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重大任务。这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教训,立足国情、放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的坚持与发展,也是对国家安全体系的巩固完善。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 标签: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响应 协同治理模式
  • 简介:【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对公众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的事件。这类事件包括疫情爆发、食品中毒、疾病传播、自然灾害引发的健康问题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其突发性、未知性和严重性,往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紧急应对。政府、医疗机构、卫生部门、国际组织等会联合展开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疫苗研发、疫情监测、病例追踪、流行病学调查、宣传教育、隔离与检疫等,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通常需要协调各方力量和资源,并且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集中对疾控中心在突发卫生事件中起到的作用进行探讨与论述,以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某疾控中心在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这段时间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将事件类型、控制时间和报告发出时间等逐一梳理出来。结果: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计有十起,其中203人发病,造成一人死亡,社会发生的有一次、学校发生的四次、传染病事件共五次,2019年9月出现两次事件,共42人发病;同年10月出现两次事件,共43人发病;11月出现两次事件,39人发病;12月出现两次事件,38人发病;2020年出现一次事件,共21人发病;事件的控制时间在18.87-23.19h内,报告的发出时间在3.09-5.15天内。结论: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候,疾控中心的作用非常关键,采取宣传和预防等手段,能够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大幅降低,从而充分确保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 标签: 疾控中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用 探究与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及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0月之间兴庆区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信息以及数据展开调查,展开回顾性分析相关预防对策。并且给予主要分析。结果:在调查期间学校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共100例,其中属于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例数占据80%;还有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以及风疹等五种疾病属于学校多发的传染性疾病。在其中的80例公共卫生事件之中,每一年的3月份到6月份以及9月份到12月份之间属于突发事件高发期。结论:需要针对学校内部出现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予高度重视,学校之内的领导以及教师都需要针对卫生管理相关工作做好预防和控制,同时对学生展开相关知识宣教,给予传染病建设更好的预防机制,并且进行高度关注,充分落实传染病相关预防以及管理制度,使得学生们可以在学校中保持身体健康,进而可以更好成长和学习,以更好的状态完成学业。

  • 标签: 学校 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 对策
  • 简介:【摘要】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分析医院管理的基本职能以及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管理职能。在此基础上对医院感染管理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对能力提升的途径。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管理
  • 简介:摘要:药品应急体系建设是整个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物质支撑,对医药卫生应急工作整体效能的发挥具有直接和致关重要的作用。应急药品储备是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救援的重要保障,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效率与水平,将医药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放在优先重要位置考量,为了人民健康与安全,指挥决策、快速处置、优先保障、能力建设方面需持续推进与提升。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药学保障 药品供应 应急 思考。
  • 简介:摘 要:高校医院作为高校卫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疫情防控日益严峻的势态下,如何规范性及系统性应对与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成为高校医院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据此,本文以高校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措施为讨论方向,介绍了高校医院的职责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对高校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与处置策略进行探讨。目的加强学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 标签: 高校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防控措施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疫情防控分析,做好提升策略研究。方法:通过选取本院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疫情防控等措施,随后在实施疫情防控后,对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含传染病应急管理的知晓情况以及传染病疫情控制效果。结果:实施后应急管理知晓情况、传染病疫情控制情况评分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结论:针对重大疫情进行应急管理,其具有一定效果,应更好应对重大疫情管理,加强防控。

  • 标签: 传染病 疫情管理 现状 提升策略
  • 简介:摘要:所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就是指那些危害公共健康的事件。其本质上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不可预测性。该类事件一旦发生,既会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也会大大降低社会的和谐稳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由食品、药品等与公共安全密切关联的因素导致的。因此,应重视加强对该类物品理化检验质量的管控,这样才能及时找出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产生的因素。本文通过阐述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理化检验 质量控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一起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和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后偶合死亡案例,为今后类似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受种方、接种方、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等相关资料,对患儿接种疫苗后死亡事件进行调查。结果:调查诊断专家组结合现场调查、查阅病历资料和现场询问等方式,确定患儿接种疫苗后出现化脓性脑膜炎、严重脓毒症等疾病与预防接种无明确因果关系,属于偶合症。结论:预防接种前准确把握受种者健康状况及接种禁忌筛查,做到充分询问告知,做好“三查七对一验证”等核心制度,确保接种安全;出现预防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应及时救治,及时报告,配合调查处理,同时做好与家属、媒体的沟通,减少社会负面影响,使监护人能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做好事件的救治、调查、取证、鉴定和补偿工作,维持预防接种良好社会氛围。

  • 标签: 疫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偶合症 化脓性脑膜炎 严重脓毒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10月的 42例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取艾灸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疗效与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整体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艾灸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艾灸 突发性耳聋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突发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急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突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中,经过急诊急救的治疗有87例患者临床表现消失,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抢救成功率为87%;出现肺炎感染2例,褥疮3例,消化不良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结论:对突发脑卒中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快速采取对症处理措施,尽快稳定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突发脑卒中患者 急诊急救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调剂监管在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及差错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12月以及2021年1月-12月期间本院中药房各随机选取的200张中药处方。2020年中药房实施常规管理干预,2021年中药房实施中药调剂监管干预,并就管理效果展开对照分析。结果 中药调剂监管实施后中药处方调剂差错事件、后药物不良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调剂监管的应用可提升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并减少不良事件及差错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用药安全性的确保有显著意义,值得被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中药调剂监管 中药房 不良事件 差错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突发脑卒中病人,研究急诊急救救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144例突发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取急诊急救救治,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治。比较两组救治时间、病死率、致残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确诊到专科治疗、接诊到确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社会、躯体、环境、心理、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突发脑卒中 急诊护理 脑卒中急救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