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一个高危险性的工作,其职业安全一直备受关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 主要 来源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手术 室 护士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其接触锐器、病毒源、感染源 、放射源 的几率较高 , 同时,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较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心理承受的压力较大。本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进行了简要概述,提出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并就如何进行手术室护士执业安全防护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职业安全 防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 临床护士职业获益感在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我院 80名临床护士采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施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分值高于中等,工作投入的分值优于中等水平,工作投入和职业获益感呈正相关( P<0.01)。结论:职业获益感能对护士的工作投入有良好的体现,并且提升护士职业获益感水准,同时能使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此调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士 获益感 工作投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外科护士在工作中面对的多数是外伤患者,而其病情存在复杂多变性,且必须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这些因素对外科护士的健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存在着被感染的危险,各种理化因素也对外科护士的健康存在着潜在影响。如今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院感染认识的不断提高,外科护士工作环境中的特殊性导致的多重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存在的现状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个人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和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防护,尽量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做好日常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保护外科护士的身心安全是避免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外科护理,工作防护,意识危险因素,安全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在国内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卫生管理越发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公共卫生管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制约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此,本次研究基于公共卫生管理中现存问题,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公共卫生管理 问题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防治干预,研究公共卫生服务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 5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高血压的防治干预,然后将患者防治前后的身体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在进行了防治干预后,血压均有了明显的降低,同时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也更能配合医生的治疗。患者在对疾病的认知方面较治疗前增加了 30%, 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公共卫生服务在对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干预过程中,使患者的血压有了明显的降低,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促使患者生活方式更加健康,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公共卫生服务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希望在公共卫生中多加重视对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干预。

  • 标签: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高血压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析门诊采血室护士导致其 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并分析具体的职业防护措施。 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均来自于 2016 年 1 月份到 2019 年 1 月份中在我院发生的 20 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护士,并对其发生血源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 结果:通过本次研究表明,门诊采血室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多是因为自身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以及采血操作不规范,在处理针头锐利器不当时等多种因素导致的。针对护士出现此类问题采用一定的职业防护措施,因而降低了采血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概率。 结论:门诊采血室护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预防标准措施,以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保护自身的健康安全

  • 标签: 门诊采血室,血源性,职业暴露,职业防护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卫生护理干预对口腔疾病治疗效果与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 2018年 1 月到 2019年 5 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 200 例口腔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平分为每组各 100 例的 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卫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牙周指数改善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观察患者 牙周指数改善情况后可知,治疗前,两组牙周指数无显著变化( p > 0.05 );治疗后, B I、 PD及 PLI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 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 P< 0.05)。 结论 对口腔疾病患者实施卫生护理干预 能减少牙龈出血情况, 牙周探诊深度得以改善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影响治疗成效的因素较多,必须从多角度加强护理,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全面

  • 标签: 卫生护理干预 口腔疾病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有明确结论抗肿瘤药物能引起护士职业损伤,本文综述了抗肿瘤药物的现在使用状况,护理职业损伤的定义,肿瘤科护士的职业损伤和表现,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措施,以及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 标签: 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抗肿瘤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方法 对我科近 3 年来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进行比较。 结果 经调查统计,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包括针刺伤、洗胃时被患者呕吐物喷在身上等情况。通过实施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急诊科护士的职业暴露情况的得到有效的改善,各种类型职业暴露的发生例数明显 减少,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大幅提高,不良防护行为明显下降,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处理率大大提高 。 结论 充分认识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同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强化防护意识,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重视感染管理,做好安全防护,有效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改善防护不利的现状,切实保护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提升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减少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实习护生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与自我防护现状,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实习护生的自我防护能力。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我院的 60 名 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现状问卷调查。 结果 100%的实习护生认为护理工作具有危险性,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等,而在自我防护方面,实习护生在清洁、隔离及意外伤害上报等自我防护方面均有欠缺。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实习护生对职业危害的认知情况良好,但自我防护的掌握情况有待加强。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极易发生职业损伤,应加强对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制定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改善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现状,降低实习护生的职业风险。

  • 标签: 实习护生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 随着现代社区医院的建设发展,人们加强了对基础社区医院用药管理的关注度,加强社区医院西药药房管理质量,也是实现社区医院转型,优化社区医院医疗品质,经济效益,用药安全的关键。本文立社区医院的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进行研究,对于优化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新形势下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西药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药品管理与发放
  • 简介:【摘要】 目的 : 研究 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本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效果 。 方法: 选取 2015 年 -2019 年间的 160 名学生, 将 2016 级 40 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养模式,将 2017 级 40 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组,采用系统性教学改革方式提高职业素养,对比两组学生实习成绩和优秀率。 结果: 研究组的实习成绩和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05 )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通过 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本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的实行,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有明显的提高,此教育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职业素质培养 本科护理学 改革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