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恒牙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活髓切断时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7月,研究期间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龋源性露髓恒牙共计80例,其中包含80颗牙,为了分析髓切断术的效果,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有40例患者,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有40例患者,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治疗,但方法不同,分别是对照组使用根管治疗术、观察组使用活髓切断术治疗,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对其临床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相对于对照组(92.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相对于对照组(25.0%)较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对相对于观察组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活髓切断术进行恒牙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活髓切断术 恒牙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恒牙髓切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口腔科治疗的60例龋源性露髓恒牙患者选取,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髓切断术、根管治疗术,各为30例、30例,将治疗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比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22.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仅为10.00%,差异值具有对比性(P<0.05)。结论:在治疗龋源性露髓的恒牙方面,髓切断术的应用价值显著,不仅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而且可以对术后不良反应率进行控制,给予健康牙髓组织有力的保证,同时保证患者较高的接受度。

  • 标签: 恒牙 活髓切断术 根管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近几年,由于国内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红枣消费将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 标签: 养生 服务 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蜡样芽孢杆菌菌片辅助药物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腹泻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急性腹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奇偶数法分为2组,所有人员均给予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蜡样芽孢杆菌菌片辅助治疗,对比分析组间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效率为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效率为79.54%,有差异性(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2组治疗前粪便次数无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粪便次数明显较对照组减少,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妊娠合并急性腹泻患者,运用蜡样芽孢杆菌菌片辅助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体征,减少排便次数,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蜡样芽孢杆菌活菌片 妊娠 急性腹泻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衰指数对新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接治的 50例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 25例和对照组患者 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新素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超声心衰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左心房、左心室、 LVEF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压力、 E/Ea 指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予以新素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加以施行超声指数评价,能够对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的相关指标提供全面、客观、量化等作用,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心衰指数 新活素 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双歧杆菌三联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效果探讨。方法: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行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双歧杆菌三联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腹泻症状积分均得以降低(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清蛋白、神经肽水平均得以明显升高(P<0.05),血管活性肠肽、5-羟色胺水平均得以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5.0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两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双歧杆菌三联菌肠溶胶囊与蒙脱石散联合,临床有效性高。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双歧杆菌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是保障我国民生食品安全的基石。因此,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实验室质量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多角度对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进行探究,提出加强快速检测工作体系建设的优化及建议,以期为相关机构人员提供新的管理思路,提升快速检测实验室的工作质量,使快速检测技术在保障食品农产品的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

  • 标签: 食用农产品 快速检测实验室 质量控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4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同时两组均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观察组同时加用双歧三联菌胶囊,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TNF-α、 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 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7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 TNF-α、 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TNF-α、 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为( 2.56±0.85)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且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双歧三联菌 ;炎性因子    潰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非特异性、结肠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血便、腹痛、腹泻等 [1]。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明确,但近年来学者普遍认为其发生与氧自由基有关 [2]。 5-氨基水杨酸和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美沙拉嗪是一种 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研究证实,其具有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症因子,清除氧自由基,降低氧自由基对肠道黏膜造成的损伤等作用 [3]。本研究旨在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腹泻治疗中实施双岐三联菌片联合蒙脱石散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小儿腹泻者70例,随机划为2组:对照组(35例)、研究组(35例)。对照组执行蒙脱石散方案,研究组则施于双岐三联菌片联合蒙脱石散的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 双岐三联菌片+蒙脱石散施于小儿腹泻中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各项症状的缓解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肯定。

  • 标签: 双岐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酸杆菌菌制剂联合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环境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260 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 130 例,分别实施 甲硝唑栓 与乳酸杆菌菌制剂联合 口服甲硝唑片 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阴道微环境的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 阴道 分泌物无异常、 阴道 pH 值 > 4.5 、 胺臭味试验 呈阴 性 以及 线索细胞 呈阴 性 的例数均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 显著高于参照组, 有统计学价值( P<0.05 )。 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乳酸杆菌菌制剂联合 口服甲硝唑片 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阴道微环境,值得借鉴。

  • 标签: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 甲硝唑 细菌性阴道炎 阴道微环境
  • 简介:摘要: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对药物活性成分实施定期质量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药品生产的适应功能性,还可以满足国家对于药品生产的具体要求。本次研究对普通制剂品种珍视固本液进行年度质量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产品质量回顾 药物活性成分 珍视固本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时间段内,选择200例来我院接受急性胃肠炎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使用单一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显著低于联合用药治疗的研究组(78%),2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本次研究中采用联合药物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中,2例出现口干、2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使用单一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8例出现口干、11例出现头晕、11例出现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胃肠炎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菌片治疗方案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的几率较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奥美拉唑肠溶片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急性胃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采用美沙拉嗪、双歧杆菌四联菌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19.2~2020.2本院88例活动期UC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抽取44例口服美沙拉秦治疗,归为对照组;另44例加服双歧杆菌四联菌片,归为研究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61.36%,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活动期UC患者实施美沙拉嗪、双歧杆菌四联菌联合治疗的方案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显著减轻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美沙拉嗪 双歧杆菌 四联活菌 活动期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菌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34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病症,入组时间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分组方式以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开展,分别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菌(实验组,n=67)及单纯美沙拉嗪(对照组,n=67)开展病症干预,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炎性因子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白介素-4水平及白介素-8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菌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可优化疗效,减少炎性因子。

  • 标签: 美沙拉嗪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活动期 溃疡性 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美沙拉嗪+双歧杆菌四联菌来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各有45例的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而联合组采用美沙拉嗪+双歧杆菌四联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的具体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项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菌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方法:取我院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 100 例,随机 分研究组( 双歧杆菌三联菌散 ) 与对照组(醒脾养儿颗粒) 各 50 例,评估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时间短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P< 0.05。结论:对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 采用双歧杆菌三联菌联合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值得借鉴 。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婴幼儿肺炎 继发性腹泻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蜂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方法。样本提取、净化后,经乙腈-水流动相体系洗脱,C18色谱柱分析后,利用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定量准确来检测氯霉素,可以用来快速筛查蜂蜜和蜂王浆中的氯霉素残留。

  • 标签: LC-Ms/Ms 蜂蜜 氯霉素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基础免疫后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接收的脊灰疫苗接种婴儿10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婴儿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观察组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基础免疫。比较两组婴儿免疫前后的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结果:免疫前的I型和II型、III型中和抗体水平比较,P>0.05;免疫后I型和II型、III型中和抗体水平高于免疫前,观察组I型和II型、III型中和抗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基础免疫的婴儿I型、II型的抗体水平稍低于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应在婴儿4岁时加服1次脊灰减毒活疫苗,增强脊灰的免疫保护作用。

  • 标签: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 疫苗基础免疫 脊髓灰质炎 中和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