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结构磁共振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构磁共振成像包括基于体素的形态分析、基于脑表面的形态学学分析、体积容量分析等方法,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包括低频振幅分析方法、比率低频振幅分析法、 脑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功能连接分析、独立成分分析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结构磁共振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构磁共振成像包括基于体素的形态分析、基于脑表面的形态学学分析、体积容量分析等方法,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包括低频振幅分析方法、比率低频振幅分析法、 脑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功能连接分析、独立成分分析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诊断鞍旁肿瘤的临床效果与准确性。方法:纳入本院2020.1.1-2023.4.30期间收治的65例鞍旁肿瘤患者,入院病例均行MRI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MRI诊断效果及准确性。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测,65例鞍旁肿瘤患者中脑膜瘤、海绵状血管瘤、神经鞘瘤、表皮样囊肿、淋巴瘤、脊索瘤分别检出36例、14例、9例、4例、1例、1例,与MRI检出结果一致。65例患者中51例强化显著,肿瘤形态多为类圆形,以单侧发病较多。其中36例脑膜瘤患者均为单发,鞍旁左侧19例,右侧17例;不规则12例,类圆24例;直径2.1~4.7 cm。增强扫描,信号特征显著强化。14例海绵状血管瘤均为单发,鞍旁左侧5例、右侧9例;不规则0例,类圆14例;直径2.6~5.9 cm。增强扫描,有明显血管样强化。9例神经鞘瘤均为单发,鞍旁左侧5例、右侧4例;不规则2例,类圆7例;直径1.5~6.1 cm。增强扫描,呈现不均匀明显强化。4例表皮样囊肿均单发,鞍旁左侧2例、右侧2例;不规则4例,类圆0例;直径2.0~3.1 cm,增强扫描无强化。1例淋巴瘤、1例脊索瘤均单发,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中等强化。结论:MRI能够将鞍旁肿瘤不同信号改变、强化特点清晰显示出来,可提升鞍旁肿瘤检出率,对疾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鞍旁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果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0T HR-MR VWI在头颈部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04月期间的100例脑卒中病人,根据治疗前是否行HR-MRVWI检查进行分组,分别为检查组(n=50)和未检查组(n=50),检查组病人治疗前行HR-MR-VWI检查,未检查组病人治疗前未行HR-MR-VWI检查的病人、但行MRA或CTA检查,观察检查组和未检查组病人病因诊断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检查组病人经HR-MR-VWI检查后对管腔狭窄病因判断具体如下:动脉粥样硬化23例(46%)、动脉夹层13例(26%)、动脉炎11例(22%)、其他2例(4%)。未检查组病人仅判断为管腔狭窄。检查组病人3个月中再发生脑卒中事件的有3人,占6%;未检查组病人在6个月中再发生脑卒中事件的有13人,占26%,检查组再发生脑卒中事件情况显著优于未检查组(P<0.05)。结论:3.0T高分MR血管壁成像能够明确诊断管腔狭窄病因,帮助临床治疗,可以用于临床头颈部动脉病变检查中。

  • 标签: 3.0T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 头颈部动脉病变 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