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新型便携外固定架治疗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从我院挑选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70例长骨骨折患者,并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对照组实施传统外固定架治疗,研究组实施新型便携外固定架治疗。对两组患者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愈合时间为(110.34±10.20)d,住院时间为(19.20±6.91)d,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29%,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长骨骨折治疗中,利用新型便捷外固定架治疗方式,可以加快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型便携式外固定架治疗 长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便携腹部彩色超声诊断仪在急诊产科患者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急诊产科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腹部超声诊断仪检查,观察组采用便携腹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和诊断抢救时间。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1.3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95.65%,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诊断时间(7.07±2.16)min、抢救时间(8.84±2.68)min,分别短于对照组的(11.84±2.52)min、(13.49±4.42)min,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产科患者中,应用便携腹部彩色超声诊断仪,可保证较高的准确率,同时缩短诊断及抢救时间,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 标签: 便携式 腹部彩色超声诊断仪 急诊产科 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总结98例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 98例症患者的首发症状以发热(77.6%)、咳嗽50例(51.0%)为主,少见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实验室检测以淋巴细胞计数减少(54.1%),ESR(92.8%)、CRP (66.3%)、铁蛋白(73.5%)升高,低血钙(77.6%)为主要异常表现;胸部CT影像学以小斑片阴影(69.4%)、磨玻璃阴影(73.5%)为主,病变累及以单肺、局灶性(83.7%)为主,且经积极治疗,症患者的救治效果较佳。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本病治疗及时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时愈后良好,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为其早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轻症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以来,随着疫情的迅速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此类病例,该疫情发展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心理情绪,因此,针对方舱医院症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可忽略心理护理问题,有效进行患者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救治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不良心理情绪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中度痔疮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70例中度痔疮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3月-2019年11月期间收入,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内分别有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 结论 中度痔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轻中度痔疮 自动痔疮套扎术 外剥内扎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中度拇外翻患者应用改良Chevron截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中度拇外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明确诊断后均接受改良Chevron截骨术治疗,观察50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50例患者拇外翻角(HVA)与第1、第2跖骨间角(IMA)均已降低,且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AOFAS)评分显著增加(P

  • 标签: 改良Chevron截骨术 轻中度拇外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比重腰麻-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术中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内挑选68例老年下肢骨折术病例,将小剂量比重腰麻-硬膜外麻醉法应用于观察组,将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对照组,n=34。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Bromag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将小剂量比重腰麻-硬膜外麻醉方式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术中一方面减少了麻醉药物所用剂量有助于减轻相关不良反应,另一方面阻滞效果迅速且持久,价值显著。

  • 标签: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麻醉 效果 老年下肢骨折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头穴透刺联合七福饮加味治疗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8例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中度肾精亏虚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和对照组 3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穴透刺联合七福饮加味治疗,治疗 8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 (P< 0.0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 MoCA、 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1)。结论 头穴透刺联合七福饮加味治疗中度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肾精亏虚型 头穴透刺 七福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的30例子宫肌瘤案例为对象,对患者实施开腹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患者治疗满意,满意几率是93.3%,整体满意几率比较高。术后排气时间是16.25±0.25h,体温恢复时间是1.58±0.25d,住院时间在7.25±0.25d,手术时间75.25±0.25min,术中出血量6.25±0.25ml。 30例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是6.7%,并发症几率比较低。结论:针对子宫肌瘤的案例实施开腹治疗方式可行性比较高,能缓解患者的短期不良反应,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开腹式 子宫肌瘤 效果分析
  • 简介:  摘 要:目的 探究采用不同术的治疗方法对于食道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2017年 6月~ 2018年 8月在我院以及其他医院接受治疗的食道癌患者 60例分为 A、 B、 C三组,每组 20例。对比三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整体来说手术较顺利,其中 A组出血量大于 B、 C两组, B、 C两组患者的住院总时间和手术时间均小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 B、 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和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的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各方面的指标要优于传统的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食道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并发症    食道癌( esophageal carcinoma)主要是以進行性的吞咽梗阻以及胸骨后的疼痛为主,其主要致病机理是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发生了病变,对于患者的生命有着极大的威胁。据相关资料统计 [1],食道癌的死亡率仅仅低于胃癌,且发病数量占到了所有癌症数量的 3%左右。本文以我院以及其他医院 60例食道癌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组、分类的治疗,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具体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什邡市中医院以及其他医院 2017年 6月~ 2018年 8月食道癌患者 60例,实验的流程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 A、 B、 C三组,每组 20例。 A组男 12例,女 8例,年龄 26~ 71岁,平均年龄( 39.20±2.24)岁; B组男 11例,女 9例,年龄 25~ 69岁,平均年龄( 46.10±3.15)岁; C组男 13例,女 7例,年龄 27~ 72岁,平均年龄( 35.01±3.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手术前对三组患者进行相同的手术准备,且对三组患者进行了全身麻醉。     1.2.1 A组 采用传统三切口食管切除术。保持患者左侧卧位,单肺通气在右胸第四肋间后外侧进行切口,使胸段食管游离,然后于上腹正中切口游离胃,对胃周以及胃左血管旁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在胃大弯和胃小弯间做平行曲线至胃底部,同时在患者左侧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做一长约 3.5 cm切管以游离颈段食管,然后从切口处拉出胸段食管和管状的胃,离断颈段食管,让它和管状胃相吻合。     1.2.2 B组 采用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保持患者左侧卧位,单肺通气,在右侧腋中线第 7肋间做一长约 1 cm切口,置入腹腔镜,然后对肿瘤位置进行探查,确认肿瘤可以切除后,将纵膈胸膜纵向剖开,以食管游离,并将食管提起,随后采用超声刀游离胸段食管,并将纵膈和隆突的淋巴结进行清扫,接着将卧位改为平卧并双肺通气,后续管状胃的制作和食管的吻合和 A组方法相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予以不同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并根据患者治疗所应用的不同术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应用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RMCL),观察组患者应用一次性痔上粘膜选择性切除吻合术(TST),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使穿戴外骨骼康复辅具广泛用于医疗健康康复领域。穿戴外骨骼康复辅具的设计、开发也有了新思路,在设计上更重视低功耗、更轻便,更安全的方案,以此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下肢神经。可穿戴设备结合康复理念用于康复领域,作为新兴移动辅助,可以帮助下肢瘫痪、膝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提供辅助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穿戴式 外骨骼康复辅具 临床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鸟巢护理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出生新生儿计 114 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 n=57 )与采用鸟巢护理干预实验组( n=57 ),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均大于对照组, P<0.05 ,出箱时间、体温变化低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鸟巢护理方案能够维持新生儿体征的稳定,可促进新生儿的成长,且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鸟巢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我院在 2019 年 1 月到 2019 年 6 月中出生的新生儿中,随机选择 60 例,对他们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然后统一对他们进行常规的护理,其中,研究组组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鸟巢护理,然后对他们的各项机制进行观察并记录。 结果: 研究组的新生儿体重、身高、睡眠时间、体温以及突发症状的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来说都要明显好很多,对比差异明显( P<0.05 ),具有统计意义。 结论: 鸟巢护理在新生儿的护理中效果良好,比传统的常规护理要好,可以在后续中用于临床的护理。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参与情景教学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选取88例全日制护生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案将88例护生分为实验组、传统组,每组44例护生。实验组护生与传统组护生分别实施参与情景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 结果:实验组44例的理论知识考试得分(94.33±4.25)分、实际操作考试得分(95.02±5.26)分均高于传统组(P<0.05)。 实验组44例的综合能力评分(开放思维、问题分析、寻找真相、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康复护理教学中应用参与情景教学,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 标签: 参与式情景教学 传统教学 康复护理教学 理论知识考试得分 实际操作考试得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鸟巢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2月我院 6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鸟巢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好于对照组服务。结论:鸟巢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鸟巢护理 ;新生儿 ;护理效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