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全国名老中医杨骏教授运用滋肾益法治疗亨廷顿舞蹈病的经验。方法:通过对杨骏教授临床治疗亨廷顿舞蹈病医案的学习与思考,并结合《内经》《赤水玄珠》《针灸甲乙经》《景岳全书》等相关古籍的综合分析,总结杨骏教授治疗亨廷顿舞蹈病的特色。结果:杨骏教授治疗亨廷顿舞蹈病是在中医经典古籍的基础理论指导下,并结合自身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形成以"滋肾益"为治疗原则的临床诊疗思路。结论:杨骏教授在临床上治疗亨廷顿舞蹈病有着独特疗效,其诊治方法和思想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

  • 标签: 亨廷顿舞蹈病 杨骏 病因病机 辨治特色 滋肾益髓
  • 简介:目的从"病-证-方-药-量"角度探析运用阳散火汤治疗中长程发热的临床经验,总结临床思维和用药用量特点。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运用阳散火汤诊治的20例发热(持续2~6个月)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阳散火汤治疗的发热,其常见临床表现除发热外,还有乏力、恶风寒、食欲一般、口干、大便溏薄等。方中药物常用剂量:辛温发散药防风、升麻、羌活、独活6~10g;解肌退热药柴胡8~20g,葛根10~20g;健脾补中药人参6~15g(党参15~20g),黄芪15~20g,炙甘草3~10g;清热解毒药生甘草5~10g;滋阴养血药白芍6~20g。从性味、归经来看,药物以微温、辛甘味为主,多入脾、肺二经。结论取"火郁发之"之意,临床选用阳散火汤治疗中长程发热,处方精简,用量得当,疗效确切。

  • 标签: 病-证-方-药-量 升阳散火汤 中长程发热 临床经验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后纵韧带部分或全部断裂、核突出甚至游离于椎管中、刺激或压迫硬膜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在手术作为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金标准"的背景下,中医药保守治疗优势凸显,辨证施治一定条件下也可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药疗法 牛眼征 重吸收
  • 简介:目的:使用证素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年龄女性的中医证候证素特点,为临床使用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以“7”岁为周期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进行年龄划分,评估不同年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的中医证候分布。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病位证素构成比的顺位为:肝(65.263%)、肾(49.473%)、脾(13.684%);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中医病位证素的频数分布中,肝与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病性证素的分布特点中,实性证素痰与虚性证素气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实性证素气滞、痰与虚性证素血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P=0.004);实性证素气滞、血瘀、湿、痰与虚性证素阴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14,P=0.022,P=0.000);实性证素气滞、血瘀、痰与虚性证素阳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47,P=0.002)。不同年龄组病位证素、实性证素、虚性证素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973;P=0.917;P=0.983),三组居于前3位的病位证素构成比分别为:肝(22.105%)、肾(16.842%)、脾(4.211%);肝(32.632%)、肾(25.263%)、脾(6.316%);肝(10.526%)、肾(7.368%)、脾(3.158%)。三组居于前3位的实性证素构成比分别为:痰(15.789%)、气滞(14.737%)、湿(12.632%);湿(15.789%)、气滞(15.789%)、痰(14.737%);痰(5.263%)、血瘀(3.158%)、寒(3.158%)。三组居于前3位的虚性证素构成比分别为:阴虚(18.947%)、阳虚(14.737%)、气虚(12.632%);阴虚(31.579%)、血虚(23.158%)、阳虚(20.200%);阴虚(13.684%)、阳虚(8.421%)、血虚(7.368%)。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主要病位证素依次为肝、肾、脾。病性证素中,痰、气滞、湿、血瘀、寒在实性证素中占主导地位,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在虚性证素中占主导地位,且虚性证素的影响大于实性证素。

  • 标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证素辨证 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