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尿路感染患者奇异变形杆菌分布情况与耐药性。方法:随机选取153例自2020年3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检测患者尿道口、尿液以及导尿管奇异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计检出奇异变形杆菌61株,尿道口、尿液以及导管生物被膜中奇异变形杆菌检出率分别为52.46%、27.87%、19.67%,尿道口奇异变形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尿液及导管生物被膜(P0.05)。尿道口、尿液、导尿管分离出的奇异变形杆菌显示ESBLs阳性时对阿莫西林耐药率超过90%,对头孢噻肟、哌拉西林耐药率均超过70%,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他他啶/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均低于30%。与ESBLs阳性菌株相比,ESBLs阴性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低于ESBLs阳性菌株。结论:本地区尿路感染患者奇异变形杆菌主要分布于尿道口,其次为尿液及导尿管。奇异变形杆菌显示ESBLs阳性时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等均有较高耐药性,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他他啶/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均较低,临床必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科学用药以保证用药效果。

  • 标签: 尿路感染 奇异变形杆菌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山州2019-2021年鼠疫监测结果,为地区鼠疫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文山州2019-2021年鼠疫监测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采用回顾分析法,对鼠疫的宿主动物种类、密度、病原学以及血清学等检测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019-2021年,全州共捕鼠8681只,总捕获率2.70%,主要宿主为黄胸鼠,占比32.41%,平均鼠密度<3%;鼠体捡蚤7839只,染蚤率43.53%,主要宿主黄胸鼠占比33.14%;对10666只宿主动物(鼠)脏器进行鼠疫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对7255匹媒介昆虫(蚤体)进行鼠疫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共采集4683份宿主动物(鼠)血清进行鼠疫F1抗体(IH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文山州通过鼠疫监测虽未发现动物间鼠疫流行,但主要宿主黄胸鼠密度相对较高,仍存在动物间鼠疫流行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鼠疫疫源监测预警与宣传,从根本上杜绝动物间或人间鼠疫的发生与流行。

  • 标签: 文山州 2019-2021年 鼠疫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12-2021.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通过是否发生休克将其分为非休克组(40例)和休克组(40例),两组均接受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比较两组血压值。结果:休克组有创血压明显低于无创血压(P<0.05),非休克组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创血压监测在ICU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准确反映休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提高监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ICU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山州2019-2021年鼠疫监测结果,为地区鼠疫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文山州2019-2021年鼠疫监测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采用回顾分析法,对鼠疫的宿主动物种类、密度、病原学以及血清学等检测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019-2021年,全州共捕鼠8681只,总捕获率2.70%,主要宿主为黄胸鼠,占比32.41%,平均鼠密度<3%;鼠体捡蚤7839只,染蚤率43.53%,主要宿主黄胸鼠占比33.14%;对10666只宿主动物(鼠)脏器进行鼠疫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对7255匹媒介昆虫(蚤体)进行鼠疫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共采集4683份宿主动物(鼠)血清进行鼠疫F1抗体(IH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文山州通过鼠疫监测虽未发现动物间鼠疫流行,但主要宿主黄胸鼠密度相对较高,仍存在动物间鼠疫流行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鼠疫疫源监测预警与宣传,从根本上杜绝动物间或人间鼠疫的发生与流行。

  • 标签: 文山州 2019-2021年 鼠疫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与风险防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回顾分析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结果 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及护生占比为70.00%,工龄低于5年占比为67.50%,初级职称占比为72.50%。外科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科室,占比为27.50%,其次是手术室。病房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地点,占比为42.50%。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损伤为主,占比为90.00%。结论 通过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因素,并制定相对完善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组织安全培训,接种预防疫苗等,确保医务人员操作规范,对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监测分析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早期及时发现和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早期诊断和感染初期及时干预,对控制感染、防止其进展为重症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及时反映病情的发展和变化,指导临床医师制定和调整临床治疗策略。大多数的炎症标志物,例如 CRP、WBC、IL-6 等在鉴别感染性和急性期无菌性炎症方面缺乏特异性。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具备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高,但现有报道的 PCT 诊断术后细菌感染的临界值差异较大,该文就 PCT 在早期识别 SSI 应用价值进行综述,旨在为术后早期诊断 SSI 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手术切口 SSI PCT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分析我中心2020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中心上报国家ADR监测网的220例ADR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不同方面分析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男性发生ADR机率比女性要高,发生ADR患者的年龄主要处在≥45岁。静脉给药的方式发生ADR的机率最高。造影剂引起的ADR机率最高。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及临床表征呈现多样化,一些病例同时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结论 我院的ADR具有一定特点,要把关注点放在ADR易发药物与群体上,挑选恰当的给药方式,临床要高度重视监测ADR,进一步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防止或降低发生ADR。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研究
  • 简介:摘要:大多数的公共卫生事件都属于传染病事件,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心理均造成明显的影响,由此可见,传染病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作者通过激励疫情监测主体、完善疫情监测机制、构建疫情监测文化、灵活应用疫情监测工具,从而对传染病进行有效预防控制。

  • 标签: 疫情监测 传染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护理时,为其实施脑氧代谢监测的效果。方法:结果:随机方式将本院4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脑氧代谢监测),分析预后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经对比,观察组NIHSS得分为(9.03±1.23)分,数值较小,本组患者神经功能缺陷程度优于对照组(t=7.615,P<0.001);观察组非常满意7例且较满意12例,总率高于对照组(Χ2=8.533,P=0.003)。结论:相比单一常规护理方案,添加脑氧代谢监测效果更优,有助于保障疾病治疗,能使疾病预后良好,患者认可度提升,所以本方案值得推广,研究有较大价值。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临床护理 脑氧代谢监测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6中抗精神药物血药浓度检测现状,探索影响药物血药浓度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6中抗精神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相关病例资料,结果:6中抗精神药物达标率差异较大,血药浓度受日剂量、性别、年龄因素影响。结果:药物浓度监测能有效提抗精神药物的在控率,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抗精神药物  TDM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上世纪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反应停”事件,引起了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各个国家陆续的制定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并开展了相关的监测工作。近年来我国的监测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探析监测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工作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行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6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常规组(32例)与实验组(3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血糖监测干预方法,实验组采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血糖水平。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实验组较佳,(P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护理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胸椎黄韧带骨化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一2020年1月收治的17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1l例;平均年龄52.6+12.5岁。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胸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中运用自发性肌电图(spontaneous electromyography,SEMG)监测神经根功能,结果:本组病例在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肌电改变。本组病例中,6例均出现明显的SEP改变,出现异常的肌电反应;其中5例为单侧下肢的波幅明显下降至50%以下,1例是双侧下肢波幅明显下降至50%以下;立即提醒术者注意剥离粘连神经脊髓的操作;本组病例中所有患者的术后未出现严重及脊髓损伤并发症,术后肌力及感觉级别较术前没有明显的下降。结论: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提供更为客观的安全指标,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神经电生理监测 胸椎管减压术 椎弓根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于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4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8年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病人的手术类型、切口等级、手术时长、麻醉方式、不同危险指数SSI发病率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11%;危险指数等级增加,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随之增加(χ2=23.481,P

  • 标签: 神经外科术后 手术部位 感染 目标性监测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于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4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8年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病人的手术类型、切口等级、手术时长、麻醉方式、不同危险指数SSI发病率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11%;危险指数等级增加,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随之增加(χ2=23.481,P

  • 标签: 神经外科术后 手术部位 感染 目标性监测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应用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集的1000份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同时对其耐药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该100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1000株菌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246株、铜绿假单胞菌115株,变形杆菌株9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8株、肠球菌属菌株101株。其中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菌株、肠球菌属菌株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等耐药性均偏弱;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等有一定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株对青霉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有较强耐药性。结论:在微生物检测中使用细菌耐药性监测可以掌握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监测 临床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 目的 多导睡眠监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特点和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睡眠情况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记录睡眠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睡眠质量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觉醒时间、睡眠潜伏期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临床应基于患者的睡眠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地治疗、护理方法,帮助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多导睡眠监测 精神分裂症 睡眠特点
  • 简介:【摘要】最近这几年我们越来越重视关于药品的不良反映情况,在应用药品的时候,药品出现不良反应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并且也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所以本文基于此,简单的分析目前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存在的现状,简单的研究如何完善目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主要从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着手进行探究,以期待所得结果能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机构改革 基层 市场监管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工作
  • 简介:【摘要】最近这几年我们越来越重视关于药品的不良反映情况,在应用药品的时候,药品出现不良反应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并且也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所以本文基于此,简单的分析目前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存在的现状,简单的研究如何完善目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主要从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着手进行探究,以期待所得结果能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机构改革 基层 市场监管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