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本实验以“肾主骨”理论为指导,通过系列动物实验、采取半自动骨组织图象分析技术研究探讨性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组织结构改变机理,及补肾药物对促进骨折愈合和对骨质疏松治疗作用基础。结果表明: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丢失、关节软骨变性,由于骨吸收抑制因素减少,骨吸收活动增强,骨形成相对不足而使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迟缓。

  • 标签: 肾主骨 骨形态计量学 实验 性激素不足 骨组织结构
  • 简介:为了提高脊柱骨折治疗效果,本院自行设计研制了套新型脊柱骨折外固定支架,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命名为前置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该器具已正式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420032954.2,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公布,(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公报》21卷第7号63—64页)。在此作简要介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 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前置 国家专利 外固定支架
  • 简介:腱鞘由外层腱纤维鞘和内层腱鞘和内层腱滑膜鞘共同组成。腱滑呈双层套管状,分内、外二层。内层紧包于肌腱表面;外层紧贴于腱纤维内面。内、外二层之间含有少量滑液。内、外二层相互移行部分,称腱系膜,内有血管、神经经过。腱鞘起约束肌腱作用,并可减少肌腱在运动时磨擦。腕部、掌部足部和肩肱二头肌腱沟等处均有腱鞘。

  • 标签: 一指刀手法 治疗 挠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临床
  • 简介:软组织损伤疼痛被认为世界三大疑难病症之,目前还没有极具针对且特别有效治疗方法。刀手法发明为软组织损伤开辟了个崭新治疗途径,且有着令人瞩目的卓越疗效,廿十一世纪医学界对软组织损伤治疗大突破。

  • 标签: 一指刀手法 治疗 软组织损伤 适应症 禁忌症 注意事项
  • 简介:随着以坐位为劳动方式的人群越来越多,颈腰伤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为探索不加重损伤而又能合理解决脊柱力学问题治疗方法,我想起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顾云伍老师起研究脊椎骨折时,曾对清代“攀索叠砖法”进行过猴子实验,证明其复位原理科学。看来,需再次温习祖国传统医学整脊学历史经验,试图从二千多年祖先实践中悟出些真理。因此,尝试运用传统医学思维模式,以整体思考代替片断思考,

  • 标签: 思维方式 《中国整脊学》 劳动方式 脊柱运动力学 机能解剖学 中医学
  • 简介:我们从1995年开始对韦以宗教授首创拱桥小夹板外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并用于治疗四肢新鲜开放性骨折和关节脱位,累计病例巳逾50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仅就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四肢长骨干开放性骨折和大关节脱位92例,总结报告于

  • 标签: 开放性骨折脱位 拱桥式小夹板 四肢长骨干 外固定治疗 疗效观察 临床
  • 简介:三角支撑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及股骨颈骨折理想穿针外固定矫形器械,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可靠等优点。并可早期离床活动,免除护理负担。我院自1994年初研制以来临床应用1268例,疗效显著,是非常理想治疗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械,特报告如下: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盘式三角支撑外固定器 治疗 注意事项
  • 简介:鉴于多年来临床实践中常见中老年妇女多发进行丢失致使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导致多发性骨折,本文就大豆异黄酮化学组成以及预防进行流失骨质疏松而引起继发性骨病、骨折等系列特殊牛理功能等进行了简述。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骨质疏松 预防 骨折 生理功能 化学组成
  • 简介:1.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邵振海等人提出了“脊神经支综合征”概念,认为上腰段脊神经支受到牵拉、卡压等刺激发生下腰痛原斟。这学说现已基本得到公训。现在更常用名词“脊神经支源腰痛”、“腰椎脊神经支综合征”。2.脊神经支源腰痛特点:疼痛多为持续,痛区位于腰正中、腰骶部、髂嵴附近、臀部,也伴大腿外侧痛,但般不超过膝关节;腰椎向某方向运动时症状可加重,严重者甚至不能行走和站立:主诉痛区上方2~3个脊椎节段(脊神经支发出平面)棘突、小关节、横突有压痛,深压时可向主诉痛区放射;无下肢感觉、反射和肌力异常;主诉痛区X线、CT、MRI多为正常。

  • 标签: 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 整脊疗法
  • 简介:内功点穴从中医学中“经络学说”、“脏腑学说”、“营卫气血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临床上也同样通过“四诊”“八刚”以辨明疾病之所在,然后以辨证施治原则,运用刚柔相济之劲,循经络,揉穴道等手段施术于患者,特别是按照“内经”中“从卫取气”“从营置气”补泻原则,灵活运用内功点穴各种手法,以产生祛邪医病完整治疗。内功点穴有使气血调和、开通闭塞、导引阴阳、扶正祛邪,调中理气等功能,又可以通过经络产生补虚,泻实,清热,散寒,消积,祛瘀,温通,发汗等作用达到治愈疾病目的。本人40年来临床实践中用内功点穴与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明显疗效。尤其结合中药治疗效果更佳,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点穴治疗 内功 “经络学说” 床体 扶正祛邪
  • 简介:舒张揉法我科前主任沈健群老师创建采用禅推、四平推、滚法、摩法、提拿、点按、揉法、抹法、扫散法复合推拿手法。为了探讨舒张揉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价值,笔者对8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行舒张揉法加电脑间隙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则使用电脑间隙牵引配合药物治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观察组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揉法 对照组 椎动脉型颈椎病 牵引治疗 观察 临床运用
  • 简介:范畴控制又叫覆盖控制、全方位控制。所谓范畴控制被控对象存在具体准确空间位置不知道,但被控对象存在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确切知道,在这种情况,被控对象存在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进行控制叫范畴控制。或叫覆盖控制或全方位控制

  • 标签: 放血疗法 应用 空间位置 全方
  • 简介:目的测量正常颈曲、腰曲弓形面积,为临床观察颈、腰曲变化提供数据。方法按Borden法和seze法标准,测出正常颈曲和腰曲,然后按数学几何学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即S弓形=πr^2α/360°-1/2Lh计算出正常颈曲、腰曲弓形面积,并统计正常颈曲126例,正常腰曲114例,经统计学处理得出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正常颈曲弓形面积为均值X14.10cm^2标准差S2.86cm^2)正常腰曲弓形面积为均值X32.36cm^2(标准差S5.26cm^2)。

  • 标签: 颈曲 腰曲 弓形面积 正常颈曲弓形面积 正常腰曲弓形面积
  • 简介:本文试图从现代医学角度,着眼于椎盘源腰痛病因,归结为生物力学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和生物细胞因素变化为主要病机;同时从《黄帝内经》中寻找到世界上最早有关腰痛致病病机——经络学说,并逐诠释。同时针对这些病因提出了对因治疗措施,供临床上较棘手盘源腰痛有个较为清晰诊断思路和套规范治疗措施,以便更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盘源性下腰痛 生物力学 生物化学 中医病机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discherniation,LDH)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多为外伤或生理退行改变等因素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治疗方面,国内外学者多以非手术疗法为首选,而非手术疗法中尤以推拿、复位法见效最快,疗效最好。笔者白1999年11月至今运用定点旋转伸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定点旋转拔伸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治疗 推拿治疗 力学结构
  • 简介:颈椎病因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同围邻近组织(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者。正常颈椎弯曲向前,形成弓形,保持我们正常头部可向前、向后、向左右两侧转动工作或生活。但是,就目前来说,现代人类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人们超强劳动如长期坐于桌前工作、上网、玩游戏机,

  • 标签: 颈椎病 中医手法治疗 失败后 手术 社会生活 退行性改变
  • 简介:颈椎病日益成为困扰现代人疾病,且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颈椎病病因众多,颈部软组织病变其临床多种症状主导性病因;颈椎病发病机制为颈脊柱动静力学平衡失调,病理改变与久坐有关。腰椎颈椎运动力学基础,腰曲变化对颈曲影响主要通过脊柱韧带传导力而发生。上病治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前提,体现了辨证论治精神,也是治病求本反映。中国整脊学椎曲论,为上病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颈椎病 椎曲论 上病下治 整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