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天麻熄风胶囊质量标准。方法:用显微鉴别法及TLC法对处方中各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HPLC测定天麻素含量。采用ThermoHypersilO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3:97);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21nm。结果:显微鉴别特征专属,薄层色谱斑慵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天麻素在10.48~94.32μg·mL^-1呈良好线形关系(r=0.9999,n=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用于天麻熄风胶囊质量控制。

  • 标签: 天麻熄风胶囊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目的:建立和完善挂金灯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法对挂金灯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同时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方法对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挂金灯药材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斑点均清晰明显;5批挂金灯样品水分测定结果为7.9%-10.1%,总灰分为8.8%-14.6%,酸不溶性灰分为0.3%-3.8%,浸出物测定结果为11.9%-17.4%。结论:本研究为挂金灯药材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 标签: 挂金灯 质量标准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 简介:目的:对不同产地6种沙棘籽油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折光仪法、比重瓶法、干燥法、热乙醇法、滴定法、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产地沙棘籽油折光指数、相对密度、水分及挥发物、酸值、碘值和脂肪酸组成。结果:6种沙棘籽油折光指数在1.4270-1.4780、相对密度在0.7859-0.9267、水分及挥发物在0.042%-42.87%、酸价在7.560-23.495、碘值在114.05-180.69,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5种组成,6种沙棘籽油中除YS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87%以上,最高达89.13%。结论:不同产地沙棘籽油理化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只有3种样品5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本研究可为沙棘油原料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沙棘 籽油 物理指标 化学指标 脂肪酸组分 检测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软脂酸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炎症细胞因子CRP、TNF-α“及iNOS影响。方法:培养鉴定原代大鼠VSMCs,使用不同浓度大黄素(1、10、50μmol·L^-1)预孵育VSMCs24h,再以浓度为100μmol·L^-1软脂酸刺激24h,使用RT—PCR、westernblot分别测定VSMCsCRP、TNF-α/、iNOS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浓度为50μmol·L^-1大黄素预孵育大鼠VSMCs24h后,与软脂酸组相比,CRP、TNF-α、iNOS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性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软脂酸诱导大鼠VSMCs炎性因子表达,可以通过抗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标签: 大黄素 软脂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银柴胡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清虚热、除疳积等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银柴胡含有甾醇类、环肽类、生物碱类、酚酸类、挥发类等化学物质,具有抗炎、治疗过敏性疾病、扩张血管等作用。本文分别从中药银柴胡本草考证、基原植物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化学成分、药材鉴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银柴胡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银柴胡资源保护、规范化种植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参考。

  • 标签: 银柴胡 药用历史 化学成分 生物学特性 人工种植技术 鉴定
  • 简介:目的:观察高糖对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及黄芪甲苷(ASIV)对心肌细胞保护机制。方法:培养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用33.3mmol/L葡萄糖诱导心肌细胞,观察不同浓度黄芪甲苷(20μmol/L、40μmol/L、80μmol/L)和NOX4抑制剂apocynin(100μmol/L)对高糖诱导心肌细胞影响。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DHE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活性氧簇(ROS)含量,使用试剂盒定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中NOX4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受到损伤,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细胞内ROS、MDA生成增加,SOD、GSH-Px活力下降。高糖+黄芪甲苷(20μmol/L、40μmol/L、80μmol/L)各组和高糖+NOX4抑制剂apocynin(100μmol/L)组均能有效抑制高糖对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方面的损伤,表现为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内ROS、MDA表达明显下降,而SOD、GSH-Px活力显著增加,Westernblot实验结果中NOX4蛋白表达减少,且黄芪甲苷药物作用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芪甲苷能够通过减少NOX4表达抑制高糖对乳鼠心肌细胞造成氧化损伤。

  • 标签: 黄芪甲苷 APOCYNIN 高糖 心肌细胞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建立黄芩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薄层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定量方法。方法:以CPACELLPAKC18色谱柱(5μm,250mm×46m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洗脱,测定波长275nm,柱温30℃,流速10mL·min-1。结果:4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低于30%,加样回收率为954~983%。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黄芩药材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黄芩药材 黄芩苷 汉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 简介:目的:观察葛根素作用前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和结肠癌SW-620细胞生长情况及其作用前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对结肠癌SW-620细胞杀伤活性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分离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为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收集培养第8天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不同浓度葛根素分别作用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结肠癌SW-620细胞48小时,CCK8法检测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增殖率;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结肠癌SW-620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葛根素作用前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葛根素作用前后结肠癌SW-620细胞表面MICA/B分子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葛根素对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株SW-620活性影响。结果:葛根素在0.8~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SW-620细胞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浓度≥100μmol/L葛根素可抑制SW-620生长;经浓度为0.8~100μmol/L葛根素诱导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结肠癌SW-620细胞杀伤活性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浓度为3.1~50μmol/L葛根素作用48小时后结肠癌SW-620细胞,其表面的MICA/B表达不同程度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能够促进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增殖,并增强其对结肠癌SW-620细胞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表面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表达有关;葛根素上调结肠癌SW-620细胞表面MICA/B表达可能增加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对结肠癌SW-620细胞杀伤活性。

  • 标签: 葛根素 结肠癌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MICA/B
  • 简介:目的:研究金刚藤多糖对大鼠慢性盆腔炎治疗作用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影响。方法:选择未交配SPF级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刚藤胶囊组、金刚藤多糖15mg/kg、30mg/kg、60mg/kg组。实验第1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戊巴比妥麻醉,采用双侧输卵管注入30%苯酚胶浆生理盐水溶液制作大鼠盆腔炎模型。造模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纯净水,其余各组灌胃给予药物,其中金刚藤胶囊组日给药量为540mg/kg/天,金刚藤多糖15mg/kg、30mg/kg、60mg/kg剂量组日给药量分别为:15mg/kg/天,30mg/kg/天,60mg/kg/天,每天1次,共灌胃治疗20天。第21天各实验组大鼠眼眶取血后断颈处死,剖取子宫,称重,计算子宫重量系数;取病变明显子宫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分析;酶联免疫法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血浆IgA、IgM和IgG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重量系数显著增大,子宫炎症性病变显著加重;血浆IgA、IgM和IgG含量均有极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金刚藤多糖15-60mg/kg可显著减小大鼠子宫重量系数,减轻子宫炎症性病变,增加血浆IgA、IgM和IgG含量。结论:金刚藤多糖对大鼠慢性盆腔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理可与调节大鼠血浆免疫球蛋白有关。

  • 标签: 金刚藤多糖 慢性盆腔炎
  • 简介: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当前面临一人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抗衰老产业发展至今,已取得诸多成效,起到了延长生命、改善生命质量作用。但在我国,抗衰老产业涉及领域小,产品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本文从未来医学发展趋势、国家需求以及老龄化现状三方面介绍抗衰老产业形势,并对此现状做了一定分析,针对当前问题给出了应对方案。指出中医体质经过近40年发展,得到了国家、学术界以及民众认可,在国家公共卫生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本文从抗衰老食品及保健食品、中医体质老年养生知识普及、健康管理、培养中医体质调理人才四方面,对中医体质抗衰老健康产业做出了展望。中医体质在抗衰老产业中可以填补理论空白,创新产业模式,形成核心竞争力,大有可为。

  • 标签: 中医体质 抗衰老产业 健康产业 健康管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基地运营模式分析比较,寻找出适宜不同情况基地模式。方法:对常用几种基地模式优点、缺点、适用环境,以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管理成本等为衡量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及结论:从质量角度看,农场化管理、大户承包这两种模式有利于药材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从管理成本方面看,“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产业合作社(协会)+农户”、“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比较节省成本。

  • 标签: 药材基地 模式 创新 特点
  • 简介:目的: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红花质量评价方法,对新疆昌吉、塔城、伊犁和和田几个主产地红花进行质量分析。方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红色素吸光度、浸出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测定方法。结果:24批新疆不同产地红花水分、浸出物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合格,和田产红花总灰分含量范围1769%~2548%、酸不溶灰分含量范围1029%~1705%,大大高于药典标准,部分样品红色素吸光度为01403~01804,低于药典标准,其他产地样品则均合格。结论:对24批新疆不同产地红花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和田产红花单独聚为一类,其他产地样品聚为一类,其中昌吉、塔城地区样品更为相似,与伊犁地区样品质量有一定差别。建议和田地区不宜大规模发展红花种植。

  • 标签: 红花 灰分 浸出物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红色素吸光度 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珠子参开花习性,传粉方式及探索提高结实率方法。方法:在珠子参开花期定株观察记录其开花习性;通过4种不同人工授粉处理确定珠子参传粉方式;采用叶面施肥、喷施微量元素硼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法,探索提高珠子参结实率。结果:珠子参其开花习性与同属植物人参、西洋参、三七相似;其传粉方式为常异花授粉植物;分别喷施0.5%KH2PO4溶液,0.1%和0.25%硼砂水溶液,50mg·L^-1和100mg·L^-1赤霉素溶液、20mg·L^-16-苄胺腺嘌呤溶液,可使珠子参开花结实率分别提高15.76%、15.46%、16.97%、14.67%、14.32%及10.0%。结论:该研究为珠子参规范化栽培及良种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珠子参 开花习性 授粉方式 叶面施肥 结实率
  • 简介:目的:观察秦艽乙醇提取物对尿酸钠痛风模型大鼠保护作用。方法: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秦艽乙醇提取物1.0g/kg剂量组、秦艽秦艽乙醇提取物0.5g/kg组、痛风舒组、别嘌呤醇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0.2ml尿酸钠溶液(25μg/ml)注入右侧踝关节腔内,形成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连续给药7天,每天测量两侧踝关节同一部位周长。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颈总动脉取血,测定生化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1)秦艽乙醇提取物1.0g/kg可以明显抑制两侧踝关节肿胀程度。(2)秦艽乙醇提取物1.0g/kg和0.5g/kg可以显著降低尿酸钠痛风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结论:秦艽乙醇提取物可以减轻尿酸钠痛风模型大鼠关节损伤,其机理与下调血清TNF-α、IL-1β、IL-6、PGE2和MMP-3表达有关。

  • 标签: 秦艽乙醇提取物 痛风性关节炎 TNF-α IL-1Β IL-6
  • 简介:本文对中医基本理论之一“药食同源”作了诠释,其中包括“药食同理”、“药食同用”以及“药食两用”等观点。“药食同源”理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例如,正确指导药物和食品摄入;作为重要药食两用物品将对调整机体内稳态、防止退行性慢性疾患以及抗衰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药物和食品相互渗透已成为国际上大趋向,我们需要对此有所认识并作出政策上相应调整。

  • 标签: 药食同源 药食两用 药食渗透 慢性疾患 大趋向
  • 简介:管花肉苁蓉Cistanchetubulosa(Schenk)R.Wight为中药肉苁蓉基源植物之一,也是肉苁蓉属植物中最易发展大规模栽培种.为了促进管花肉苁蓉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本文对管花肉苁蓉植物学形态特征、寄生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其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管花肉苁蓉 植物学形态 生物学特性 分子生物学
  • 简介:目的:研究固本祛风颗粒急性和长期毒性。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最大耐受量(MTD)实验;长期毒性实验中大鼠给予高、中、低剂量(相当于推荐剂量100倍、20倍、10倍量)固本祛风颗粒,连续给药90d,进行一般行为、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系统解剖检查与可逆性观察。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小鼠急性毒性MTD>120.0g(生药)/kg;长期毒性实验中给予高、中、低剂量固本祛风颗粒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与系统解剖检查均未见异常,可逆性观察表明固本祛风颗粒对大鼠未引起延迟毒性,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固本祛风颗粒对大小鼠实质性器官无明显毒性作用。

  • 标签: 固本祛风颗粒 毒性
  • 简介:目的:探究黄精多糖对STZ所致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糖尿病组、黄精多糖1000、500、250mg/kg组,后面4组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0mg/kg尾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黄精多糖分别以1000、500、250mg/kg灌胃12周,检测血糖、血肌酐及尿素氮;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形态学变化;考马斯亮兰检测大鼠24小时蛋白尿;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方法测定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ET-1)、型胶原(Col-I)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及24小时尿蛋白明显增加,肾脏组织中TGF-β1、ET-1、Col-I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糖尿病组比较,黄精多糖1000、500、250mg/kg组血糖及24小时尿蛋白明显降低,肾脏组织中TGF-β1、ET-1、Col-I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黄精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糖、抑制纤维化因子有关。

  • 标签: 黄精多糖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内皮素-1 型胶原蛋白
  • 简介:目的:研究风湿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方法:58只大鼠均进行类风湿关节炎建模,两组大鼠均在免疫后第14d给药治疗,甲氨蝶呤片治疗为对照组,风湿清治疗为风湿清组,进行6周治疗干预。结果:风湿清组与对照组大鼠治疗干预6周后,血RNAKL、MIP-1α以及IL-17水平风湿清组为31.6±2.2pmol/L、273±25pg/ml、10.6±0.5ng/L,对照组为28.3±2.1pmol/L、292±25pg/ml、12.6±1.3ng/L,两组比较,均为P<0.05。结论:风湿清对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显著,可显著抑制RA-FLS分泌IL-17及TNF-α,调控RA-FLS炎性增殖,进而保护骨组织,抑制骨破坏。

  • 标签: 风湿清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FLS IL-17 TNF-Α
  • 简介: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减结合梅花针治疗斑秃患者有效治疗临床方法。方法:将88例临床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逍遥散加减结合局部梅花针敲击;对照组采用局部外涂3%米诺地尔溶液与口服泼尼松10~15mg/天相结合。两组均以一周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统计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91.1%,对照组5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者用药1周就起效果。结论:逍遥散加减梅花针是一个治疗斑秃有效方法。

  • 标签: 逍遥散 梅花针 斑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