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系统的归纳并且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近年来发表的多动症文献做统计,通过筛选其中为中药治疗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统计文献中的药物频次,分析药物四气五味,寒热温凉以及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分析方剂的中药频次、常用药对。使用聚类分析进行核心药物组合的挖掘。结果:共计筛选方剂267首,中药216味。其中补虚类用药占比最重,其次为清热、平肝熄风、安神、利水渗湿等药物;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与五脏均有关联,其中心肝为主,肺脾肾次之;其中远志、石菖蒲、龙骨、茯苓、甘草为出现频率最多的药物;通过聚类分析提取出 5 个不同的核心组合方剂。结论:运用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多用补虚类中药,常配伍清热、平肝熄风、安神类中药,以补虚泄实,调节脏腑,平衡阴阳。

  • 标签: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儿童多动症 组方用药规律 方剂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数据分析管理方面,信息技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对于中医行业来说,病案数据是人们开展中医研究发展的重要数据基础,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中医数据信息化管理,构建高效管理与分析的系统,帮助人们对中医理论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与继承,最终实现中医诊断技术与医疗技术的突破。中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病案资料,如果还是应用传统的人工记录、管理方法则会增加医疗工作人员的负担,同时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因此,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出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医病案数据管理系统,设置数据分析与挖掘功能,帮助人们开发病案资源,获取有效信息,辅助现代中医技术的创新发展。

  • 标签: 集成学习 中医病案 数据挖掘 方法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数据挖掘研究中药治疗措施实施后,腰椎管狭窄症处方用药规律情况,对疾病相关治疗经验进行整理和传承。方法:研究样本:腰椎管狭窄症100份处方;样本入选时间: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将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建立数据库,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感染季节性变化与护理干预策略的关联性,评估干预对儿童感染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1至5岁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维持常规护理,在春、夏、秋、冬四季评估儿童发病率和症状缓解时间,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家长满意度数据。结果:实验组春、秋、冬季节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夏季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所有季节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家长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家长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儿童季节性感染发病率,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并提高家长满意度,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家庭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感染 季节性变化 护理干预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名老中医陆曙在治疗不寐(失眠)方面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陆曙医师治疗不寐的处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提取常用药物等信息,并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研究发现,陆曙在治疗不寐时常用的药物包括甘草、栀子、川芎、香附、丹参、六神曲等,且常以特定的药物组合出现。此外,他在用药剂量上显示出个体化特点,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调整。结论:陆曙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点,强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组合和剂量。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中医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实证支持。

  • 标签: 不寐 陆曙 中医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对甲状腺、乳腺良性以及子宫肌瘤三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女性患者300例,并根据患者在本院进行超声检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甲状腺良性患者的总患病率为54%,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几率会逐渐提高;乳腺良性疾病的患病率为52%,子宫肌瘤的患病率为20%,对于乳腺良性疾病以及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会在41-50岁左右会出现最大值,随后会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 在围绝经期的女性患者中此三种疾病存在的联系较为显著。

  • 标签: 甲状腺 乳腺良性疾病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胎膜早破和难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处理的对策。方法 将本院自2018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86例胎膜早破的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列入实验组当中,选择同期未出现胎膜早破的86例产妇当做参照组,分析胎膜早破和难产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临床干预措施,对比妊娠结局。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顺产率明显比参照组低,难产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 对于产妇来说,胎膜早破是造成难产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加强对产妇的检测,预防和及早干预胎膜早破的问题,做出针对性的处理,提升分娩成功率,确保母体和胎儿的安全。

  • 标签: 胎膜早破 难产 临床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药治疗直肠息肉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由我院为结直肠息肉患者开具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共收集到70例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中药处方,使用中药144味,用药频次为584次,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当中4味消食药、2味健脾药、1味化痰药、3味理气药、12味补益药,主要含有乌梅、白术、甘草、僵蚕、茯苓、陈皮等。所有配伍当中基本都含有乌梅。结论:中医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主要药物为乌梅。

  • 标签: 数据挖掘 中医药 结直肠息肉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母乳喂养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母乳营养成分的分析以及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功能评估,为科学育儿提供依据。方法:1. 样本选择:选取本地健康足月出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分为母乳喂养组和非母乳喂养组。2. 数据收集:收集新生儿的体重、身高、性别等基本信息,以及新生儿的喂养情况、家庭背景等信息。3. 实验室检测:对母乳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行评估,包括免疫细胞数量、活性以及抗体水平等。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母乳喂养组与非母乳喂养组在免疫系统发育方面的差异。结果:1. 母乳喂养有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研究结果显示,母乳喂养组新生儿的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均高于非母乳喂养组,说明母乳喂养有助于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发育。2. 母乳营养成分与免疫系统发育的关系:分析母乳营养成分发现,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与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密切相关。特别是母乳中的免疫因子,如抗体和乳铁蛋白,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明显。结论:本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有利于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发育,这可能与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和免疫因子有关。因此,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母乳喂养,以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母乳中其他成分与免疫系统发育的关系,以及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免疫系统的影响。

  • 标签: 母乳 新生儿 婴儿免疫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甲状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内分泌关联,并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自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份来我院就诊的 80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5-75岁,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甲状腺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两组采取男女各20例,平均年龄为55周岁左右。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手术治疗和心理干预。在实验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心血管指标和内分泌指标均进行监测和记录。结果:通过对8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我们发现甲状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密切的内分泌关联,而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临床分析甲状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内分泌关联及其治疗研究效果。结论:甲状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密切的内分泌关联,手术治疗和心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 标签: 甲状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近十年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服务平台所收录的,推拿或以推拿为主联合其他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观察期刊文献,对地点、病例数、治疗方法、操作部位、经络、腧穴等进行整理、挖掘,总结。结果:检索符合要求期刊文献28篇,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推拿联合针刺、艾灸、中药,操作部位以头面、腰背为主,推拿手法多以按揉、推法、揉法等为主,督脉、任脉、足太阳经脉是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重点经脉。结论:原发性心脾两虚型不寐临床治疗多以推拿结合其他疗法干预,头面、腰背部为重点操作部位,手法多采用按揉法,督脉、膀胱经是治疗首选经脉。

  • 标签: 推拿 心脾两虚 不寐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症与慢性胃炎胰腺炎的共病关联与治疗策略。方法:选取肠易激综合症与慢性胃炎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分别治疗,观察组进行共病关联与针对性治疗策略,对比治疗效果以及炎症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炎症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肠易激综合症 慢性胃炎胰腺炎 共病关联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更年期妇女的内分泌失调与心血管风险的关联性,以提高对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的认识和提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策略。方法:在评估更年期妇女的内分泌失调与心血管风险关联性时,选择了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更年期妇女作为观察组,并选取了同时期于同家医院就诊的60例绝经过渡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分析双组患者的内分泌相关指标(如雌激素水平、卵巢功能等)以及心血管风险因素(如血压、血脂、血糖等)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来评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更年期妇女的内分泌失调主要表现为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更年期妇女中内分泌失调症状的出现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显著关联性(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更年期妇女的内分泌失调与心血管风险存在密切关联。因此,针对更年期妇女的内分泌失调症状应及早预防和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标签: 更年期妇女 内分泌失调 心血管风险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夜间高血压与空腹血糖、血脂及MAU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于本院心内科和内分泌科门诊接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间区间于本院心内科和内分泌科门诊接诊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分析两组患者的夜间高血压与空腹血糖、血脂及MAU的关联性。结果:患者组间FPG与MAU指标对比及夜间高血压各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夜间高血压与空腹血糖、血脂及MAU存在关联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空腹血糖 血脂 MAU 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