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脊柱整复手法存在术语名词繁杂,操作标准不通用,临床应用效果不稳定,风险性高的情况。因此,解决脊柱整复手法标准化这一核心关键问题,将利于脊柱整复手法的推广、交流、教学和临床应用。文章通过对近10年脊柱整复手法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找出脊柱整复手法标准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脊柱整复手法标准化提供思路与借鉴。

  • 标签: 脊柱整复手法 标准化 临床现状
  • 简介:摘要:高职药学专业的课程标准建设与实际药学领域的发展与建设有十分密切的关联,为了使得高职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与实际的药学领域岗位发展相适应,有关教育研究者尝试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进行高职药学专业有关课程的建设。本文将以《药品检验技术》这一课程为例来对现阶段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标准改进与完善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够使得高职药学专业的日常课程设置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向。

  • 标签: 高职药学 检验技术 课程标准 调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标准化预检分诊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室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9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等分成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预检分诊流程,对照组实行标准化预检分诊流程,包括成立胸痛中心管理小组、培训分诊护士、开设绿色通道和提供诊间采血等。对比两组患者的STEMI检出率,以及两组STEMI患者诊断用时。结果 两组STEMI病例检出结果分别为51例(53.7%)、53例(55.7%),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在急诊停留时间、肌钙蛋白I获得时间等指标上,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实行标准化预检分诊,有助于缩短急性胸痛患者诊疗用时,提高急诊就医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保障了胸痛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标准化 预检分诊 胸痛 STEMI检出率
  • 简介:【摘要】 药品随机抽查的主要目的是加强药品质量监督,加强群众用药安全保障。为保证药品样品检验过程中国家相关药品标准的正确执行,提高药品样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深入分析药品样品检验过程中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及在这项研究中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的建议和问题。

  • 标签: 药品抽查检验 质量标准 存在问题 建议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58例纳入研究为,电脑任意匹配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55%(28/29)较参照组79.31%(23/29)更高,研究组各种伤口类型患者的愈合时间较参照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慢性伤口患者实施标准化伤口护理,可减少其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推荐应用。

  • 标签: 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 慢性伤口 效果
  • 简介:摘要:为更好地培养临床医学工作中的优秀中医学人才,适应临床医学的要求,对中医学本科毕业生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实践和评价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大学毕业生。招募志愿者的方式,选择临床医学常见病作为规范化患者,开展规范化患者学习培训,并应用于中医内科本科毕业生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实践和临床医学专业评估大学毕业生的技能。结果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实践与考核规范化患者的遴选能够更好地塑造和检验学生的临床医学工作能力,并以长宽比和五星级好评得到师生的认可。结果规范中医内科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在患者实践中的应用和评价,不仅可以架起教学课堂与临床实践的高速公路桥梁,还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爱好,塑造学生妥善处理医疗保健。处理矛盾的能力提高了学员临床医学逻辑思维的专业技能;全面、规范、客观、公正、准确地表达了学员临床医学逻辑思维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同时,他也为其他临床医学专业技能评估和临床医学实践积累了工作经验。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中医内科 临床技能实训 考核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危重症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取标准化急救护理方法,对照组40例按照急诊科常规护理流程开展急救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急诊响应时间及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响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且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采取标准化急救护理方法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急诊护理模式。

  • 标签: 标准化急救护理 急诊危重症 急诊分诊 抢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1月期间诊治的心衰患者,共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和院内反应时间以及护理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和院内反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心衰 标准化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气管导管及标准化救治流程用于大咯血伴窒息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内重症监护室行抢救治疗的大咯血伴窒息患者9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标准化救治流程,观察组45例在标准化救治流程基础上联合改良气管导管行单侧肺通气,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68.89%)总有效率与对照组(48.89%)相比,明显偏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较对照组(31.11%)低(P<0.05)。患者经过抢救后24小时内的有效率观察组(88.89%)高于对照组(66.67%,P<0.05),死亡率观察组(11.11%)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中针对大咯血伴窒息患者,采用改良气管导管联合标准化救治流程救治,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抢救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大咯血 窒息 改良气管导管 标准化救治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需求,评价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胃癌疾病患者,总计60例,全部进行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治疗。依据随机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0)、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的观察组(n=30),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2组胃癌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值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标准化手术护理 胃癌 腹腔镜根治术 手术情况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对象(2018.06-2020.06重型颅脑外伤)随机取样82例,抽签法分组,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n=41,对照组)和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n=41,观察组),分析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术后对照组有4.88%(2/41)发生癫痫症状,有12.20%(5/41)出现切口疝,脑脊液漏者占比7.32%(3/41),并发症率24.39%,比7.32%的观察组低,X2=4.4794,P=0.0343。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12.71±2.14)分<(18.83±1.71)分,t=14.3056];手术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食管癌术后早期经鼻-液囊空肠营养管置入开展肠内营养与标准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研究病例按不同营养方法分为两组,肠内组20例,肠内营养;肠外组16例,标准肠外营养;评价患者营养状况。结果 肠内组术后7天营养状况得以改善,且优于肠外组(P

  • 标签: 鼻-液囊空肠营养管 食管癌 肠内营养 标准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患者补救治疗中,研究对其行复方嗜酸乳杆菌与四联疗法联用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100例在2017年2月-2019年12月经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的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50例)、观察组(n=50例),分别行四联疗法、复方嗜酸乳杆菌+四联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相对比,P>0.05,对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更低(P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 Hp根除 四联疗法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