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精神分裂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的精神病性症状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者能够重新回到社会进行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的治疗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动态交际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性症状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性梅毒患者的护理途径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性梅毒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再对其实施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精神症状基本消失,RPR滴度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无一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护理满意度为93.33%。结论由于神经性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特别是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性梅毒患者到院就诊时,极易出现误诊情况,护理人员应提高对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性梅毒疾病的认识,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用药护理、安全护理以及症状护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伴有精神症状 神经性梅毒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节管理用于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在我院实施医治的精神科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2018年01月进行细节管理,探讨实施前后患者冲动意外发生率与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开展细节管理护理后患者的冲动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护理满意度(91.24±2.1)分较高(P<0.05)。结论对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开展细节管理可降低患者的冲动意外发生率,使得使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护理质量 细节管理 精神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米氮平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其阴性症状的影响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行阿立哌唑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行米氮平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比参照组低,组间对比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2.57%低于参照组25.57%(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行米氮平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够提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以及阴性症状分数,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米氮平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护士为主导行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命质量、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研究。方法将在2018年4月-2018年12月这段期间在我院经过临床专业医生诊断为患有精神分裂症并进行后期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的64例患者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个体精神康复方法,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康复训练。经过一段时间临床锻炼之后,对两组患者后期的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以及护士用住院症状量表(NOSIE)、生命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当两组患者经过不同康复方法锻炼之后,观察组患者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以及护士用住院症状量表(NOSIE)、生命质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行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研究,因此该种护康复锻炼方法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 标签: 护士主导 康复锻炼 生命质量 病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病员服在精神科躁动约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与传统普通病员服的对比。方法选取我科住院躁动约束的患者共34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7人,然后分别穿上传统病员服与新型病员服,进行满意度比较。结果对照组对病员服的满意率为64.7%,研究组对病员服的满意率为88.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新型病员服相比于传统病员服具有更大的优势。结果精神科护理工作是当代护理的重要内容,而病员服作为与病人长期相伴的服装,也是护理的一部分。新型病员服相比于传统病员服具有更加舒适的穿戴感,经济实用,而且在对病人的保护上更加用心,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新型病员服 精神科躁动患者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原因并且探讨防自杀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中随机抽取有自杀行为者60例为研究组,无自杀行为者6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对研究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诸多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相关因素,护理人员熟悉并掌握精神分裂症自杀危机的评估方法,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入院初期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杀风险,其中45%的病人有高自杀风险。干预护理2个月后,高风险病例全部转化为无风险或低风险,低风险病例全部转化为无风险。由此可表明入院初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定的自杀风险。防自杀护理干预对降低自杀风险有较好的效果,那么及早对精神分裂症自杀行为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可将降低自杀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自杀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2017年1月-2018年2月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氯氮平组采取氯氮平治疗,舒必利组则采取舒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SANS量表中情感淡漠或者迟钝、注意力障碍的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舒必利组疾病疗效、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改善的时间、SANS量表中情感淡漠或者迟钝、注意力障碍的评分相比较氯氮平组更好,P<0.05。舒必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氮平组,P<0.05。结论舒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可更好改善情感淡漠或者迟钝、注意力障碍。

  • 标签: 阴性症状为主 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安全护理对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4例进行安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6.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护理对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患者具有良好效果,有效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护理 颅脑外伤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健康教育采用时间护理理论,对照组的48例应用普通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经过BPRS、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本院的患者打分。结果两组BPRS得分在入院时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观察组得分(52.74±11.12)显著低于对照组(61.06±11.63);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9.54±6.23),显著高于对照组(61.05±5.47)(P<0.05)。结论时间护理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病情,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提高,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有巨大帮助。

  • 标签: 时间护理 精神分裂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市脑科医院封闭疗区内重症型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评价利用一系列护理进行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脑科医院从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之间收治的70例重症型精神病患者,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工作,观察护理措施的实际效果。结果利用不同护理方案之后,护理干预后的试验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情况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改善情况上强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护理干预的措施可改善病人的实际治疗情况,应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封闭疗区 重症型精神患者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影响效果。方法选取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收诊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将研究对象平均划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症及情绪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于精神分裂患者心理和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2月收治精神分裂患者80例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普通护理)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效果。结果相对比参照组,观察组抑郁评分低,SDSS评分与BPRS评分低,数据差异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人性化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加快康复效果。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精神分裂 心理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更年期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精神科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更年期精神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更年期精神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躯体损害及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96例,均为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按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1.25%,各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和护理乙醇中毒患者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向人们普及乙醇依赖的有关知识,让酗酒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知道酗酒的危害。

  • 标签: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躯体损害 护理对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压疮护理对长期卧床的精神科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于我院精神科的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0例,实施压疮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概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33.3%(10/30),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6.67%(2/3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护理对对长期卧床的精神科老年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长期卧床 精神科 老年患者 压疮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