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中采用带钢板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2016年3月30例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患者均采用带钢板治疗方法,观察在治疗后复位丢失测量情况和肩关节的功能评估变化。结果治疗后发现患者术后3天后喙锁距离为28.42±3.93mm,术后的喙锁距离为28.76±4.32mm,平均丢失为1.24±0.98mm。患者在术前的肩关节评分为31.06±3.54分,术后的评分为73.73±4.02分,说明术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中采用带钢板治疗方法有利于关节的复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带袢钢板治疗方法 肩锁关节 完全性脱位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索温针结合抗痉挛具以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成2组,其中50例应用温针结合抗痉挛具联合治疗痉挛性偏瘫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余50例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2个月、3个月时分别评价日常生活能力(BI)、Berg平衡量表、最大步行速度(MWS)、步行功能(Holden)进行评分。使用肌电图仪对患者进行H反射测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温针结合抗痉挛具治疗痉挛性偏瘫效果更为明显,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Berg平衡评分、步行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且步行功能(Holden)分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步行功能恢复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对照组患者H反射亢进,潜伏期时间有所缩短至,肌电图波峰增高,说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而观察组患者H反射潜伏期缩短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波峰没有增高现象,说明患者H反射情况较好。结论:温针结合抗痉挛具治疗痉挛性偏瘫较常规康复训练疗效更为显著。

  • 标签: 温针结合抗痉挛支具 痉挛性偏瘫 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