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采取经尿道前列腺切术与等离子双极切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择 2018年 7月~ 2019 年 12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术,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切术,对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导管置入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 IPSS、 RUV, 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 Qmax 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2.22%( p<0.05)。结论:等离子双极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确切,较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前列腺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经尿道 前列腺电切术 双极等离子 电切术 良性 前列腺增生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 脑卒中 后病发 尿潴留 临床治疗上 中频脉冲 的 刺激 应用疗效。 方法 : 把在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2 月来本院接受临床治疗 脑卒中 后病发 尿潴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给泌尿外科相关疾病患者谋福祉,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其相关治疗方案的探索,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经尿道切术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以明确其临床应用效果,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 60 名泌尿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手术前的相关数据进行调查和登记。结合患者实际身体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强的手术方案,开展手术后对其相关观测指标进行统计。将手术前与手术后相关指标进行比对,利用统计学中 T 检验的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判断术前术后的差异性。 结果:得出远远小于 0.05 的 P 值,说明术前术后患者相关数据之间具备的差异显著。 结论:说明经尿道切术对患者的相关治疗有效,将手术时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缩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应当将其在临床上开展较为广泛的应用。

  • 标签: 泌尿外科治疗 经尿道电切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体表性骶神经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8.6-2019.6期间本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A组(常规定时排尿刺激治疗)与治疗B组(体表性骶神经刺激治疗),每组各51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A照组(P<0.05);治疗前,所有研究对象的尿失禁频次无显著差异,而在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汽化切除术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86例我院纳入的经尿道汽化切除术患者,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利用奇偶法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分为43例。参照组干预措施为常规经尿道汽化切除术护理,实验组予行综合护理干预,讨论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术后出血、附睾炎、尿道狭窄、低钠综合征、渗尿等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参照组(20.93%),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汽化切除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经尿道汽化电切除术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切术应用于泌尿外科的实际价值。方法: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 标签: BPH 泌尿外科 TURP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短时程脊髓刺激( temporary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tSCS)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diabetic foot ulcer, DFU)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 DFU患者随机分为 2 组( n=20), 药物组( D组)和药物 +tSCS组( S组)。两组患者 常规药物治疗均为 21 天 , S组在药物治疗 3天后,同时行短时程脊髓刺激植入术治疗 14天。记录患者治疗前( T0)和治疗第 3d ( T 1 )、 7d ( T2 )、 14d ( T3 )、 2 1d ( T4 )和 6 0d ( T5 )各时间点的数字疼痛评分( 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踝肱指数( ankle brachial index , ABI)、跨皮氧分压( transcutaneous oxygen tension, TcPO2)、 血糖 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 截肢患者的数据不纳入比较; D组患者患足溃疡愈合时间和截肢率高于 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与 T0比较, T 1 时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与 T 1 比较, T2 ~T 5 时 ABI 指数稍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T2 时, S 组 NRS 评分显著下降, TcPO2明显上升 ( p<0.05 ), D 组 NRS 评分下降 ( p<0.05 ), TcPO2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与 T2 比较: D 组 T3 ~T 5 NRS 评分显著下降, TcPO2明显上升 ( p<0.05 ); S 组 T3 ~T 5 NRS 评分下降, TcPO2上升,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与 D 组比较: T2 时, NRS 评分显著下降, TcPO2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S 组患者无 1 例硬膜外腔感染发生。 结论:短时程脊髓刺激植入术操作安全,可迅速 增加重度下肢动脉闭塞 糖尿病足溃疡缺血 组织灌注,促进溃疡愈合,提高糖尿病足溃疡 患者的保肢率和缓解疼痛, 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

  • 标签: 短时程 脊髓电刺激 糖尿病足溃疡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MECT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54例,其中男18例,女36例,年龄22~58岁,平均(39.40±7.28)岁。本研究经所在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受试者及其监护人理解研究目的和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术前30分以长托宁0.5mg静脉注射,A组给予丙泊酚1.5mg/kg,P组给予丙泊酚1mg/kg及阿芬太尼5μg/kg,药物匀速注毕。待两组患者眼睑反应消失后,均注入琥珀胆碱1mg/kg,待病人肌颤消失后行休克刺激治疗。面罩给氧,待其自然清醒。采用迈瑞监测仪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ECG、HR、PP、氧饱和度(SpO2)和RR等指标),分别记录诱导前、刺激前、刺激后、术后的MAP、HR。观察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术后认知功能、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电休克治疗。A组的HR,MAP麻醉刺激后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上升(p 0.05)。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头痛、肌肉痛P组明显低于A组。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在镇静的基础上又能加强镇痛,不引起患者呛咳(普通芬太尼较易引起呛咳),不延长苏醒时间,患者循环波动不大,提高麻醉效果,是一种较好的麻醉用药方法。

  • 标签: 精神病 丙泊酚 阿芬太尼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脑卒中患者偏瘫肌痉挛中采用低频神经肌肉点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2月~2020年9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时段内我院就诊的50例脑卒中偏瘫肌痉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均分成25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巴氯芬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fugly meyer评分与Ba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肌痉挛 巴氯芬 电刺激 神经肌肉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控制在72人,都是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实时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以系统抽样法为标准将其分成各36例的两组,术后护理中给予参照组患者基础性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疼痛(VAS)评分、症状(IP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循证护理干预 疼痛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在医疗单位日常诊疗活动中,会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医疗垃圾,尤其是在输液过程中产生的塑料包装垃圾,不仅数量多,出现范围广,容易出现飘散,给护理人员垃圾处理带来较大麻烦。在处理不当的情形下,还会出现附带病毒扩散等问题,给医院医疗环境防护带来较大问题。本文就一种最新研发的便携式纸塑压缩收集进行说明,以此能够为医疗护理人员降低日常工作强度,提升医疗卫生环境安全奠定基础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37 例,均采用 跨腕关节外固定治疗,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活动情况与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论:本组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 7.14±2.03 )周。术后 3 月,掌倾角( 10.92±2.04 ) ° ,尺偏角( 25.73±4.37 ) ° ,腕关节功能评分均数( 3.61±0.22 )分。术后并发症 11 例,发生率为 29.73% ( 11/37 )。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腕关节外固定治疗疗效理想,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可控,值得推广。

  • 标签: 跨腕关节外固定器 骨质疏松 桡骨远端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阴道超声( Three-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3D-TVS)在宫内节育( intrauterine devices, IUD)形态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 182例临床疑诊 IUD异常及要求取环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二维阴道超声( Two-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2D-TVS)和三维阴道超声检查,并以宫腔镜、腹腔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者对 IUD形态显示的准确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2例中, 2D-TVS完整显示 IUD形态共 56例,完整显示率为 30.77 %(56/182), 3D-TVS完整显示 IUD形态共 179例,完整显示率为 98.35%(179/182)。两种检查方法对 IUD形态的完整显示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与 2D-TVS相比, 3D-TVS可清楚显示宫腔内的 IUD形态,可视化效果更好,对于判断 IUD的变形、成角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 标签: 三维阴道超声 宫内节育器 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 :医护一体化护理在永久起搏植入术后的应用成效。方法 :按先后顺序将医院 2017年 1月 1日 -2018年 12月 31日治疗的 17例起搏植入术患者设为对照组, 2018年 1月 1日至 2019年 12月 31日治疗的 17例起搏植入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适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适应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2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 永久起搏器 早期功能锻炼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疱疹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88例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磷甲酸铵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7.7%显著高于对照组 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6.8%显著低于对照组 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采用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膦甲酸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伐昔洛韦片 膦甲酸钠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