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育龄期女性白色念珠阴道炎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育龄期女性白色念珠性阴道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有9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2组。其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且对其进行随访调查,记录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育龄期女性白色念珠阴道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优化治疗结果,降低白色念珠性阴道炎的复发可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育龄期女性 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 护理措施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呼吸内科多重耐药患者的原因,执行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的流程,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62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对于呼吸内科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可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加强对多重耐药患者的护理,有效控制了由多重耐药患者导致的院内感染的发生,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得以降低,杜绝暴发流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蜂胶黄酮对龋齿致病菌变形链球菌(S.m)、远缘链球菌(S.s)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科患者多重耐药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在我院内部收治的1986名患者,比较其不同耐药感染发生率、易感发生部位、耐药菌种类以及耐药感染致死率,来探究多重耐药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结果根据最终的实验结论可以观察到,多重药物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并且这种感染对于患者的最终致死率也比较高。结论通过探究多重耐药感染危险因素来不断提示医务人员要密切监控高危患者的多重耐药感染情况,以有效减少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从而不断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片方案对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的8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组,酪酸梭片治疗组给予酪酸梭片治疗,联合治疗组开展酪酸梭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腹痛、腹泻和腹胀消失时间;用药前后消化不良性腹泻症状积分、ALB水平、HGB水平;治疗费用。结果联合治疗组疾病疗效、消化不良性腹泻症状积分、ALB水平、HGB水平、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腹痛、腹泻和腹胀消失时间、治疗费用对比酪酸梭片治疗组有优势,P<0.05。结论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实施酪酸梭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加速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康复出院,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治疗费用。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片方案 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防控ICU患者多重耐药感染的作用。方法取我院ICU患者100例,随机分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评估两组多重耐药感染发生情况与护理有效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护理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多重耐药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常见医院感染病原与耐药性情况。方法选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区范围内临床感染性标本600份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600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医院感染病原与耐药性情况。结果600份资料当中引发医院感染的病原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大肠埃希等。科室感染主要以内科感染为主。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感染部位、泌尿道感染部位与胃肠道感染部位等。结论医护工作人员需要详细了解与掌握引发院内感染各种因素,以提高医院感染监控质量,降低医院感染,降低耐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酸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6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实施常规治疗方式的同时,运用乳酸胶囊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远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远低于对照组的30.2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酸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十分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阴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布拉氏酵母辅助磷酸铝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共计116例进行对照分析,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磷酸铝凝胶,观察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辅助磷酸铝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布拉氏酵母辅助磷酸铝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 磷酸铝 布拉氏酵母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足月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病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85例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无新生儿败血症的健康足月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病原分布情况,并对两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足月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发生危险因素。结果85例足月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检出病原98株,其中革兰阴性占79.59%、革兰阳性占20.41%。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粪污染、GBS培养阳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妊娠期糖尿病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败血症病原主要以革兰阴性为主,胎粪污染、GBS培养阳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妊娠期糖尿病为足月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早发型败血症 病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糖尿病足病患者所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病患者200例,取其足部溃疡处深部组织检测,分离鉴定该患者足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并对鉴定完毕的菌种做耐药性分析。结果20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离出革兰阴性140株,约54.90%,革兰阳性110株,约43.13%,真菌5株,约1.96%,其中革兰阳性主要病原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耐药性较高,革兰阴性主要病原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性较强。结论糖尿病足病感染病原分布广泛,主要包括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其对多种药物耐药性较强,治疗时应结合各项临床指标以合理用药。

  • 标签: 糖尿病足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膳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方法将98例2015年1月~2018年9月间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为49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肠溶胶囊,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药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药膳联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对照组明显较好,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欧中采用药膳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药膳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和病原耐药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2016年8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03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103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中,155份不合格,在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中,60份为标本因素,占38.71%,46份为人员因素,占29.68%,30份为操作不规范,占19.35%,19份为其他因素,占12.26%;同时,1030份检验标本中,共分离出1095株病原,其中558株为革兰阴性,占50.96%,436株为革兰阳性,占39.82%,101株为真菌,占9.22%;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对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红霉素以及β-内酰胺类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影响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应该加强质量控制,并且将病原的耐药性作为基本依据,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从而使耐药率降低。

  • 标签: 病原菌 微生物检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获得明确诊断的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双歧三联活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腹泻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歧三联活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治疗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散对于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者肠道微生态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布拉氏酵母散,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口干、便秘、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者通过使用布拉氏酵母散可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显著增加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不同用药方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给予生长抑素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生长抑素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双歧杆菌与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4例消化性溃疡Hp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使用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胃液pH值、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液pH值、IL-8以及TNF-α等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胃液pH值、IL-8以及TNF-α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与铋剂四联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HP感染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胃液pH值得到显著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铋剂 消化性溃疡 HP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Hp感染消化性胃溃疡患者96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治疗组患者联合应用四联疗法与双歧杆菌三联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胃液pH值、IL-8以及TNF-α等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VS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液pH值、IL-8以及TNF-α等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胃液pH值、IL-8以及TNF-α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配合铋剂四联方案治疗HP感染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胃液pH值得到显著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明显降低,临床推广的价值较高。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铋剂 消化性胃溃疡 HP感染 临床效果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