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红外成像技术观察分析寒凝与非寒凝因素所致的痛经人群的红外图表达,以及与正常人群的红外图差异。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其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各30例,设同年龄段的正常健康女性30例为对照组。采用红外成像扫描,分别测定上肢、下肢、盆腔、神阙、督脉和任脉6个区域热值,采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痛经组盆腔、神阙、上肢、下肢区域热值明显偏低,任脉区域热值略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痛经人群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图表达仅上肢区域热值有明显差异,寒凝证候组低于非寒凝证候组。③寒凝证候组中病程越长的患者测温区的温值越低。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上肢、下肢、盆腔、神阙及任脉的红外图热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且越接近肢体末端,差异越明显。痛经人群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在图表达上差异不明显。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红外热成像技术 寒凝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熨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8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8%,优于对照组的6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熨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热熨 血瘀型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荨麻疹患者30例,采用刺络拔罐法进行治疗,每周治疗3次,隔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1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基于“外寒里”病机运用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显著、起效迅速、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刺络拔罐法 外寒里热 急性荨麻疹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灌注配合双途径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之间接收的9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当做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灌注配合双途径化疗的方法,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全身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腹水率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腹水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使用腹腔灌注配合双途径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该治疗方法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腹腔热灌注 配合 双途径化疗 消化道恶性肿瘤
  • 简介:由于环境卫生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借鉴外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本校专业学生的教学思路。本文从该课程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实现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的提高。

  • 标签: 预防医学专业 环境卫生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整体观念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与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思想。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远比中医理论产生的年代要复杂得多。因此,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既要秉承《内经》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顺应自然法则的理念,也要重视当今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人的精神情志和生理机能产生的影响,提高机体适应环境与自我调节的能力,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 标签: 内经 整体观念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 简介:介绍了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的发展进程,以及四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冠醚、环糊精、杯芳烃和葫芦脲与客体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阐述了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环境污染物的方法开发及环境行为方面的研究现状。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环境方面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具有各个超分子主体综合优势的桥连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的开发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 标签: 冠醚 环糊精 杯芳烃 葫芦脲 环境分析