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HBP在成人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72例脓毒血症患者、68例普通菌血症患者和100例正常体检者,检测三组HBP的水平,并分析其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脓毒血症患者中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HBP水平的差别。结果 脓毒血症患者和普通菌血症患者的HB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且死亡组的HB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 <0.05)。结论 HBP可作为脓毒血症患者的一个早诊指标。临床上加强对 HBP的检测,可及时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肝素结合蛋白 脓毒血症 菌血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小儿川崎病者,均采用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儿中,发热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颈淋巴结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7.21±1.32)d、(5.51±0.20)d、(4.62±0.21)d、(3.52±1.63)d;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迅速改善小儿川崎病者临床症状,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小儿川崎病 免疫球蛋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胱抑素 C ( CysC )、同型半胱氨酸( Hcy )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60 例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早期组和中晚期组,各 30 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30 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各指标检测结果。 结果: 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组 CysC 、 Hcy 及 RBP 水平与对照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CysC 、 Hcy 与 RBP 三者联合检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个指标检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与已批准上市的同类试剂盒临床应用的等效性及临床符合性。方法 采用平行、盲法、对照的对比试验设计,使用两种试剂盒共测定120份临床血液标本,比较试验产品和对比产品的一致性、等效性及临床符合性。结果 其中选取12例医学决定水平处即参考范围附近样本分析,试验产品和对比产品的一致性符合率为97.1%。对比产品和试验产品结果不一致的1例标本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进行验证后,试验产品与临床诊断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为100%。试验试剂与对比试剂测定血清样本的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r=0.9985;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 = -0.3276 + 1.0330 X,斜率的95%可信区间(CI)为(1.0228~1.0433),截距的95%CI为(-0.6748~0.01959);参考区间处(5 ng/mL)预期偏倚为-0.1626 ng/mL,95%CI为(-0.4881~0.1630)ng/mL,预期偏倚在可接受偏倚限值±15%(-0.7500~0.7500)ng/mL范围内。结论 两种H-FABP检测试剂盒的一致性较好,在临床应用中两者之间具有等效性。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的微球蛋白的临床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于2021年3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我院无糖尿病的5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β2微球蛋白水平并就结果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尿白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G水平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G水平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要远远高于无糖尿病的人群,通过对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G水平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

  • 标签: 临床诊断效果 老年糖尿病 尿白蛋白水平 免疫球蛋白G水平 β2微球蛋白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呼吸道感染性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干预后,患者血清指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性患者41例作为参照组,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健康体检人员41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均给予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干预。对比两组血清指标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呼吸道感染性患者血清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指标是呼吸道感染诊断的重要依据,临床对呼吸道感染性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临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检测结果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分析。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纳入研究工作(命名为研究组,50例),另同时间段来院作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小儿纳入研究工作(命名为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免疫球蛋白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比较分析两组结果。结果研究组小儿的IgM指标为(2.25±0.37)g/L,与对照组小儿的(0.61±0.15)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23.5970,P<0.05)。研究组小儿的IgA指标为(0.40±0.18)g/L,与对照组小儿的(1.65±0.40)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16.3706,P<0.05)。研究组小儿的IgG指标为(8.75±1.30)mg/mL,与对照组小儿的(14.90±2.70)mg/m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11.7895,P<0.05)。研究组小儿的Hs-CRP指标为(11.01±5.25)mg/L,与对照组小儿的(1.90±1.41)m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9.6270,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测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均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方法。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氨基酸序列是蛋白质和多肽重要的结构,其决定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氨基酸测序在蛋白质研究中越发重要,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氨基酸测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氨基酸测序的方法、原理以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测序方法不断建立,氨基酸测序将在蛋白质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蛋白质 氨基酸测序 质谱技术 从头测序
  • 简介:【摘要】 目的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存在差异,差异明显(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有助于鉴别手足口病患儿,从而为患儿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 标签: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00例肺炎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2月,其中细菌性肺炎为A组(30例),病毒性肺炎为B组(30例),支原体肺炎为C组(40例),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检测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指标,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清纤维蛋白原、降钙素原水平比较,P

  • 标签: 血清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患者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的可行性。方法应用Nano-PlotterTM-压电式微量喷墨点阵制备系统制备GPC-3抗体蛋白芯片,用伯乐成像仪检测成像信号。结果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血清46份,健康人群血清18分。其中35份肝癌血清检测到GPC-3阳性表达信号,阴性对照及健康人群血清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肝癌患者血清GPC-3的蛋白芯片方法,可用于肝癌患者GPC-3的检测,是一种切实可行,经济、便捷、省时、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蛋白芯片 肝细胞癌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体重每40只小鼠为一大组,共五大组,分别进行碳廓清实验; NK活性测定、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半数溶血值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数的测定(Jerne改良玻片法);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DTH)(足跖增厚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半体内法)。 将五大组动物每大组再按体重随机分成4小组,每组10只动物,分别设0.5、1.0、3.0 g/kg﹒BW 3个剂量组,为人体推荐量的5倍、10倍、30倍,另设蒸馏水对照组。小鼠每天按0.2mL/10g·bw连续灌胃30天后,分别进行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0.5、1.0、3.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半数溶血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豆分离蛋白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NK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烧伤创面的治疗是整个烧伤过程中治疗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可以救治患者生命,保证患者的肢体外观形态完整。贻贝粘蛋白创面修复敷料就是这样一款治疗烧伤的有效产品,其不仅可以更加适用于浅表性创面的防护,还可以临床浅Ⅱ度烧伤创面的防护和治疗,进而更好的防止患者因为休克而死亡的关键环节。烧伤后患者由于皮肤受损,愈合后疤痕增生或者是卵缩一直是我们目前烧伤创面治疗和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和风险,烧伤的预后可以直接关系到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也是我们不断进行课题研究的关键,烧伤治疗与创面修复在我们研究的过程中,和进展以及结合起难点和关键点进行研究方向的调整,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贻贝粘蛋白 烧伤治疗 创面修复 伤口愈合 感染控制 清创术生物敷料 研究进展
  • 简介:摘 要:目的:实验研究蚕蛹蛋白粉增强免疫力功能。方法:以小鼠为研究对象,根据《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3 年版)》“一、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检验方法”,进行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半数溶血值HC50的测定、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蚕蛹蛋白粉能够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蚕蛹蛋白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 标签: 蚕蛹蛋白粉 免疫力 保健食品
  •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分析应用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临床价值。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取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实验组,50例)及同期患有其他疾病的新生儿(对照组,50例)进行研究。所有研究者均进行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两组研究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从而判定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实验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的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检测的检测准确率(94.00%)高于C反应蛋白(80.00%)、血清前白蛋白(83.00%)检查准确率(χ2=8.665,P=0.003)(χ2=5.944,P=0.015)。结论:应用C反应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联合诊断新生儿感染疾病的诊断准确率高,且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利于对该类疾病进行分析与用药。

  • 标签: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