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无痛胃镜下高频切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的70例胃息肉患者展开此次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各35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分别为患者实施常规胃镜下和无痛胃镜下高频切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手术指标,治疗后的并发症以及复发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1.3±6.6)min,术中出血量为(112.6±26.8)ml,住院时间为(6.8±1.5)d,术中VAS评分为(1.1±0.5)分,相比于参考组患者均有明显的优势,P

  • 标签: 无痛胃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神经肌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8年3月—2020年5月收治入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分为第一组(对照组)和第二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刺激,观察两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联合神经肌肉刺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效果显著,恢复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自然分娩产后42天复查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分别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检测临床症状评分、盆底肌力、盆底Glazer肌评估、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生命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力提高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效果(肌力≥Ⅳ级)明显好于对照组;盆底肌值前静息阶段和后静息阶段治疗后低于治疗前,5次快速收缩阶段、10s持续收缩阶段、60s持续收缩阶段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10s持续收缩阶段、60s持续收缩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P-Q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IQ-7评分优于对照组,但PISQ-1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早期干预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疗法 电刺激生物反馈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产后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子宫内膜癌治疗过程中运用宫腔镜切术联合地屈孕酮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到2020年11月期间院内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运用随机分配的方式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运用宫腔镜切术开展对照组治疗工作,在对观察组运用宫腔镜切术的同时,使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水平与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的治疗效果水平明显超过对照组(P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地屈孕酮 子宫内膜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膀胱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4例膀胱癌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6月-2021年06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7例(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膀胱癌患者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切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传统开放手术 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