试用,完全满足临床需求。结论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辅助医生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的术前治疗计划设计、优化和术后的放射剂量验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立体定向 放射性粒子植入 治疗计划系统 剂量验证 图像配准
  • 简介:在国家863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将自行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套基于19单元整体集成式微小变形镜的轻小型“活体人眼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做了改进,研制出基于37单元微小变形镜的“活体人眼视网膜细胞自适应光学成像仪”。经实验应用,可稳定获取更高分辨率的相对于黄斑中心凹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视网膜细胞图像,以及更高分辨率的眼底视网膜毛细血管图像。

  • 标签: 国家863计划 光学成像仪 临床应用 自适应 膜细胞 人眼
  • 简介:目的 为了使中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软件(Chinese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以下简称CHIS系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不断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医院实现现代化管理。方法 我院从北京众邦慧智计算机公司引进了CHIS软件系统,同时配备了与之相适应的网络及微机设备,采取技术、管理同时并举的方法,分四个环节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这四个环节为:①技术维护,②组织管理,③培训辅导,④信息产出。结果 CHIS系统在我院运行的两年多时间里,应用该软件系统,大大提高了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综合效益,引导全员参与管理,促进了医护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结论 我院借助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参与管理,在管理上实现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三个转变,强化了医院管理,为2001年医保工作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中国医院 医护人员 医保 医院管理 整体水平
  • 简介:临床检验设备管理是指仪器设备购置、验收、作业指导书、标识、使用、维护、核查、存放、停用、记录、报废等各种活动。文章阐述临床检验设备管理员负责临床检验设备申购、使用、维护维修和检定校准及报废管理,并负责建立和保管临床检验设备档案、核查归口;各专业组管理员负责编制作业指导手册,保管该组所配置的临床检验设备;关键临床检验设备由检验科主任授权专人使用。严控临床检验设备申请购置制度,落实安全维护人员制,对临床检验设备维修、检定实行制度管理,各环节详细记录,保证临床检验设备正常运行。

  • 标签: 医疗设备 设备管理 临床检验 维护保养
  • 简介:目的探讨计划(plan)、实施(do)、查核(check)、处置(action)(简称PDCA)管理循环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常规模式下进行消毒的手术器械包、辅料包5000个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实施PDCA管理循环模式后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的手术器械包、辅料包5000个作为观察组。记录湿包发生率及原因,并进行分析。对各组成员进行PDCA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为百分制,记录各小组成员的分数。结果实施PDCA管理循环模式后,湿包发生率从10.60%降低到1.22%;两组间湿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经过培训后,对工作人员进行湿包产生的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从73.91%提高到了10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循环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的发生率,能够有效地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计划-实施-查核-处置(PDCA)管理循环模式 压力蒸汽灭菌 湿包 质量控制 标准化流程
  • 简介:本次研修班将特邀关节外科领域知名专家、教授和麻醉科、疼痛科、康复科、营养学等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就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管理与加速康复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答疑解惑。会议时间:2016年9月10-11日会议地点:成都市锦江宾馆(成都市人民南路二段80号联系人:宁宁18980601371;高艳13981825283;胡钦胜18982033056。

  • 标签: 围术期管理 关节置换术 顶尖专家 关节外科 二段 人民南路
  • 简介:1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物材料和医用装置民族工业近2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高新技术的医用装置(MedicalDevice,或称医疗器材、卫生装备、医疗器械)工业迅速发展,在医疗卫生事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7年全世界医用装置产值达到1370亿美元,按目前10%的增长率,医用装置在不久将来会达到药品的总产值(目前药品的总产值约2000亿美元)。1997年美国的医用装置产值为577亿美元(占世界的42.1%,230美元/人年),欧共体为370亿美元(占世界的27.0%,240美元/人年),日本为198亿美元(占世界的14.5%,80美元/人年),加拿大为28亿美元(占世界的2.0%,130美元/人年),澳大利亚为11亿美元(占世界的0.8%,80美元/人年),中国约为25亿美元(占世界的1.82%,2.08美元/人年)。

  • 标签: 生物材料 医用装置 医疗器材 监督管理 临床研究申请 提高产品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门诊病人所有检验单配套所需的采血管、尿瓶等耗材总数的计算机自动化判断并将该部分费用可计到检验费用中。方法以天津市海河医院为例,对所有检验单进行"分堆组合",将可共用一个标本容器的检验单划为一"堆",医生开单后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判断哪些单子可以共用一个标本容器,进而生成配套所需管、瓶等耗材的总数量并计费。结果应用该模式,可大大优化医院流程,省去人工判断管、瓶等耗材总数的工作量,计费准确无误,同时可以大大缩短病人就医的活动路径,严格避免由于需补计采血管等费用而产生的二次缴费。结论在实现医院管理计算机化的同时,如能将人的逻辑思维编写到程序中,会产生更大的效益。

  • 标签: 门诊实验室检查 采血管 尿瓶 分堆组合 自动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