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新型便携固定架治疗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从我院挑选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70例长骨骨折患者,并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对照组实施传统外固定架治疗,研究组实施新型便携固定架治疗。对两组患者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愈合时间为(110.34±10.20)d,住院时间为(19.20±6.91)d,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29%,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长骨骨折治疗中,利用新型便捷固定架治疗方式,可以加快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型便携式外固定架治疗 长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母婴同室新生儿旁护理中共同参与护理与传统常规护理的不同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母婴同室的84例产妇作为实验样本,时间在2018年7月-2019年7月,参照双色球法分为甲组和乙组,产妇例数各为42例,运用的分别是传统常规护理、共同参与护理,对比2组不同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甲、乙组产妇经过护理后,其紧张情绪评分比护理前低,乙组比甲组低;对新生儿护理技能评分比护理前高,乙组比甲组高,均为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常规护理,母婴同室新生儿旁护理中开展共同参与护理对缓解产妇负性情绪,提高其新生儿护理技能成效显著,值得优先进行推广。

  • 标签: 母婴同室 新生儿床旁 传统常规护理 共同参与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中有效的急诊护理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在洗胃过程中运用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运用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急救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6.67%,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中通过运整体护理有助于提升患儿的急救效果并改善护患间关系。

  • 标签: 急性中毒 洗胃 小儿 急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伸缩下肢外固定支具在下肢长骨骨折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 201 6 年 11 月 ~201 8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母婴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母婴旁护理。比较2组不同护理方式对新生儿母乳喂养、新生儿睡眠质量、新生儿啼哭情况、产妇产后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4h睡眠总时长、夜间睡眠时间指标显著大于对照组,夜醒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啼哭频率、啼哭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母婴旁护理,效果理想,可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量、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其不良情绪,产妇护理技能掌握度明显提升。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大多是在高能量暴力等情况下引起的,针对该病症,临床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患者采用此种手术方式后并发症较多,且恢复速度较慢,其治疗效果是非常有限的。但就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骨盆前外固定术对患者加以治疗,可以使患者骨折愈合,使患者致残及死亡率降低 [1]。

  • 标签: 骨盆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感染科职业防护方法。方法:我院在分析感染科职业危险因素的基础上,于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实施规范性的防护措施,比较分析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暴露率。结果:实施规范性防护措施后护理人员的暴露率比实施前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医院应加强对感染防护措施的研究,实施有效性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降低暴露率。

  • 标签: 感染科 职业防护 方法
  • 简介:【摘 要】近年来,随着临床核医学在医学界领域的逐渐发展与应用,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帮助患者实现机体健康发展。但相关研究表示,核医学发展与应用的同时仍然存在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废物处理以及污染等。因此,为更好的降低核医学辐射产生的危害,临床应将核医学辐射防护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是对核医学辐射防护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核医学 辐射防护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适配于旁血滤治疗肾衰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研究分析对象为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肾衰合并心衰患者,共计52例,患者均行旁血滤治疗,依据住院序号均分病例,26例实施基础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26例引入人文关怀理念,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关怀、护理专业度、护理舒适度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P

  • 标签: 床旁血滤 肾衰 心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母婴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我院产科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 72 例产妇 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母婴旁护理干预将患者 分为对照组( 36 例:未开展 母婴旁护理)与实验组( 36 例: 母婴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能力 。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 24h 、产后 1 周以及产后 1 个月 护理能力 (ESCA)量表 得分均高于 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产科护理中母婴旁护理有利于产妇护理能力的提升 。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母婴旁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88例初产妇视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44)。参照组行常规组护理,实验组行母婴旁护理,比较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及患者的自护能力。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是97.73%,参照组的护理满意率是84.09%,差距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及自我责任感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产妇,数据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出现1例并发症,参照组产妇产后出现6例并发症,差距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旁护理能够降低剖宫产初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增强产妇的自护能力,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剖宫产 初产妇
  • 简介:【摘要】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伤害因素的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认真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以杜绝或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 职业伤害 自我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收入并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和治疗干预组,每组各50例,治疗对照组给予跨伤椎固定,治疗干预组给予经伤椎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婴护理知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取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旁护理两种模式。比较两组初产妇对母婴护理知识的掌握度和母婴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结果:对照组初产妇的母婴护理知识掌握度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性明显;观察组的初产妇母婴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结论:对于初产妇要给予旁护理模式,可以提升产妇的母婴护理知识掌握度,以此增加产妇的操作技能。此外,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床旁护理模式 初产妇 母婴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母婴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分娩产妇 116 例进行研究,将 116 例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母婴旁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水平。 结果: 实验组产妇采取母婴旁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相比对照组有极大差异则 P 〈 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母婴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技能掌握评分等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提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用 P 〈 0.05 表示。 结论: 产科病房中为产妇实施母婴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母乳喂养率,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有效率,促进母亲和婴儿身体健康。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科病房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