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 方法: 以我院于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 164 例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 82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程度。 结果: 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情绪功能、呕吐症状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疼痛程度比较,研究组患者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发生率对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患者采取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 生活质量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流程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择取本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12月时段内诊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共 40例,随机划分为参照组( 20例)和观察组( 20例)。即患者均施行靶向治疗,但参照组为传统护理,观察组为流程化护理,比较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 SAS评分和 SDS评分优于参照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参照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30.00%,观察组为 5.00%,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于靶向治疗的前提下联合流程化护理模式,既可改善机体心理状态,还可预防用药后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流程化护理 恶性淋巴瘤 靶向治疗 心理状态 用药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在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对部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实施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治疗,对结果分析。结果: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在临床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效果突出。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实施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实施治疗,对正常组织损害比较小,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多柔比星 纳米药物 递药系统 三阴性乳腺癌 靶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护理质控中“鲶鱼效应”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健康管理中心2010年1-6月在职的48名护士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4名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24名则给予“鲶鱼效应”管理模式,进一步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管理前,两组CIRN评分、MB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CIR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BI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在护理管理工作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结论 “鲶鱼效应”在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护理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水平,降低职业倦怠程度,并提高对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 标签: 健康管理中心 体检护理 质控 “鲶鱼效应” 管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症、肢体功能及自我效应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1月与2019年12月,从研究期内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名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于研究期内于我院完成手术治疗,利用双色球分组原则对所有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定义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进行常规护理,后组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不同护理方法实施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肢体与自我效应感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并发症案例(6.67%),对照组患者中出现6例并发症发生案例(40.0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x2=4.0431,p=0.0443);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与自我效应感评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于术后并发症预防,肢体功能与自我效应感改善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腰间盘突出症 术后并发症 肢体功能 自我效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