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医疗研究机构发展了虚拟实验室的概念,这是一个基于计算机化和计算机网络联网的虚拟实验环境。本文详细介绍了虚拟实验室的内容、研究现状、实际应用和优缺点,特别是虚拟实验室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了如何利用虚拟实验室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以供参考。

  • 标签: 虚拟实验室 实验教学 检验医学教学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呼吸湿化治疗仪在低氧合患者呼吸拔管撤后的应用价值,为低氧合患者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ICU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低氧合呼吸拔管撤患者(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随机法分组,对照组20例呼吸拔管撤患者接受鼻导管/面罩吸氧,观察组20例呼吸拔管撤患者接受呼吸湿化治疗仪。对比2组患者拔管后不同时间呼吸频率、心率、氧分压、氧合指数变化情况以及再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6h、24h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再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咽干、痛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比传统鼻导管及面罩,撤拔管后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辅助氧疗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高,降低了再插管率。

  • 标签: 呼吸湿化治疗仪 低氧合 呼吸机拔管撤机 再插管率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癫痫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生机制和抗癫痫药物作用原理是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电生理技术在癫痫诊断治疗中的虚拟仿真实验”采用“以问题为先导、虚实结合为手段、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科研教学的结合为目标”的设计方案,通过科学整合癫痫动物模型建立、脑电图记录和膜片钳记录三项实验,加强医学生对神经细胞电生理特性的理解,掌握膜离子通道功能改变与疾病关系,揭示癫痫发病机制及抗癫痫药物作用原理等。有助于培养能够适应人工智能新技术革命和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未来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 标签: 虚拟仿真实验 癫痫 电生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次性无菌双腔支气管插管(可视型)在临床应用上的图像质量评价和摄像头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计60名需临时急救时气管插管患者,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每组患者3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使用一次性无菌双腔支气管插管(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无菌双腔支气管插管(普通双腔支气管插管型)配合纤支镜使用,观察两组患者支气管插管生成图像的质量和摄像头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后易用性、图像清晰度指数、相机还原性指数、摄像头温度在体腔内对组织的影响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一次性无菌双腔支气管插管 图像质量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数字虚拟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方法:选择100例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为试验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分成2组,50例为对照组,50例为实验组,收治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应用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质量及教学评价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思维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及论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教学评价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模式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临床教学 数字虚拟技术 教学质量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数字虚拟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方法:选择100例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为试验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分成2组,50例为对照组,50例为实验组,收治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应用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质量及教学评价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思维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及论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教学评价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模式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临床教学 数字虚拟技术 教学质量 评价
  • 简介:摘要:该文总结目前关于中医病因的研究进展,以及各家对湿疹病的探究。

  • 标签: 湿疹 中医 病因 病机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针对性护理对重症监护室重症肺炎患者呼吸成功率及呼吸功能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8例重症监护室重症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后呼吸功能(PaCO2、PaO2)、撤成功人数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PaCO2、PaO2等呼吸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撤成功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重症肺炎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呼吸成功率,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重症监护室重症肺炎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呕吐是因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以致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出的一种常见病证。古人谓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吵。由于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多合称呕吐。本证发生无年龄和季节的限制,而以婴幼儿及夏季易于发生。凡内伤乳食,大惊卒恐,以及其他脏腑疾病影响到胃的功能,而致胃气上逆,均可引起呕吐。如能及时治疗,预后尚好。经常或长期呕吐,则损伤胃气,胃纳失常,可导致津液耗损,气血亏虚。临床对于小儿呕吐,要注意审其病因,辨识引起呕吐的各种不同疾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能使患儿得到正确的治疗,不致贻误病情。我院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小儿呕吐的不同病因病,进行不同的辨证论治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小儿呕吐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了解在无创呼吸治疗的效果,分析无创呼吸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情况下能够发挥的作用,尽可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应用。方法:在我院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进行慢阻肺急性发作治疗的患者70人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5人,治疗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结合一定的常规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长期治疗水平,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利用无创呼吸进行辅助治疗,通过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呼吸频率等观察两组患者在肺部功能恢复以及治疗满意程度上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情况综合进行评价。结果:在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是相对而言观察组在各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效果。结论:无创呼吸在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时能够降低患者呼吸痛苦使得治疗效果更好,应当受到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重症医学科 慢阻肺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52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内转运中采用的呼吸支持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在转运过程中使用简易呼吸器,观察组在转运过程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比较两组的转运效果。结果两组转运前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转运前、中、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前、中、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中、后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心率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转运科室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简易呼吸器,将便携式呼吸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有利于稳定其生命体征,保障转运安全,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急诊 危重 院内转运 便携式呼吸机
  • 简介:摘要:呼吸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支持或代替患者的呼吸功能,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场景,包括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以及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家庭中。本文主要从呼吸原理入手,从设备购入前、应用中以及使用后各个阶段分析呼吸应用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进行过程管理,之后又对呼吸风险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分析呼吸的应用风险与过程管理,从而促进其安全应用。

  • 标签: 呼吸机应用风险 过程管理 风险案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呼吸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对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的70例呼吸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护理常规方法,整体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吸痰的间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肺部功能状态;继发并发症率。结果整体组患者的满意率、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肺部功能状态、吸痰的间隔时间、住院时间、继发并发症率方面相较常规组更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血清炎症水平,改善肺部功能状态,缩短住院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 病情观察 护理
  • 作者: 孙丽振 1 王晶 2 王威 3 戴秀凤 4 赵红敏 5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西医结合
  • 创建时间:2020-10-13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 2020年第8期
  • 机构:1. 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山东 聊城 252000 2. 聊城市冠县中心医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山东 聊城 252500 3. 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山东 聊城 252000 4. 聊城市冠县中心医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山东 聊城 252500 5. 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山东 聊城 252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新生儿呼吸相关肺炎临床及防治策略研究。方法:选取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本院的 72 例使用呼吸治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与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药敏试验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等。结果: 72 例患儿中有出现呼吸相关性肺炎患儿为 44 例( 61.11% ); 72 例患儿在下呼吸道分泌培养菌中查出 40 例患儿为细菌性肺部感染,其中前三位病原菌为 肺炎克雷伯杆菌占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肺炎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